廬墓圖
湘江白云流,寸草心何有。結茅傍青山,苔痕化三秀。
白云日以遠,松柏日以茂。靈芝日以榮,歲月忽已久。
歲月忽已久,遺書猶在手。郁郁松柏枝,上巢慈烏臼。
慈烏繞隴啼,人靜葉花厚。此圖即蓼莪,老淚穿衣袖。
湘江白云流,寸草心何有。結茅傍青山,苔痕化三秀。
白云日以遠,松柏日以茂。靈芝日以榮,歲月忽已久。
歲月忽已久,遺書猶在手。郁郁松柏枝,上巢慈烏臼。
慈烏繞隴啼,人靜葉花厚。此圖即蓼莪,老淚穿衣袖。
湘江上白云飄流,我這如寸草般的心意又能有什么呢。在青山旁搭建茅屋居住,青苔痕跡幻化成了靈芝仙草。白云一天天遠去,松柏一天天繁茂。靈芝一天天榮盛,歲月忽然已經過去很久了。歲月忽然已經過去很久,先人的遺書還在手中。郁郁蔥蔥的松柏枝上,棲息著慈烏。慈烏繞著墳隴啼叫,人靜之時葉繁花厚。這幅圖就如同《蓼莪》詩所表達的情感,讓我老淚濕透衣袖。
寸草心:出自孟郊《游子吟》“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”,這里指子女對父母的孝心。
結茅:指搭建茅屋居住。
三秀:靈芝草的別名。
烏臼:一種鳥,這里指慈烏,傳說慈烏能反哺其母,常用來比喻子女孝養父母。
蓼莪:《詩經·小雅》篇名,此詩表達了子女追慕雙親撫養之德、痛惜失去雙親的情思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的內容來看,詩人應是在為先人守墓期間創作此詩。當時可能處于一種靜謐、哀傷的心境,在守墓的過程中,面對自然景物的變化和手中先人的遺書,不禁觸景生情,寫下了這首表達對先人的思念和感恩之情的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先人的思念與感恩,以廬墓周邊的自然景象和自身的行為、感受為線索展開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借景抒情和用典手法的運用增添了詩歌的感染力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,但對于研究古代文人的孝親文化和情感表達有一定的價值。
一見話相投,半醉捧金甌。眼角傳心事,眉尖鎖舊愁。綢繆,暗約些兒后。 羞羞,羞得來不待羞。 力困下秋千,緩步趿金蓮。笑與情郎道,扶歸曲檻邊。俄然,欲語聲嬌顫。 旋旋,旋得來不待旋。 一捻楚宮腰,體態更妖嬈。百媚將人,佯羞整鳳翹。堪描,臉兒上撲堆著 俏。嬌嬌,嬌得來不待嬌。 明月轉回廊,花影上紗窗。暗約湖山側,低低問粉郎。端詳,怕有人瞧望。 荒荒,荒得來不待荒。 歡會 梅月小窗橫,斗帳惜娉婷。未語情先透,春嬌酒半醒。書生,稱了風流興。 卿卿,愿今宵閏一更。 孤另 雨溜和風鈴,客館最難聽。枕冷鴛衾剩,心焦睡不成。離情,閃得人孤另。 山城,愿今宵只四更。 思情娘 從他嫁了時,情懷兩不知。終日病相思,如醉復如癡。鱗鴻雖有難投字。思 知,今日里不如死。
欲黃昏梅梢月明,動離愁酒闌人靜。則被他檐鐵聲寒,翠被難溫,致令得倦 客傷情。聽山城,又起更,角聲幽韻,想他繡幃中和我一般孤另。
底事傷心萬念隳,漫從蘭若寄棲遲。 乾坤有限無窮恨,身世須臾不盡悲。 千里音書孤枕夢,六時功課一編詩。 放舟日暮山風急,松柏灘頭讀楚詞。
落日旌旗,清霜劍戟,塞角聲喚嚴更。論兵慷慨,齒頰帶風生。坐擁貔貅十萬,銜枚勇、云槊交橫。笑談頃,匈奴授首,千里靜欃槍。 荊襄,人按堵,提壺勸酒,布谷催耕。芝夫蕘子,歌舞威名。好是輕裘緩帶,驅營陣、絕漠橫行。功誰紀,風神宛轉,麟閣畫丹青。
雪月是花非,但覺夜成旦。 世事忌分明,朦朧差好看。
芳草平沙,斜陽遠樹,無情桃葉江頭渡。醉來扶上木蘭舟,將愁不去將人去。 薄劣東風,夭斜落絮,明朝重覓吹笙路。碧云紅雨小樓空,春光已到銷魂處。
花老幾人來,人老花常少。 安得似花人,年年陪一笑。
關山夢里,歸來還又、歲華催晚。馬影雞聲,諳盡倦郵荒館。綠箋密記多情事,一看一回腸斷。待殷勤寄與,舊游鶯燕,水流云散。 滿羅衫是酒,香痕凝處,唾碧啼紅相半。只恐梅花,瘦倚夜寒誰暖?不成便沒相逢日,重整釵鸞箏雁。但何郎,縱有春風詞筆,病懷渾懶。
梅亦有何好,花中偏得名。 只為淡生活,不傍鬧門庭。
漲西湖、半篙新雨,麯塵波外風軟。蘭舟同上鴛鴦浦,天氣嫩寒輕暖。簾半卷,度一縷、歌云不礙桃花扇。鶯嬌燕婉。任狂客無腸,王孫有恨,莫放酒杯淺。 垂楊岸、何處紅亭翠館?如今游興全懶。山容水態依然好,惟有綺羅云散。君不見,歌舞地,青蕪滿目成秋苑。斜陽又晚,正落絮飛花,將春欲去,目斷水天遠。
但見白硙硙,香從何處來。 廣寒異人世,莫是桂花開。
逆境春容少,窮時節義難。 此花小異處,卻要十分寒。
萬里載梅歸,道是春來路。 那知春到時,梅已隨風去。
天葩飛墮廣寒宮,片片清香引碧空。 髣髴眾仙彈法曲,紫簫吹歇月朦朧。
神龍無尺木,反為螾蟻陵。 芳蘭生匝墻,亦隨蕭艾零。 小人甘齪齪,安知楹與莛。 黃鐘奏鏗戛,反謂蟲鳥鳴。 神物不可侮,侮之見精靈。 君看百丈湫,怒蛟誰能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