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登大屯山暮望
蠟屐尋幽未覺勞,幾回暮望向東皋。
懸崖砌石盤云棧,斷澗通流架木槽。
林外夕陽歸牧笛,山中空翠落吟袍。
回途領略溪村景,謖謖松風似晚濤。
蠟屐尋幽未覺勞,幾回暮望向東皋。
懸崖砌石盤云棧,斷澗通流架木槽。
林外夕陽歸牧笛,山中空翠落吟袍。
回途領略溪村景,謖謖松風似晚濤。
腳穿蠟木屐探尋幽境不覺得疲憊,多次在暮色中眺望東邊的高地。懸崖邊石塊堆砌成入云的棧道,山澗斷處架木槽讓溪水流通。樹林外夕陽下傳來歸牧的笛聲,山中青碧的翠色落在我的吟袍上。返程時領略溪畔村莊的景色,松風謖謖像傍晚的波濤聲。
蠟屐:涂蠟的木屐,古代登山防滑的鞋子。
東皋:東邊的高地,皋指水邊的高地。
云棧:高入云端的棧道。
空翠:山林中青綠色的霧氣,因空明而顯翠色。
謖謖(sù sù):形容松風聲,象聲詞。
此詩創作于詩人重登大屯山(今臺灣省臺北市北部火山群主峰)的暮歸途中。詩人以登山者視角,記錄重游時所見暮景,反映其對自然山水的熱愛與閑游探幽的雅趣。
全詩圍繞‘重登’‘暮望’展開,以游蹤為線,由登山尋幽到暮望觀景,再到返程領略溪村,層次清晰。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,展現大屯山暮景的獨特魅力,體現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與悠然心境,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紀游佳作。
人生重九且為歡。除酒欲何言。佳辰慣是閑居覺,悠然想、今古無端。幾處登臨多事,吾廬俯仰常寬。菊花全不厭衰顏。一歲一回看。白頭親友垂垂盡,尊前問、心素應難。敗壁哀蛩休訴,雁聲無限江山。
蟬翼臨風鬢薄,藕絲窣地裙長。幾回相見細形相。葉書同試墨,花坐當薰香。鈴靜猧兒不吠,簾低燕子深藏。閑情賦就再商量。文窗青竹里,一雨晚來涼。
言公心地最精專,曾學焦山一味禪。今日落盆盛白骨,翻身重上謝郎船。衲僧才遇丙丁村,便作霜花骨一盆?;鸷笫贾翰粔?,翻身跳出是非門。
西疇昨夜膏雨足,村村綠樹啼布谷。農夫相喚整鋤犁,早起驅牛出茅屋。土腴牛健耕易深,暖云籠日春陰陰。斜陽未下終十畝,一卷遺經行自吟。山妻相敬如賓友,炊黍烹葵馌南畝。溪邊濯足隴頭坐,高歌且盡壺中酒。年來不用憂旱澇,高田宜黍低宜稻。官租納足食有馀,社酒雞豚自相勞。人言耕夫苦,我道田家好。但愿五風十雨年谷登,室家團圞永相保。吳蠶作繭明于雪,苕霅之水清且冽。東鄰西舍繰車鳴,銀絲出盆光皎潔。官稅已輸私債還,美人曉織綠窗間。嬌鶯睍睆機聲度,春筍參差玉指攀??棾伤亟亪郧抑?,先奉翁姑后夫婿。朔風吹木霜霰飛,夫不憂寒妾如意。君不見青樓艷女好蛾眉,留客高歌送酒卮。纏頭蜀錦不知數,黃金暮盡朝別離。不如田家荊布妻,貧富苦樂長相隨。采桑養蠶繰好絲,年年織絹制郎衣。
鐵騎常嘶薄建康,論和議戰總淪亡。鸛鵝春散將軍壘,蟋蟀秋開宰相堂。海上孤兒沈趙氏,夢中故土索錢王。須知天意成南渡,民岳山先號鳳皇。
休相憶。明夜遠如今日。樓外綠煙村羃羃?;w如許急。柳岸晚來船集。波底斜陽紅濕。送盡去云成獨立。酒醒愁又入。
風雨連朝動客愁,笳聲嗚咽滿邊樓。卷簾何事看新月,一夜霜寒木葉秋。
月華如雪滿瓊樓,樓上齊懸翡翠鉤。云氣空濛連渤海,花光離合是羅浮。洛神自許遮須國,織女曾逢博望侯。身惹玉爐香不散,醒時翻替夢時愁。
市儈徒爭汗馬勞,千秋史筆炯難逃。青山舊涕忘蘿薜,白地雄聲仗節旄。頗憶烏臺依日近,未愁隼徑過云高。佳人夙有椎埋膽,袖底純鉤漫屈撓。
鳴螀幾日吊秋菰,出網鮮鱗腹正腴。頓頓飽餐麻虱目,臺人不羨四腮鱸。
行吊先桃茢,喪車后紙錢。老胡門下客,寧可入黃泉。
尋尋覓覓。竹外人孤立。砑粉銀箋題又濕。冷卻翠禽消息。舊時芳訊依然。而今幽恨年年。一笛綺窗歸夢,故山無奈春寒。
蒼崖長龍孫,頭角露已甚。呼丁恣庖割,移榻就濃蔭。恍疑羽林槍,羅列在紫禁。馀鞭橫瘦蛇,密籜若紉纴。亭亭風勢勻,節節泉脈沁。藩垣謹藏護,寧使暴客闖。烹調眾云美,剪伐吾亦任。繞齒嚼冰澌,毛發寒以澿。閒心本猿鳥,世詠嗟毒鴆。野逸誰所憐,愁思腸胃滲。詩才君獨勇,辨舌予久噤。酒行且莫辭,醉膽滄溟浸。況逢堯舜治,面內來左衽。熙熙冠蓋游,落落飽食飲。鸞鳳自橫飛,燕雀蒙廣蔭。徘徊食筍謠,明發扁舟賃。
我失從君別,君應話我歸。親年渾鶴發,家具只牛衣。耳不關時論,心知悟昨非。晨羞何所欠,菜甲雨新肥。
池上涼飆發,檐前纖月升。竹鳴玉露泫,花動錦波曾。棘院火城合,文壇赤幟登。蟄雷聞奮擊,神物定飛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