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景初帳邊構銅歌酬張文麓孝廉
余閱《金石記》,兩記廣構銅。此名邊構尤罕見,赤金幻作朱砂紅。
尚方密鏤景初字,三十二言真魏隸。蜀帝取銷寒儉甚,何不當年取大器。
幸此未鑄五銖錢,入土出土苔花鮮。流蘇灰滅朱竿墜,消沈兒女英雄淚。
張君獲此費搜尋,貽我絕勝千黃金。入手才盈握,可作花金屋。
對此如對素心人,宜供幽蘭與幽鞠。磚偕寶鼎傳,碑共黃初古。
漫夸樊榭詠西疇,我有奇珍得東魯。
余閱《金石記》,兩記廣構銅。此名邊構尤罕見,赤金幻作朱砂紅。
尚方密鏤景初字,三十二言真魏隸。蜀帝取銷寒儉甚,何不當年取大器。
幸此未鑄五銖錢,入土出土苔花鮮。流蘇灰滅朱竿墜,消沈兒女英雄淚。
張君獲此費搜尋,貽我絕勝千黃金。入手才盈握,可作花金屋。
對此如對素心人,宜供幽蘭與幽鞠。磚偕寶鼎傳,碑共黃初古。
漫夸樊榭詠西疇,我有奇珍得東魯。
我閱讀《金石記》,里面兩次記載了廣構銅。這種名為邊構銅的更為罕見,它如赤金幻化成朱砂般紅。尚方署精心鏤刻著景初的字樣,三十二個字是真正的魏隸。蜀帝把一些器物銷毀顯得很寒酸,為何當年不取用大的器物呢。幸虧這沒有被鑄成五銖錢,入土又出土后苔蘚花紋還很鮮亮。流蘇灰飛煙滅,朱竿墜落,消散了兒女英雄的眼淚。張君獲得這個物件費了很多搜尋功夫,送給我比千兩黃金還好。拿在手里才盈盈一握,可當作花金屋。面對它就像面對知心人,適合供奉著幽蘭和秋菊。它能和磚、寶鼎一同流傳,和黃初年間的碑一樣古老。不要只是夸贊樊榭詠嘆西疇,我在東魯得到了奇珍。
《金石記》:記載金石器物的書籍。
邊構銅:一種較為罕見的銅器。
尚方:古代掌管制造供應帝王所用器物的官署。
景初:魏明帝曹叡的年號。
魏隸:曹魏時期的隸書。
蜀帝:指蜀漢皇帝。
五銖錢:漢武帝時鑄造的錢幣。
流蘇:下垂的穗狀物。
素心人:心地純潔、志趣相投的人。
幽鞠:即秋菊。
黃初:魏文帝曹丕的年號。
樊榭:指厲鶚,清代詩人,有關于西疇的詩作。
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。從詩中可知,友人張君費搜尋獲得邊構銅并贈送給詩人,詩人由此創作此詩。當時金石收藏可能較為流行,詩人對古物有濃厚興趣,在得到邊構銅后,借詩抒發情感和對古物的見解。
這首詩主旨圍繞邊構銅展開,突出其珍貴罕見。特點是將古物與歷史相結合,通過描寫古物展現歷史變遷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金石文化的關注和喜愛。
一散菁蔥社,松陰路遂分。孤云堪作我,朗月輒思君。溪暖莼初動,桐欹露已聞。感離因憶舊,遠望思紛紛。
松扉深入白云中,躡蹬捫蘿路可通。結社幾人從惠遠,登山何處覓壺公。五更客夢茅檐雨,六月秋聲木葉風。獨倚闌干望江海,故鄉應在海門東。
巨猾仍封爵,將軍自凱歌。乾坤兵甲滿,道路虎狼多。直以升平久,其如喪亂何。漢廷頻選將,何日拜廉頗。
上月今朝減,流傳耗磨辰。還將不事事,同醉俗中人。
