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 其十四 太祖位酌獻用《孝安》。
一德開基,百年垂統。
中天禘郊,薄海朝貢。
寶龜相承,器鼎加重。
澤深慶綿,帝復命宋。
一德開基,百年垂統。
中天禘郊,薄海朝貢。
寶龜相承,器鼎加重。
澤深慶綿,帝復命宋。
以純一之德開創基業,傳承百年帝統。在盛世舉行禘祭郊祀,四海之內皆來朝貢。寶龜(天命象征)代代相承,寶鼎(國祚象征)更顯莊重。皇恩深厚福慶綿長,天帝再次賦予宋朝天命。
一德:純一之德,指太祖德行純厚專一。
垂統:傳承帝統,延續統治。
禘郊:禘祭與郊祀,均為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的重大典禮。
薄海:指海內外,四海之內。
寶龜:古代以龜甲占卜,寶龜象征上天賦予的天命。
器鼎:傳國之鼎,象征國家政權與社稷穩固。
澤:帝王的恩澤。
慶:福慶,福運。
復命:再次賦予天命,強調宋朝統治的合法性。
此詩為南宋紹興年間(1131-1162)宋高宗親享明堂時所用樂章之一,屬《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》組詩第十四首,用于宋太祖神位前酌酒獻祭。明堂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、祖先的重要場所,親享明堂儀式旨在彰顯皇權天授、傳承祖宗基業,鞏固統治合法性。
全詩頌揚宋太祖以純德開創基業,強調宋朝天命延續、四海歸附的盛世局面,通過祭祀禮儀表達對祖先的尊崇與王朝穩固的信心。作為郊廟樂章,兼具政治宣示與禮儀功能,體現宋代祭祀文學莊重典雅的風格。
早有醫名播大梁,登高幾度挹輝光。活人屢施還生藥,濟世長傳不老方。十丈晴虹丹火焰,一簾紅雨杏花香。陰功盛積流芳遠,祚胤應期百世昌。
十月嘉魚出穴來,隨波東下至崧臺。梧州寄酒冬尤美,莫惜天寒匹馬回。
離亂相逢淚滿襟,恍如魂夢話侵尋。猶愁大澤鯨波險,況說南山豹霧深。楊柳折來重忍別,蓼莪書罷復難吟。隴頭還植新松樹,知向棲霞第幾岑。
天王自納簡書回,神武將軍可汗才。仙仗不須陳輦路,籠街喝道數聲來。
鳴騶向城市,緩帶復郊坰。海色遙吞白,天光自與青。汝無慚地主,吾敢應山靈。便欲依巖臥,停杯問摘星。
羨爾難兄弟,煙云共此遐。心閒馀歲月,世亂苦桑麻。野寺門前路,石樓峰上霞。因君思舊隱,山色十年賒。
迂拙本所尚,謬膺時見知。高車踵華要,豈不日求思。徂春歷西垣,托以國藩維。茲辰溯東魯,重以民命司。撫已揆中素,憂感積如絲。簡書遽臨門,我何敢遲遲。仆夫具行裝,明發大江湄。朋情念遠別,臨餞難為辭。好風吹楊舟,旭日麗彩旗。流波渺東注,緬懷當若斯。圣明極高厚,疏淺諒何為。
莫言朝事費平章,身世如斯亦可傷。羅隱當年頻下第,相如無奈作貲郎。官卑報國知無分,秋老還家興自長。獨有天邊一輪月,相思猶照玉筼筜。
黃河水盡蛟龍馴,桃源沙飛愁殺人。東方亂后再反覆,憶昔過此增煩辛。扁舟困頓不得攜,賊壕只在河東西。路官邑子微服走,大屋高門狨獍啼。到今事定還是非,請問流民歸未歸。
西陵大火流,南融已頹征。涼風拂庭樹,槭槭起秋聲。遙夜抱膝坐,耿耿河漢明。豈無尊中酒,非君誰與傾。流水會大壑,層岑出遙林。結茅窮窈窱,細路下嵚崟。風露浩滿野,默坐掩孤衾。孤衾無與寫,秋色日向深。朝采南山薇,暮采南山蕨。零霜百草腓,薇蕨行亦絕。清溪有白石,欲煮未可熱。故人在東山,幽桂安得結。
菊釀寒香近古臺,清風拂浪自西來。流光解得詩人趣,如此湖山費剪裁。
三月新茶猶未識,作詩去問野堂君。春風有腳家家到,定為粗官不見分。
占星疏草勝君房,匡鼎揶揄石顯忙。今日中天蒙氣盡,可能無意向明光。
休言明鏡此非臺,還借禪家一味來。門外紅塵飛撲面,檻前流水凈無埃。徒聞禦寇凌空去,誰向湓江影照回。每把打乖歌邵子,碧梧疏柳自高齊。
本來江嶺側,發艷玉臺層。孤芳但自保,何畏雪霜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