庭草 其二
幽幽庭下草,悟悅有禪味。
君看紅紫場,紛紜亂人意。
幽幽庭下草,悟悅有禪味。
君看紅紫場,紛紜亂人意。
庭院下的小草靜謐幽深,從中領悟到愉悅,蘊含著禪理的意味。你看那繁花競艷的熱鬧場所,紛繁雜亂最是擾亂人心。
幽幽:形容草色幽深靜謐的樣子。
悟悅:領悟而產生的愉悅之情。
禪味:禪理的意趣,指超越世俗的空明心境。
紅紫場:代指繁花盛開、色彩艷麗的世俗熱鬧之地。
紛紜:繁多雜亂的樣子。
此詩或為詩人于閑適獨處時所作。庭中幽草觸發禪悟,對比世俗的‘紅紫場’,反映其對日常生活中細微景物的觀察與對精神超脫的追求,可能創作于詩人心境平和、遠離塵囂之際。
全詩通過庭草與世俗場景的對比,以小見大,借物喻理,主旨在于倡導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,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,體現了傳統詩歌中‘以景悟理’的藝術特點。
烘日勻風,春光著人輕茜。繡草路、泥香成片。覓誰儂,和笑走,弓鞋初倦。更是處、池塘簇蒲拖柳,閑殺畫船歌板。把酒樓頭,憑闌望中平衍。嘆此日、春光都賤。彩旗空,絨索冷,秋千荒院。總聽徹、歸途小亭妖曲。依舊楚天云遠。
東國名高獨此巖,群峰環抱自韜鈐。道場岑寂規風古,禪室空疏杖喝嚴。木落有時飄殿角,云寒終日蔽山尖。不知雙鶴歸何處,留得靈泉與眾甜。
聞道今晨看洞回,老龍眠處寶千堆。靈珠已落君侯手,枉著明駝夜半催。
暖風到處動吟魂,芳草閑尋近郭村。黃耳隔離能認客,蒼頭斸筍自開門。春留元亮花三徑,飲乏劉伶酒一尊。迢遞京華游子在,旗亭新唱與誰論。
草木猶未落,客心先已秋。秋心將淮水,日夜東南流。寒空萬嶂山,落日千里浮。回首滄海上,煙波使我愁。
錦帳低垂太乙宮,凝箏素女斂芳容。升天自擬雞蟲輩,敢逐清飆上紫穹?鸞鳴鶴唳一年年,又見蓬萊歷劫仙。銀漢云槎倘許渡,回頭弱水已三千。飛仙忽降九重霄,環佩金紗翠帶飄。日落崆峒云返壑,霞光如火照瓊瑤。
百戰蘄黃地,扁舟江漢平。老人談舊事,故鬼哭新城。波轉漁燈曲,天垂鶴影橫。年年沙草碧,又聽杜鵑聲。
一幅峭帆輕,十里瓜洲渡。雙槳桃根少個人,共我橫江去。云想六朝花,風急三山樹。鎖著金焦不放行,便好秦淮住。
萬里乘龍正御天,四方歸馬詔安邊。鐃歌昔奏之回曲,鎬燕新書卜雒年。袞色旦披臨玉帛,爐香風靜肅貂蟬。臣稱圣壽沾三爵,還向明堂綴五篇。
江南好,煙雨暗春山。市上櫻桃紅帶露,開園軟筍綠堆盤。柳拂畫闌干。
卌載客臺陽,滄桑感一場。白頭遭亂世,赤手怕還鄉。有命何妨俟,無才只自傷。故人如問訊,詩酒尚顛狂。
昨夜西疇新足雨。玉露金飆,著意鏖殘暑。畫閣登臨凝望處。馀霞晚照明煙浦。閑是閑非知幾許。物換星移,風景都如故。耳聽是非縈意緒。爭如揮麈談千古。
萬壑千巖一樣寒,城中別有玉龍蟠。舊人乘興扁舟處,今日詩仙戴笠看。
人生萬幻一氂輕,須筑銅駝萬里城。莫道斜陽光不遠,斷霞收盡十分明。當時千駟已無聞,寧說牛羊上冢行。同是博陵評古者,肯令千載尚齦卿。
曉庭微雨濯瑤華,愧殺群芳醉落霞。恐與蟠桃共花譜,三千年一耀靈葩。兒在天東憶此花,非金非玉凈無瑕。曾孫幾輩頭如雪,袖拂寒香日未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