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字令 其三 秋云,贈吟秋諸君不作南行者
閑心一片,到而今才醒,巫山舊夢。放眼長空皆幻影,怕說為霖作用。
出岫無心,歸山有志,不借春風送。孤蹤自往,太虛任汝豪縱。
從此個里心期,相隨惟有,老梅蒼煙共。只恐山河秋意盡,冷到人間嚴洞。
影薄于羅,身輕似絮,合傍寒宵凍。天孫相伴,錦裳從此珍重。
閑心一片,到而今才醒,巫山舊夢。放眼長空皆幻影,怕說為霖作用。
出岫無心,歸山有志,不借春風送。孤蹤自往,太虛任汝豪縱。
從此個里心期,相隨惟有,老梅蒼煙共。只恐山河秋意盡,冷到人間嚴洞。
影薄于羅,身輕似絮,合傍寒宵凍。天孫相伴,錦裳從此珍重。
一片閑適之心,到如今才從巫山舊夢中醒來。放眼望向長空,所見皆是幻影,更怕提及云能降雨潤澤萬物的作用。云無心從山間飄出,又有志回歸山中,不用借助春風相送。它獨自飄蕩,在天空中盡情放縱。從此內心的期許,能相伴的只有老梅和蒼煙。只擔心山河秋意消散殆盡,寒冷侵襲到人間的巖洞。云影比羅紗還淡薄,身形像柳絮般輕盈,正適合在寒夜中受凍。與織女相伴,從此要珍惜這如錦裳般的云身。
巫山舊夢:用宋玉《高唐賦》中楚王夢會巫山神女的典故,這里指過去的虛幻夢境。
為霖作用:云能化作雨滋潤大地的作用。
出岫無心:出自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“云無心以出岫”,指云自然地從山間飄出。
太虛:指天空。
個里:這里。
天孫:指織女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,但從詞題“贈吟秋諸君不作南行者”推測,可能是在秋季,詞人贈給那些留在當地、不往南方去的友人。當時或許社會環境有一定的動蕩或變化,詞人借此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對友人的期許。
這首詞主旨在于表達超脫塵世、堅守高潔的情懷。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、意境清冷,運用多種表現手法抒發情感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,但展現了詞人較高的創作水平和獨特的情感表達。
虎寮馬隘設防閑,半似沙喃逼內山。
番害數從溪徑出,莊屯都欠瓦樓環。
牢穿莫惜亡羊補,虞備何嫌即鹿艱。
丁壯甲田資保聚,石垣應在眾擎間。
大地雪漫漫,
春風依舊寒。
說禪說道易,
成佛成祖難。
海濤聲沸夢魂知,
欹枕聽雞曉漏遲。
寒雨半襟風不定,
短墻低壓小桃枝。
故園不可望,望極轉蒼涼。落木三湘暗,歸云萬里長。
羽書初罷戰,遺老尚耕桑。聞說今年稔,家家只蓋藏。
斤竹溪邊宅,棕櫚四面環。有人間把釣,無事懶開關。
野鹿眠芳草,春禽響暮山。年年此時節,風雨籜龍斑。
竹韻因風來滿楹,
桂枝和月印中庭。
遙知棋罷渾無事,
百首新詩醉復醒。
摩挲寶劍質精瑩,耿耿長虹夜氣生。
斬斷是非真了當,劈開恩怨最分明。
念來國事痛鞭影,觀到殘棋恨不平。
辜負英雄閑處老,縱橫風雨一驚鳴。
人物骎尋迫暮遲,秋風萬里來如期。
幽蟲切切竟何道,羈燕匆匆將安之。
洛下微吟聊擁鼻,西山爽氣為支頤。
肯將翰墨悲流落,寄語三閭彼一時。
深宮宴起花陰午,尚覺春寒入眉嫵。只將握槊當嬉游,不亂窗前白鸚鵡。
兩人對局如有思,寶釵半墮云鬢欹。旁觀一人憑小婢,骰子欲下春蔥遲。
蠻靴踏地紅鵠觜,金瓶力挽薔薇水。女官朱敢促朝妝,宿粉殘黃憶濃睡。
睡濃曾夢雙陸輸,唐家社稷須人扶。柘袍又出點籌手,樂事可憐同婦姑。
畫師著眼非窮相,曲眉豐頰當時尚。錢郎摹古能逼真,寫出徒令意惆悵。
豈知絕代佳人住茅屋,寒機軋軋無膏沐。
雪霰冷蕓齋,正悠揚半空,渾似飛絮。卯酒注盈觴,澆不了、堆腸萬千離緒。黯然魂斷,未分早作臨分語。不知解纜張帆日,怎忍聽歌南浦。
回思二載書窗,共展卷燒燈,吟風坐雨。臭味已如蘭,交情重、更指青松相許。王程漸迫,姓名悔入招賢譜。異時縱有鹓鸞伴,誰是今時儔侶。
幾年空有憶梅詩,
常恐江南驛使迷。
慚愧一枝償病眼,
春風須勸笛聲低。
病骨迎寒瘦不支。倚著床兒。偎著衾兒。不言不語強支頣。想起行期。望到歸期。
江闊天空雁倦飛。雨也霏霏。雪也霏霏。小窗風靜篆煙微。燭剪窗西。人矣窗西。
歌闌酒歇,悶把烏巾岸。牢愁未滌,看空庭又晚。
幽拘白發頻添,故隱春光欲滿。縱饒十床瓊管。抒情短。
當年曾記,魯陂漁翁愛余懶。風塵緬邈,荏苒芳訊斷。
夢從蟻垤初回,意與鷗波共遠。息壤舊盟須暖。
鳥犍藉草眠,牧者在何處。我欲借之騎,直入青山去。
蒼厓無路煙霧晦,黃葉滿林風雨寒。此是人蹤難到處,公于何地倚筇看。
孤峰溜雨瘦到骨,老柏僵寒皴作鱗。莫怪筆鋒太奇峭,先生只算自傳神。
剪破冰紈寫玉妃,禿毫焦墨只依稀。徐熙自作山林畫,不向黃筌問是非。
秋水芙蓉悵有思,美人腸斷倩誰知。可憐畫里荒寒景,恰寫離魂欲去時。
擁腫何人問散材,畫中相對一徘徊。天然位置無行列,絕勝園亭作意栽。
暑氣今全減,人心始少蘇。
客愁生海燕,秋意入庭梧。
歲月真虛擲,詩書只自娛。
荊山誰獻玉,齊國正吹竽。
老去孤黃奶,愁來賴曲生。
客居宜落寞,寒事費經營。
歲稔鍛聲急,夜長燈影明。
深懷不成寐,四壁候蟲鳴。
數畝園中地,游人斷往還。
村居花事晚,春晝鳥聲間。
林密行聞水,窗虛坐見山。
更憐朝雨足,野老亦開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