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林紹進夜坐因憶倫耀南
羞貧長閉戶,木榻坐將穿。
楓葉兼霜落,銀燈照劍懸。
孤懷愁不斷,四壁苦蕭然。
獨憶傳經客,難酬白雪篇。
羞貧長閉戶,木榻坐將穿。
楓葉兼霜落,銀燈照劍懸。
孤懷愁不斷,四壁苦蕭然。
獨憶傳經客,難酬白雪篇。
因羞于貧困而常閉家門,木榻久坐幾乎被坐穿。楓葉帶著寒霜飄落,銀燈映照下長劍高懸。孤獨的愁緒綿延不斷,家中四壁空蕩一片蕭然。獨自回憶起傳經授道的友人,難以酬和他那高雅的詩篇。
羞貧:以貧困為羞。
木榻坐將穿:木床因久坐而即將磨穿,極言久坐時間之長或生活清苦。
兼霜落:帶著寒霜飄落。
銀燈:銀制或泛著銀光的燈,此處形容燈光清冷。
四壁蕭然:出自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“家徒四壁立”,形容家中空蕩無物,生活貧困。
傳經客:指傳授經典學問的人,此處代指倫耀南。
白雪篇:典出《陽春白雪》,代指高雅、難以和唱的詩作。
此詩或作于詩人生活困頓之時,與友人林紹進夜坐閑聊,因寒夜清寂之景觸發對另一友人倫耀南的思念。詩中“羞貧”“四壁蕭然”反映其經濟拮據,“懸劍”或暗示懷抱未展,整體透露出清苦中懷友的復雜心境。
全詩圍繞“夜坐”展開,前六句鋪陳貧居寒夜的孤寂場景,末兩句轉向對友人的追憶,由景及情,層次清晰。通過日常細節與典型意象,既展現了詩人清苦的生活狀態,又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,平凡中見真摯。
午枕汗如洗,曉櫛氣稍蘇。
莎蛩試風露,滿意鳴相呼。
倦客感節物,流光不躊躇。
秋聲已如許,殘暑何足驅。
人言今歲熱,迥與常歲殊。
此理恐未然,豈不知頭顱。
年年有三伏,日日非故吾。
婆娑今尚可,后當彌不如。
病骨須一涼,未暇惜居諸。
坐來有清思,西風搖井梧。
甫賀蠅傳赦,俄驚鶴馭風。
首山銅鼎就,前殿玉巵空。
日豈揮戈及,天無煉石功。
如何千萬壽,不待九齡終。
遠道悠悠日暮云,愁眉今日為君軒。
殘燈獨照江東集,短夢相尋白下門。
即事想多梅蕊句,有誰堪共桂花樽。
斯文頼有斯人在,會合何時得細論。
我豈登名晚,今仍作吏卑。
文能追古作,子未要人知。
取第真成漫,危言良獨奇。
新知誰不樂,所要白頭期。
幽棲先自懶衣裳,秋暑薰肌汗似漿。
對客緒言多勉強,謀家生事總荒唐。
蚤眠不待星當戶,晚飯常占日半墻。
莫道閑中無外慕,朝朝屈指望新涼。
經過掃軌但幽棲,巢穩林深寄一枝。
栗里歸來窗下臥,香山老去病中詩。
東風馬耳塵勞后,半夜雞聲睡熟時。
俯仰平生盡塵跡,恰如腷膊幾枰棋。
大孝天孚佑,精誠敵可摧。
龍輴遷座至,騩馭及泉回。
永祐千章木,慈寧萬壽杯。
古今無此事,絕德詔方來。
覆雨翻云轉手成,紛紛輕薄可憐生。
天無寒暑無時令,人不炎涼不世情。
栩栩算來俱蝶夢,喈喈能有幾雞鳴。
冰山側畔紅塵漲,不隔瑤臺月露清。
明發愁仍集,寒云又作屯。
懸知今定雨,正坐夜來暄。
便恐禾生耳,寧論客斷魂。
山深更須入,聞有早梅村。
一門三相千子孫,后有公家前諸袁。
有治國譜無縣譜,種愛在堂銘在門。
誰能不徼鬻爵恩,民乃不識田畝錢。
姓名墮在諸公口,去去云霄穩著鞭。
三年為寮無間然,公行何得攙吾先。
取別當愁今更喜,定知同醉西湖蓮。
乖氣肆行傷好春,十家九空寒螀呻。
陰陽何者強作孽,天地豈其真不仁。
去臘奇寒衾似鐵,連年薄熱甑生塵。
疲甿憊矣可更病,我作此詩當感神。
香山歲晚惜芳辰,索酒尋花一笑欣。
列子御風猶有待,鄒生吹律強生春。
若將外物關舒慘,直恐中涂混主賓。
此老故應深解此,逢場聊戲眼前人。
相過寧嫌數,未行先畏辭。
要寬千里別,猶費幾篇詩。
意得翻難售,聲希只自奇。
此生詩社里,三折或知醫。
秋晴得涼行,壁閱遇佳讀。
已咽猶余滋,將燼忽剩馥。
語妙古未多,聽難今良獨。
追誦惜去眼,信步遑擬足。
驚心一鳥鳴,隔溪兩峰綠。
姻館交情厚,官聯事契長。
鳴珂朝并轡,秉獨夜傳觴。
何意塘蒲晚,翻哦薤露章。
羸軀如可強,慟哭踞湖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