買陂塘 文戰再北,索居寡歡,口占是解
問秋來、魂銷幾度,可還今夜銷得?;\鸚謾怯鉛霜冷,低影茜紗窗隔。波一尺。乍漲入空簾,蕩得愁痕碧。芭蕉幾葉。記聽雨瀟瀟,吳娘水閣,輕悔那時別。
認羅袖,別淚斑痕折疊。一行行是愁積。銀屏畫出天涯路,宛在水亭山驛。心似織。算回首秦樓,已是天邊隔。青衫數褶。剩酒印模黏,粉香凄黦,不比舊顏色。
問秋來、魂銷幾度,可還今夜銷得?;\鸚謾怯鉛霜冷,低影茜紗窗隔。波一尺。乍漲入空簾,蕩得愁痕碧。芭蕉幾葉。記聽雨瀟瀟,吳娘水閣,輕悔那時別。
認羅袖,別淚斑痕折疊。一行行是愁積。銀屏畫出天涯路,宛在水亭山驛。心似織。算回首秦樓,已是天邊隔。青衫數褶。剩酒印模黏,粉香凄黦,不比舊顏色。
試問入秋以來,我已多少次黯然神傷,今夜是否還能承受這新的離愁?籠中的鸚鵡徒然害怕秋霜的清寒,它的低影被紅色紗窗阻隔。秋波初漲一尺,漫入空簾,蕩起滿目的愁緒如碧。幾葉芭蕉,猶記當年在吳地水閣聽瀟瀟雨聲,那時竟輕率地說了離別。看羅袖上,別淚的斑痕層層折疊,一行行都是愁緒的累積。銀屏上畫出天涯路,仿佛就在水亭山驛之間。我的心像亂麻般交織,回頭看那舊日的秦樓,已遠隔天邊。青衫數褶,只剩酒痕模糊黏連,粉香凄冷暗淡,再不復舊時顏色。
文戰再北:科舉考試再次失利。文戰,指科舉應試;北,敗北。
索居:獨居。
謾:徒然,空自。
鉛霜:指秋霜,因霜色白如鉛粉而得名。
茜紗:紅色的紗簾。
凄黦(yuè):因潮濕或久置而色澤暗淡、模糊。
此詞為作者科舉考試再次失利(‘文戰再北’)后,因獨居(‘索居’)心情抑郁,隨口吟誦以自我排遣所作。反映了清代文人在科舉壓力下的精神困境及對舊時光的復雜追憶。
全詞以秋夜愁緒為線索,將科舉失意的悵惘與離別舊情的追悔交織,通過細膩的景物與細節描寫,生動展現了文人落第后的孤寂心境,情感真摯,意象典型,是清代抒情小令中的佳作。
幾歲含貞節,青青紫禁中。
日華留偃蓋,雉尾轉春風。
不為繁霜改,那將眾木同。
千條攢翠色,百尺澹晴空。
影密金莖近,花明鳳沼通。
安知幽澗側,獨與散樗叢。
上林新柳變,小苑暮天晴。
始望和煙密,遙憐拂水輕。
色承陽氣暖,陰帶御溝清。
不厭隨風弱,仍宜向日明。
垂絲遍閣榭,飛絮觸簾旌。
漸到依依處,思聞出谷鶯。
小苑春初至,皇衢日更清。
遙分萬條柳,回出九重城。
隱映龍池潤,參差鳳闕明。
影宜宮雪曙,色帶禁煙晴。
深淺殘陽變,高低曉吹輕。
年光正堪折,欲寄一枝榮。
玉珂經禮寺,金奏過南宮。
雅調乘清曉,飛聲向遠空。
慢隨飄去雪,輕逐度來風。
迥出重城里,傍聞九陌中。
應將肆夏比,更與五英同。
一聽南熏曲,因知大舜功。
天馬從東道,皇威被遠戎。
來參八駿列,不假貳師功。
影別流沙路,嘶流上苑風。
望云時蹀足,向月每爭雄。
稟異才難狀,標奇志豈同。
驅馳如見許,千里一朝通。
韶光歸漢苑,柳色發春城。
半見離宮出,才分遠水明。
青蔥當淑景,隱映媚新晴。
積翠煙初合,微黃葉未生。
迎春看尚嫩,照日見先榮。
倘得辭幽谷,高枝寄一名。
陰陰清禁里,蒼翠滿春松。
雨露恩偏近,陽和色更濃。
高枝分曉日,虛吹雜宵鐘。
香助爐煙遠,形疑蓋影重。
愿符千載壽,不羨五株封。
倘得回天眷,全勝老碧峰。
心嫌碧落更何從,
月帔花冠冰雪容。
行雨若迷歸處路,
近南惟見祝融峰。
五嶺天無雁,三巴客問津。
紛紛輕漢暮,漠漠暗江春。
青草連湖岸,繁花憶楚人。
芳菲無限路,幾夜月明新。
新種如今屢請和,
玉關邊上幸無他。
欲知北??嘈撂?,
看取節毛余幾多。
旅棹依遙戍,清湘急晚流。
若為南浦宿,逢此北風秋。
云月孤鴻晚,關山幾路愁。
年年不得意,零落對滄洲。
巴丘過日又登城,
云水湘東一日平。
若愛春秋繁露學,
正逢元凱鎮南荊。
直用天才眾卻瞋,
應欺李杜久為塵。
南荒不死中華老,
別玉翻同西國人。
湘川洛浦三千里,
地角天涯南北遙。
除卻同傾百壺外,
不愁誰奈兩魂銷。
江岸梅花雪不如,
看君驛馭向南徐。
相聞不必因來雁,
云里飛輧落素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