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哀 其一
心摧媧后石,淚盡蜀山鵑。
自恨無容地,誰還共戴天。
飛塵金齒路,沈日點蒼煙。
愿挽烏號射,欃槍會應弦。
心摧媧后石,淚盡蜀山鵑。
自恨無容地,誰還共戴天。
飛塵金齒路,沈日點蒼煙。
愿挽烏號射,欃槍會應弦。
內心悲痛如女媧補天的石頭被摧毀,淚水流盡像蜀地的杜鵑鳥。自己悔恨沒有容身之地,誰還能與仇人共在一片天空下。金齒路上塵土飛揚,點蒼山被落日的煙霧籠罩。愿能挽起烏號神弓射箭,定能讓彗星應弦而落。
媧后石:女媧煉石補天的石頭,這里表示內心像石頭被摧毀般痛苦。
蜀山鵑:傳說古蜀王杜宇死后化為杜鵑鳥,啼聲凄切,常泣血,這里指淚水流盡。
共戴天:出自“父之仇,弗與共戴天”,表示不與仇人共存于世間。
金齒路:古代地名。
點蒼:點蒼山,在云南大理。
烏號:傳說中黃帝的神弓。
欃槍:彗星,古人認為是不祥之物,這里指代敵人。
此詩可能創作于國家動蕩、面臨外敵入侵的時期。詩人目睹山河破碎,內心悲憤交加,在這種心境下創作此詩以抒發情感和表達抗爭決心。
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國破家亡的悲痛與反抗決心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強烈、用典精妙。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在特殊時期的愛國情懷和抗爭精神。
杭葦岸才登,行入亂峰層碧。十里平沙淺渚,又渡頭人立。筍將搖夢上輕舟,舟尾浪花濕。恰好烏篷小小,載一肩秋色。
東城漸覺風光好,縠皺波紋迎客棹。綠楊煙外曉寒輕,紅杏枝頭春意鬧。 浮生長恨歡娛少,肯愛千金輕一笑。為君持酒勸斜陽,且向花間留晚照。
畫轂雕鞍狹路逢,一聲腸斷繡簾中。身無彩鳳雙飛翼,心有靈犀一點通。 金作屋,玉為籠,車如流水馬游龍。劉郎已恨蓬山遠,更隔蓬山幾萬重。
碧紗低映秦娥面,咫尺暗香濃?,幊卮和?,長天共恨,煙鎖芙蓉。夭桃再賞,流鶯聲巧,不待春工。樽前潛想,櫻桃破處,得似香紅。
誰伴明窗獨坐。和我影兒兩個。燈燼欲眠時,影也把人拋躲。無那。無那。好個恓惶的我。
野店幾杯空酒。醉里兩眉長皺。已自不成眠,那更酒醒時候。知否。知否。直是為他消瘦。
細雨瀟瀟欲曉天,半床花影伴書眠。 朦朧正作思鄉夢,隔院棋聲落枕邊。
融和又報。乍瑞靄霽色,皇州春早。翠幰競飛,玉勒爭馳都門道。鰲山彩結蓬萊島。向晚色、雙龍銜照。絳綃樓上,彤芝蓋底,仰瞻天表。 縹緲。風傳帝樂,慶三殿共賞,群仙同到。迤邐御香,飄滿人間聞嬉笑。須臾一點星球小。漸隱隱、鳴鞘聲杳。游人月下歸來,洞天未曉。
秀樾橫塘十里香,水花晚色靜年芳。胭脂雪瘦熏沉水,翡翠盤高走夜光。 山黛遠,月波長,暮云秋影蘸瀟湘。醉魂應逐凌波夢,分付西風此夜涼。
何思何慮只寂然,由來心靜類修禪。 一去無多路□□,直啟玄關叩洞天。
郡館臨清賞,開扃坐白云。訟虛棠戶曙,觀靜竹檐曛。 懸榻迎賓下,趨庭學禮聞。風傳琴上意,遙向日華紛。
獨上高樓思渺茫,危樓古牌自蒼蒼。 牛山抱合北來遠,漢水縈回南去長。 功勞一時盟帶礪,市朝千古說興亡。 惟余古廟留遺像,社鼓年年報歲穰。
黃蕊封金,素英縷玉,此花端為君開。五云深處,昨夜見三臺。天相勛門慶胄,嫖姚後,重產英材。蟬宮客,胸中萬卷,荷橐久徘徊……。
靜中看。記昔日淮山隱隱,宛若虎踞龍盤。下樊襄、指揮湘漢,鞭云騎、圍繞江干。勢不成三,時當混一,過唐之數不為難。陳橋驛、孤兒寡婦,久假當還。掛征帆、龍舟催發,紫宸初卷朝班。禁庭空、土花暈碧,輦路悄、呵喝聲乾??v余得西湖風景,花柳亦凋殘。去國三千,游仙一夢,依然天淡夕陽間。昨宵也、一輪明月,還照臨安。
初讀古書,切莫惜書;惜書之甚,必至高閣。便須動圈點為是,看壞一本,不妨更買一本。蓋惜書是有力之家藏書者所為,吾貧人未遑效此也。譬如茶杯飯碗,明知是舊窯,當珍惜;然貧家止有此器,將忍渴忍饑作珍藏計乎?兒當知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