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唐史 楊國忠
權由寵盛危宗社
天子傾心日自如
十萬北來猶未悟
潼關尚聽促哥舒
權由寵盛危宗社
天子傾心日自如
十萬北來猶未悟
潼關尚聽促哥舒
楊國忠的權力因受寵而興盛,卻危及了國家;天子對他極為信任,每日依然如故。安祿山的十萬叛軍從北方殺來,他仍未醒悟;還在潼關催促哥舒翰出戰。
宗社:宗廟與社稷,代指國家。
傾心:全心信任。
十萬北來:指安祿山以“清君側”為名,率約十萬叛軍從范陽(今北京)南下。
促哥舒:催促哥舒翰(唐朝名將,時守潼關)出戰。
此詩為詠史詩,以唐代楊國忠事跡為題材。楊國忠因楊貴妃得寵于玄宗,專權亂政,激化社會矛盾,間接引發安史之亂。詩中或借古諷今,反映作者對權臣恃寵誤國現象的批判。
詩通過楊國忠因寵弄權、促戰誤國的史實,揭示權臣專權與君主昏庸對國家的危害,是對“安史之亂”歷史教訓的凝練總結,體現詠史詩以史為鑒的特點。
孝義相化,禮讓為風。當官無媚,嗣民必公。謙謙君子,謇謇匪躬。諒而不訐,和而不同。誡之誡之,去驕思沖。弘茲大雅,是曰至忠。
雅操冰同潔,高懷鶴共清。吟詩自可老,避世豈謀生。遺后銘先著,知歸葬自營。九原去已遠,無復見儀型。
厓門一片水,客至每愁增。斷壁無元字,空山有宋陵。膠舟悲不返,填海恨常凝。千載經祠廟,凄然感廢興。
薛郎成小隱,舊宅定荒蕪。萬事將雙淚,經年無尺書。身隨梅福去,病與馬卿殊。白日調龍虎,飛騰意有馀。
朝來霞彩晚來虹。朝夕亮彤彤。飲盡千尊烈酒,衰顏難以爭紅。起居自適,吟哦自遣,山水從容。賜我二三知己,已經感謝天公。
遠天惟鳥道,近況逐云愁。燕甸風塵劇,龍沙日月流。親朋行處少,山水故園秋。卻恨當年別,臨歧不我留。
樓外夕陽天,秋色凋殘。飛鴻不寄錦書還!罔自舊情常入夢,一夜風寒。對鏡照芳顏,瘦損誰憐?銀燭明滅伴孤眠。休問昨宵愁幾許,珠淚闌干!
處處南風藕自香,人煙多處是山陽。兩城對壘車輪小,一水中流衣帶長。哀怨昔曾歌布粟,盛衰元不問金湯。今宵偶作淮東夢,無柰月明思故鄉。
微風動蘋末,木落海鄉秋。冥鴻戾層霄,輕橈溯中流。溯流向何許,淮水東悠悠。青年不擇祿,高堂親白頭。萬里起頃步,前途遐且修。勿云刀筆賤,請視漢廷侯。
揚絮飄花怯遠人,荒山古寺閱殘春。他鄉惟有前朝柏,得見躊躕送客身。
忽報嵇康駕,頻呼阮籍杯。乾坤雙眼對,海岱故人來。雪入朱弦盡,春留綵筆開。欲東雖馬首,無乃一徘徊。
摘從雙井尚馀香,遠寄山翁見未嘗。咀嚼新芽味新句,陡驚冰雪沃枯腸。
劍合當年意氣親,長安落落愧延津。如云計吏疏還散,似水交情淡更真。天上銀青椎妙□,人間金紫讓親臣。君來我往成虛晤,徐榻何時□下陳。
檻外澄波一鑒平,漢家臺閣仿昆明。雄關入緬橫春色,洱海回瀾作怒聲。六詔興亡銅狄淚,五方禋祀碧雞鳴。椎酋入貢猶驅象,何用書生再請纓。
西嶺障斜日,澄江來繞門。歸鴉千萬點,暝色入遠村。燕坐修白業,焚香觀黃庭。清霄降真侶,弭節或見聆。境靜輪鞅寡,階空絡緯多。蕭然正遐矚,脫葉下庭柯。我初臥病時,桑麻翳負郭。扶杖延秋風,山川俱黃落。寒溫機中素,榮歇洞庭葉。發興鷗鳥行,風煙理舟楫。平生老驥心,伏櫪端有在。華月生夜涼,南窗歌慷慨。園中有奇貨,雨滿瓜芋田。一飽吾已足,望山思悠然。結交何用早,士貴心相知。茍合殊真味,咄咄成乖離。林廬亦云樂,欲語輒復已。取琴撫徽弦,妙不在宮徵。沅湘歌九辯,梁父吟四愁。虛齋無一事,坐對楚江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