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魚兒 其三 別瑤雪
一朝朝、怕離愁別,今番真個行矣。輕裝一石秋風后,才作歸來燕子,誰說起。早又被、饑驅歷碌無時已,眉閑眼底。任拍遍花欄,聽殘蓮漏,不敢墮雙淚。
銷魂是,歲歲瑤琴撇理。華年都付流水,思量明日黃河道,人在斜陽影里,差足喜。有萬疊,青山容我相偎倚,閑錢剩幾,好載酒河干,看潮海上,盡把亂愁洗。
一朝朝、怕離愁別,今番真個行矣。輕裝一石秋風后,才作歸來燕子,誰說起。早又被、饑驅歷碌無時已,眉閑眼底。任拍遍花欄,聽殘蓮漏,不敢墮雙淚。
銷魂是,歲歲瑤琴撇理。華年都付流水,思量明日黃河道,人在斜陽影里,差足喜。有萬疊,青山容我相偎倚,閑錢剩幾,好載酒河干,看潮海上,盡把亂愁洗。
一天又一天,害怕著離愁別緒,如今真的要離開了。秋風過后,我輕裝簡從,才像歸來的燕子一樣回到這里,可誰能想到呢。很快又被生計所迫,忙碌不停,這些都映在眉眼之間。我隨意地拍遍花欄,聽盡蓮漏的聲音,卻不敢落下眼淚。最讓人黯然神傷的是,年年都把瑤琴擱置一旁,美好的年華都付與了流水。想著明天踏上黃河古道,人在斜陽的光影里,也還算有些慰藉。有層層疊疊的青山愿意讓我依偎,我還剩下些閑錢,正好載著酒到河邊,去海上看潮,把滿心的愁緒都洗凈。
一朝朝:一天天。
真個:真的。
輕裝一石:輕裝簡從。
歷碌:忙碌。
蓮漏:古代計時器具。
撇理:擱置。
差足喜:還算值得高興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,但從詞中“饑驅歷碌”可推測,詞人可能因生計所迫要離開某地,與友人分別。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,人們生活壓力較大,詞人在這樣的環境下,既有對離別的不舍,又有對未來的迷茫和自我安慰。
這首詞主旨圍繞離別和年華流逝,突出特點是情感細膩且復雜,既有離愁又有自我排解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,但展現了詞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實情感和內心世界。
碧瓦參差第一樓,風旗獵獵喚行舟。兵廚有酒真堪飲,不學弓刀也白頭。
花映柳條,閑向綠萍池上。憑欄干,窺細浪,雨蕭蕭。近來音信兩疏索,洞房空寂寞。掩銀屏,垂翠箔,度春宵。
綠樹陰陰生夏涼,翠筠解籜凈如霜。羈魂漫遂愁云去,遠水他山更斷腸。
盡知人鉤曲,獨見君鉤直。年年此磯上,萬掣無一得。持竿只自苦,吞餌何嘗識。試效人所為,君魚不勝食。
浮云西北起,飛雨東南去。微微若輕煙,靄靄如薄霧。臥疾少出門,不知春巳暮。芳年復幾何,冉冉征鳥度。花落有再開,水流無回注。坐念入杳冥,明月在高樹。
故人阻千里,會面非別期。握手于此地,當歡反成悲。念離宛猶昨,俄已經數期。疇昔皆少年,別來鬢如絲。不道舊姓名,相逢知是誰。曩游盡騫翥,與君仍布衣。豈曰無其才,命理應有時。別路漸欲少,不覺生涕洟。
縱橫憂患滿人間,頗怪先生日日閑。昨夜清風眠北牖,朝來爽氣在西山。
齊有倜儻生,魯連特高妙。明月出海底,一朝開光曜。卻秦振英聲,后世仰末照。意輕千金贈,顧向平原笑。吾亦澹蕩人,拂衣可同調。
廬山插天千仞青,明公高節逾棱層。西江月冷秋無際,明公此心清徹底。厭梁道上豺虎多,手搏不待弓與戈。前年魃虐遍南國,饑者以充僵者立。洪州父老遮道傍,上書乞留涕泗滂。豐碑大字記荒政,要使遺愛如甘棠。我來觀風聞此語,未見儀容心已許。愿公從此召赴中書堂,早為四海蒼生作霖雨。
江山信美,快平生、一覽南州風物。落日金焦,浮紺宇,鐵甕獨殘城壁。云擁潮來,水隨天去,幾點沙鷗雪。消磨不盡,古今天寶人杰。遙望石冢巉然,參軍此葬,萬劫誰能發。桑梓龍荒,驚嘆后、幾度生靈埋滅。往事休論,酒杯才近,照見星星發。一聲長嘯,海門飛上明月。
香沉睡鴨黃昏后。吹客夢,西風還又。把定心兒不想伊,怎拋卻,愁時候。桃花人面都依舊。恨只恨,自尋僝僽。眠食因伊不準時,何須待,秋來瘦。
紅羅亭下又春風,小鳳飛來樹已空。后主當時歡宴處,新花如火照唐宮。
眾生各圓滿,本覺妙明心。常用交神對,無令見慢侵。霜刀惟切玉,妙指但鳴琴。□與雪山子,經行煙翠深。
十載江湖,行歌沽酒,不到京華。底事翩然,長亭煙草,衰鬢風沙。憑高目斷天涯。細雨外、樓臺萬家。只恐明朝,一時不見,人共梅花。
青竹竿頭一釣絲,高風應與子陵期。夜深醉臥秋江上,夢繞蘆花明月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