葵扇
岡州剪玉葵,習習涼風吹。
自以白茅藉,何煩朱粉施。
蕺山逢逸少,階草問班姬。
亦有傾陽意,秋來空爾為。
岡州剪玉葵,習習涼風吹。
自以白茅藉,何煩朱粉施。
蕺山逢逸少,階草問班姬。
亦有傾陽意,秋來空爾為。
岡州裁剪下瑩潤如玉的葵葉,制成扇子輕搖便有涼風習習。它本以白茅襯墊自然質樸,何須用朱粉來刻意裝飾。曾像蕺山遇王羲之般得賞識,又似階草問班婕妤般有雅趣。雖懷葵花向陽的拳拳心意,秋來卻終成無用之物空自嘆息。
岡州:古地名,今廣東新會一帶,以產葵扇聞名。
玉葵:指質地瑩潤的葵葉,代指制作葵扇的原料。
習習:形容風輕輕吹的樣子。
白茅藉(jiè):用白茅草襯墊,指葵扇制作的天然工藝。
朱粉施:涂脂抹粉,此處指不必要的裝飾。
蕺(jí)山:山名,在今浙江紹興,東晉書法家王羲之(字逸少)曾居此。
班姬:即班婕妤,漢成帝妃,善詩賦,此處借指雅趣之人。
傾陽意:葵花向陽的特性,喻指忠誠或依屬之情。
此詩或為詩人觀察日常葵扇所作。岡州產葵扇歷史悠久,詩人由葵扇的制作(剪玉葵、白茅藉)、特質(無需裝飾)、雅趣(典故關聯)及命運(秋來無用)展開,借物抒懷,反映對自然質樸之美的推崇及對事物際遇的感慨。
全詩以葵扇為中心,從制作、特質、雅趣寫到命運,贊美其天然質樸,隱含對價值易逝的嘆惋。善用典故與對比,語言質樸典雅,是一首托物寄意的小品佳作。
雪照山城玉指寒,一聲羌管怨樓間。江南幾度梅花發,人在天涯鬢已斑。 星點點,月團團。倒流河漢入杯盤。翰林風月三千首,寄與吳姬忍淚看。
不見灞陵原上柳,往來過盡蹄輪。朝離南楚暮西秦。不成名利,贏得鬢毛新。莫怪枝條憔悴損,一生唯苦征塵。兩三煙樹倚孤村。夕陽影里,愁殺宦游人。
思往事,渡江干,青蛾低映越山看。共眠一舸聽秋雨,小簟輕衾各自寒。
飛花時節,垂楊巷陌,東風庭院。重簾尚如昔,但窺簾人遠。 葉底歌鶯梁上燕,一聲聲伴人幽怨。相思了無益,悔當初相見。
野煙寺初暝,僧添寶篆香。 鯨音送殘照,敲落楚天霜。
江上雪紛紛,風寒天已暮。 中有泛舟人,興盡迷歸路。
訪梅江路遠,喜春在、劍川湄。正雁磧云深,漁村笛晚,茸帽斜欹。舊游不堪回首,更文園、多病減腰圍。惟有秋娘聲價,風流仍似前時。 依稀壁粉舊曾題。煙草半凄迷。嘆單父臺荒,黃公壚寂,難覓佳期。誰家歌樓催雪,遣夜來、風雨緊些兒。醉后唾壺高敲缺,龍光搖動晴漪。
秋夜凈無云,嫦娥展孤鏡。 灝氣浸澄波,蕩漾光還定。
曾唱陽關送客時,臨岐借酒話分離。如今酒被多情苦,卻唱陽關去別伊。 歡會遠,渺難期。黃壚門掩晝陰遲。青樓更有癡兒女,謾憶胡姬捧勸詞。
終夜雨瀟瀟,悶殺孤舟客。 滴滴打蓬聲,錯訝靈妃瑟。
喚侶下寒汀,爭宿蘆花萼。 夜半漁翁過,驚起還飛落。
流水高山老伯牙,孤桐誰許碧籠紗。 枕痕春色天長午,坐對薔薇一樹花。
江南季秋天,栗熟大如拳。楓葉紅霞舉,蒼蘆白浪川。
憶長安,子月時,千官賀至丹墀。御苑雪開瓊樹, 龍堂冰作瑤池。獸炭氈爐正好,貂裘狐白相宜。
迥出江水上,雙峰自相對。岸映松色寒,石分浪花碎。 參差遠天際,縹緲晴霞外。落日舟去遙,回首沈青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