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泊嶺南,明朝擬過雞籠
晚泊蒼崖旅思寥,鄰舟有客和吹簫。
林端兔影中秋月,嶺下雞聲半夜潮。
勝概卻憑毫底寫,悶懷長藉酒中消。
來朝又跨征驂去,浩渺煙波第幾橋。
晚泊蒼崖旅思寥,鄰舟有客和吹簫。
林端兔影中秋月,嶺下雞聲半夜潮。
勝概卻憑毫底寫,悶懷長藉酒中消。
來朝又跨征驂去,浩渺煙波第幾橋。
傍晚把船停靠在蒼崖邊,旅途的思緒寂寥。鄰船有客人應和著吹簫。樹林頂端掛著中秋的月亮,嶺下半夜傳來雞聲和潮聲。美景只能憑借筆端描繪,煩悶的心懷常靠酒來消解。明天又要騎著馬踏上征程,浩渺的煙波中不知要經過第幾座橋。
晚泊:傍晚停泊。
旅思:旅途的思緒。寥:寂寥。
兔影:指月亮,傳說月中有玉兔。
勝概:美景。
憑:憑借。
悶懷:煩悶的心懷。藉:憑借。
征驂:遠行的馬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考,但從詩題可知詩人在嶺南泊船,準備次日過雞籠。可能當時詩人正處于旅途之中,面對中秋之景,有感而發,抒發旅途的孤寂和對前路的迷茫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旅途的寂寥和對未來行程的感慨。特點是借景抒情,情景交融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,但展現了古代文人旅途生活的心境。
平疇花木亂,一水抱云村。山戶樹能蔭,盤飧酒正溫。應知文藻盛,莫訝古風存。遙想讀書夜,星燈淡月痕。
昔作翹材客,曾談執友賢。雖無金屋貯,賴有歸巢遷。此老飛仙去,斯文付嫡傳。病翁猶未聵,要聽武城弦。史氏循良傳,儒家果藝科。土荒耕老少,海近販人多。古有寧馨語,今無于蔿歌。縣知新令尹,琴調得民和。
猿斷霜空燭影微,半林孤月掩荊扉。五陵年少皆纓冕,何事寒山獨布衣。
天葩小院敞云屏,鵲散星河逗客星。欲識別來離思苦,晚峰長學黛眉青。
幾度驅車上京國,五更歸夢繞云林。丹爐火伏虎書臥,石缽云寒龍夜吟。天上神仙吳子晉,丹鳳樓前駕鹿車。紅門下馬見天子,袖有一卷養生書。
只為人前呈顏色,天工罰取不教香。
山上白云深,云中出飛瀑。回看不見源,疑從天上落。
苦雨忽相貸,名山難久孤。春泉新雀舌,野苑嫩龍須。土宇錢王日,風煙釋氏徒。行人逢不問,松吹自傳呼。路絕猶人跡,山空惟水聲。如何芳樹里,不著杜鵑鳴。筍市層層出,苗田寸寸耕。緇流太清樸,亭榭不標名。
不待祥興后,神州已陸沉。孤臣空有淚,大塊本無心。索寞皇圖舊,經營廟宇新。暫攜二三友,斜日共登臨。
故舊日益遠,寸心奚所安。雨留杯酒暫,明發楚途漫。炎暑百蠻盡,風霜五月寒。知君近南斗,時倚鏌铘看。
老子朝慵起,春風苦喚行。晴邊猶著雪,寒后未聞鶯。偶見千峰翠,偏令兩眼明。倦來渾欲睡,無處避溪聲。
阿里山高大氣扶,云鄉霧國鬼神區。不知神木酣呼嘯,許我他年把臂無。
竹蔭巧藏三伏,茶香分入四鄰。波間先辨來客,石畔長眠醉人。
五羊秋,二□愁。倚鞍悲落日,解笠嘆枯丘。囂佗豈是尋常物,陵律空貽萬載羞。
數日好風色,行人應到家。秋花香獨耐,寒雁字多斜。薄飲無長酒,輕行有小車。吾心何爾汝,聊復度年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