綠窗紅燭制春衣,宮樣花紗要入時。玉手怕裁雙鳳破,并刀欲下更遲遲。日射珠簾試曉晴,隙光斜上寶釵明。碧紗窗下無消息,閒數吳蠶幾個生。自尋蜀紙寫吳歌,小字斜行未省多。嬌懶卻嫌春戰冷,手拈牙筆倩人呵。暖風深巷賣花天,爭買繁華裊鬢邊。揀得一枝紅躑躅,隔簾拋與沈郎錢。雙鹓不惜涴泥沙,閒逐吳姬斗草芽。贏得阿嬌金半臂,背人含笑入桃花。貪逐春風趁伴游,不知明月上梢頭。兒夫若問歸遲意,幾度穿花避紫騮。昨日江頭看綠楊,歸來學得兩眉長。低聲更向蕭郎問,又恐眉長不稱妝。
伯牙違鐘期,有琴不復彈。茲意奚以取,良為知音難。得失有榮枯,合離成怨歡。萬鵠戾天云,玄鴻漸河干。淺夫貴多矜,狹士賤自殘。幸子固明志,顯塞察所安。
玉帶金魚袞繡光,維垣一旦侍君王。垂紳廟堂調玉燭,能使天公時雨旸。疇昔干戈歲屢歉,于今萬室盈倉箱。天心人意若相語,問公何以回穹蒼。天惡人心二三德,公惟一德妙贊襄。夜半熟視璿霄象,紫微列宿相熒煌。甘露醴泉不足瑞,但欲歲歲占農祥。物阜人嬉了無事,斯民擊壤君垂裳。時時公亦憩杰閣,萬物欣欣春晝長。當時尹躬似今日,但欠昭回云漢章。天寒歲律今崢嶸,御街鐘鼓天初明。近臣日報君顏喜,問寢慈寧圣主情。萬年泄泄融融樂,此事無與凡公卿。父老問某何臻此,天子用孝公用誠。向來瞻云一萬里,雁書不到江南城。初決和戎蓋公策,來歸騶馭人歡迎。九重日奉天下養,禁苑蟠桃春自生。當時若用他人說,至今未見風塵清。前代功臣豈不有,未有彷佛公勛名。封人考叔陋籌策,區區但舍君之羹。化工作意辦春來,斗柄明朝后日回。東風先到江南岸,江山濯濯無塵埃。靈光蔥蔥隨處有,夜半兩兩明三臺。天遣異人為時出,要作霖雨澤九垓。明堂藉此一柱壯,他山之木皆凡材。如今國勢盤泰華,向來天步屯云雷。歲歲年年競是日,人人爭欲持壽杯。天知調羹付公手,江梅不為他人開。長生唯在一清凈,別無方丈并蓬萊。
一冬晴暖春相似,欲叩吟關未有詩。折得梅花裝擔了,起程還是雪飛時。一水凝寒棹不開,幾人于此欲船回。思君卻有扁舟興,半夜直沖風雪來。
眼中魚鳥異飛沉,天損真誰不受侵。別駕何須稱我病,諸公那肯借人深。三年入報天官政,再命來腰刺史金。何許幔亭君欲去,虹橋跨月幾千尋。
鶴岑戛然開洞門,仙翁騎龍宴曾孫。曾孫大醉仙翁別,木魅鮫童吊溪月。葛花濛濛簝竹荒,石云紫蕨參差涼。銀灣逗帆嘯蒼突,玉函千年蛻金骨。峰頭藥草九節香,胡麻作飯與君嘗,待君騎魚還故鄉。
不覺泣沾衣,徘徊百事非。滹河沈麥飯,獻邸播珠璣。赤子終當弄,婦人恐不歸。民情與士氣,智者必知微。
生涯自譬鼠搬姜,蹙國乃同蠶食桑。孰念民勞扶板蕩,豈因道喪感棲皇。耽閑寧飲醋三斗,困學應求螢數囊。且待時清容偃蹇,放歌休笑楚人狂。
落拓江南十載,疏狂未改。倚樓一笑看江天,白鳥過,誰相待。柳外汀洲如帶,沉沉暮靄。扁舟此去與何人,更何處,何戡在。
瑟瑟輕冰拆御溝,溝邊柳色弄春柔。數聲啼鳥破幽夢,斷送西湖尋舊游。
銀漢橫空寶月團,六鰲飛出五云端。蓬萊紫氣天中起,玉井紅蓮地上看。滿殿嬌歌留夜景,千門羯鼓散春寒。教坊戲樂年年異,愿奉龍顏萬歲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