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縷曲 其九 題《南匯朱烈婦行略》后
大節貞于石,烈錚錚,兵戈叢里,淋漓罵賊。九死不辭刀見血,分裂金閨弱質。盡愧煞,須眉人物,生就秋風荼蓼命,況傷心,少小成孤特,銘表字,待誰泐。
憶從烽火流離日,問人閑,裙釵多少,煙埋霧塞。衰草茫茫斜照里,何許英魂招得,更無處,搜尋玉骨。千載春申江上月,照孤城,常作冰霜色,泰山重,死應值。
大節貞于石,烈錚錚,兵戈叢里,淋漓罵賊。九死不辭刀見血,分裂金閨弱質。盡愧煞,須眉人物,生就秋風荼蓼命,況傷心,少小成孤特,銘表字,待誰泐。
憶從烽火流離日,問人閑,裙釵多少,煙埋霧塞。衰草茫茫斜照里,何許英魂招得,更無處,搜尋玉骨。千載春申江上月,照孤城,常作冰霜色,泰山重,死應值。
朱烈婦的氣節比石頭還堅貞,她剛正不屈,在兵戈之中,淋漓痛快地痛罵賊人。她即便歷經九死也不退縮,刀下見血,柔弱的閨閣女子身體被分裂。這讓那些須眉男子都羞愧不已。她生來命運如秋風中的荼蓼般苦澀,更何況她從小就成了孤兒,那記載她事跡的文字,又等著誰來刻寫呢。回憶起烽火流離的日子,試問世間,有多少女子被埋沒在煙云霧靄之中。在衰草茫茫、夕陽斜照里,不知到哪里去招回她的英魂,更無處去搜尋她的尸骨。千百年來春申江上的月亮,照著這座孤城,常常帶著冰霜之色,她的死重如泰山,是值得的。
大節:高尚的節操。
烈錚錚:形容剛正不屈。
金閨:指女子的閨閣。
荼蓼:兩種野草名,常比喻艱難困苦的處境。
孤特:孤獨。
泐:雕刻。
裙釵:指女子。
春申江:指黃浦江。
此詞應創作于戰亂時期,當時社會動蕩,兵戈四起。作者看到《南匯朱烈婦行略》,有感于朱烈婦在戰亂中堅守氣節、英勇抗賊的事跡,于是寫下此詞以表達對她的敬意。
這首詞主旨是贊美朱烈婦的高尚氣節和英勇行為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通過對比和環境描寫增強表現力。在文學史上,它為研究當時社會女性的精神風貌和人們的價值取向提供了資料。
大將總雄師,三苗勢已衰。重圍方解日,梗路漸通時。荒破宜興復,瘡痍在保綏。安邊有長策,華夏樂雍熙。
游人摩蒼崖,滿手聞異馨。不垂身后芳,何以知仙靈。
江湖霜雪絕飛鴻,迢遞鄉書杳未通。萬里授衣思履襪,十年羸馬嘆西東。閉關行旅蕭條后,吹律回春想望中。誰道省方當息駕,君王元只在深宮。
翩翩一羽容,高枕足煙霞。沆瀣山中酒,菖蒲石上花。苔痕侵座遍,峰影隔簾斜。倘遇赤松子,相從駐歲華。
自從有天地,人事幾遷改。更過百年期,今人誰復在。
芙蓉華蓋擁臨川,寶婺流輝照綺筵。壽屆七旬孀節苦,養沾三釜二兒賢。北堂萱草春如錦,西母蟠桃日似年。喜有文章昭善頌,何須重續柏舟篇。
桂魄風清散夜氛,人間秋色正平分。九華煉液金承露,五彩浮空錦作云。脫蚌明珠從海出,侑觴仙樂自天聞。廣寒咫尺鄰虛閣,躡景慚無象緯文。
整齊嚴肅問明教,直內工夫尚有疑。入到湛然虛靜處,始知夫子不吾欺。
天設重關險,山回一帶長。人民鄰絕域,將士戌邊墻。東去通遼海,西來自大行。向離千萬里,何地不吾皇。
幽蘭無意懼霜秋。何必總颼颼。森森刀筆,營營心計,氓犬吠高樓。飄零季子心已老,身倦遠綢繆。惟任孤懷,徜徉逆旅,冷眼對殘丘。
東瀛舉國尊詩老,遠客雙松拜岳堂。仰首高山循古道,湯湯秋水憶汪洋。八年兩度共師門,學分詩緣樂并存。若得年年逢此會,櫻花紅葉醉清樽。乘槎披雪訪扶桑,幸會櫻林雅韻長。歸路依依頻返顧,秋山一半帶斜陽。
竹下忘年友,誰如藉與戎。相從知理窟,會見立奇功。兩地風煙接,三吳水石窮。飄蓬歲事晚,何日一樽同。
悄焉獨立思疇昔,忽爾傷心淚旋滴。常時游涉事文華,今日羈縲困戎敵。知音好識竟何在,黯然已矣山河隔。吊影慚魂嗟一身,夕往朝來絕三益。非論邂逅離朋友,抑亦淪濟彫羽翮。自憐銷瘦衣漸寬,誰念恓惶心轉窄。近來殊俗盈衢路,尚見蒿萊遍街陌。屋宇摧殘無個存,猶是唐家舊蹤跡。城邊谷口色蒼茫,木落霜飛風淅瀝。凌晨煞氣半天紅,薄暮寒云滿山白。羈紲時深情憤怒,漂泊鄉遙心感激。不憂懦節向戎夷,只恨更長愁寂寂。
宦游湖海忽抽簪,回首家山歲月侵。舊識親朋多即世,新栽松竹漸成林。春寒花氣沾衣薄,雨霽山光入座深。寂寞柴門寒食后,閒來負卻一生心。
屠龍海上駕空船,經歲無龍可近邊。三載始能成技藝,千金空費授師編。揮戈退舍渾從夢,煉石驅鰲卻類禪。雙眼舉頭天咫尺,此天天外更無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