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唐史 李適之
礦金言率遇參商,
罷相還歌樂圣章。
怖死宜春中奸賊,
令人扼腕痛其亡。
礦金言率遇參商,
罷相還歌樂圣章。
怖死宜春中奸賊,
令人扼腕痛其亡。
直言進諫卻如參商二星般難以相遇,罷相后仍能高唱《樂圣》之章。因恐懼死于宜春實是中了奸賊圈套,令人扼腕痛惜他的亡故。
礦金言率:指直言進諫,言辭懇切如金石之聲;礦,通'鏗',形容聲音響亮;率,直率。
參商:參星與商星,此出彼沒,常喻彼此隔絕、不和睦。
樂圣章:李適之罷相后曾作'避賢初罷相,樂圣且銜杯'之句,'樂圣'指嗜酒(酒中圣人為清酒),此處代指其豁達之作。
宜春:指宜春北苑(唐代宮苑),李適之被李林甫構陷后,于家中服毒自殺前曾言'吾兒誤我',或與宜春苑事件相關。
中奸賊:指被奸臣(李林甫)設計陷害。
李適之是唐玄宗時期宰相,為人直率,因與權相李林甫爭權被排擠,開元二十七年(739年)罷相,次年遭李林甫構陷謀反,恐懼自殺。此詩為詠史之作,針對李適之的悲劇命運而發。
詩中以簡練筆觸概括李適之從直言進諫到罷相被害的一生,既肯定其豁達,又痛惜其死于奸計,是對唐代政治斗爭中忠良悲劇的深刻總結。
游觀不在大,但取意疏恢。積雨欣初霽,閒人偶獨來。目隨新句轉,萍殿去鳧開。無酒勝于酒,移時再茗杯。
藐姑仙人謫幾時,垂垂自發兩三枝。頻邀靜賞送新句,那許纖塵蒙素姿。霽雪長亭鴉去遠,寒天小院鶴歸遲。春風二月多桃李,冷蕊疏香知未知。
曉起一開鏡,梅花影鏡傍。轉鏡失花處,方知不是妝。香奩妝欲罷,移照梅花前。徘徊兩孤影,抵死鏡中憐。
無日不秋聲,新故愁相接。何當一夕風,盡彫千樹葉。青山無大小,總隔郎行路。遠近生寒云,愁根不知數。
紅樹蕭蕭閣半開,上皇曾幸此宮來。至今風俗驪山下,村笛猶吹阿濫堆。
頓覺林泉好,閒游異俗塵。頑童尋熟果,野犬吠生人。露重秋光老,農忙里俗淳。迂疏見成性,那敢說經綸。淺溪斜拗路,老樹半藏村。積稻都成幄,編柴可當門。懸流春石罅,落葉匿云根。三兩農人坐,閒將米價論。秋游心倍爽,況復值霜晴。山好能醫俗,才微敢釣名。聞人論菽麥,訪友叩柴荊。老樹多乾葉,因風作雨聲。倦倚松亭下,秋煙鎖四圍。牛閒當路臥,雕健逆風飛。漁傍白蘆泊,樵肩黃葉歸。丁東時入耳,何處搗寒衣。
結廬偏喜近山城,中有幽棲若畫成。花影不隨流水去,月痕依舊浸溪明。壺觴杖屨渾堪樂,琴瑟塤篪亦并清。莫訝趨庭年最少,陸機吳下早知名。
因時興滅易成空,更向層臺覓舊蹤。江渚馀寒棲白鷺,山崗晴色轉青龍。風煙暖入千林景,絲管春生萬井容。堪笑冷官詩思苦,絕塵高韻以難從。
八月當秋社,兒童報雁來。稿砧相別久,莫是有書回。
比丘會泣別瞿曇,秦失三號吊老聃。自笑此翁非鐵漢,白頭來此哭同參。
長安八月秋風起,長安門巷秋如水。閨中思婦罷鳴箏,一夜傷心千萬里。前年蕩子去從軍,消息關山總不聞。黃龍塞上愁云斷,丹鳳城邊落葉紛。平沙獵獵吹枯草,碣石霜飛寒信早。鐵衣銀磧苦思家,紅粉空房愁遠道。烏啼啞啞風凄凄,日暮寒砧到處迷。玉箸暗隨聲斷續,涼蟾故逐影高低。青漆樓頭雁初度,天寒夢斷金微路。龍堆戰士幾人還,馬革游魂竟何處?城西一帶素車歸,白骨沙場半是非。昨夜深閨猶記憶,開箱還搗舊征衣。
靈神歸止,光景肅然。福祥裕世,明威在天。孝孫有慶,駿烈推先。佑茲基緒,彌萬斯年。
俗事紛紛意不攄,兀如頭垢念爬梳。東窗且復焚香坐,閑看微云自卷舒。
難得平原十日留,嶺梅初熟麥方秋。劇慚秦缶烏烏語,唱向延暉樓上頭。
骨肉圞圓不可期,每逢佳節倍生悲。年華荏苒成今古,人事遷流多盛衰。塵甑常無馀宿粒,空囊惟有苦心詩。聲聲曙角催殘臘,賀歲來朝強自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