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史侍郎游澹巖韻六首
底嘆茲巖省見稀,慣居故國看山圍。應緣此日慰岑寂,聊遣清詩為發揮。
瀟湘少駐便經年,自信孤忠莫問天。果為冕旒勤注想,不容泉石得高眠。
隱士洪崖可拍肩,尚留陳跡此山巔。祇應千古人如在,陵谷高深卻變遷。
九重溫詔下江邊,應覽甘泉舊奏篇。卻背煙嵐理歸棹,曉猿夜鶴總凄然。
我公得入如來室,心鏡常明不用磨。好倚懸崖結趺座,任從來者問云何。
眼看巖石千尋起,面對爐煙一縷輕。頓覺世緣無染著,個中消息有誰明。
底嘆茲巖省見稀,慣居故國看山圍。應緣此日慰岑寂,聊遣清詩為發揮。
瀟湘少駐便經年,自信孤忠莫問天。果為冕旒勤注想,不容泉石得高眠。
隱士洪崖可拍肩,尚留陳跡此山巔。祇應千古人如在,陵谷高深卻變遷。
九重溫詔下江邊,應覽甘泉舊奏篇。卻背煙嵐理歸棹,曉猿夜鶴總凄然。
我公得入如來室,心鏡常明不用磨。好倚懸崖結趺座,任從來者問云何。
眼看巖石千尋起,面對爐煙一縷輕。頓覺世緣無染著,個中消息有誰明。
何必感嘆這巖穴難得一見,習慣了在故鄉看群山環繞。應該是這天慰藉了寂寞,姑且讓清新的詩篇來抒發感慨。在瀟湘稍作停留便過了一年,自信一片孤忠無需問上天。果然是帝王深切關注,不容許在泉石間高枕安眠。隱士洪崖仿佛可與我并肩,這山巔還留存著他的遺跡。只應是千古之人如仍在世,可陵谷的高低卻已變遷。多次溫詔下到江邊,應是閱覽了舊日如《甘泉賦》般的奏篇。卻又背對著煙嵐整理歸舟,曉猿夜鶴都顯得那么凄然。您能進入如來的境界,心鏡常明無需打磨。最好靠著懸崖結跏趺坐,任隨后來的人問這是為何。眼看巖石高聳千尋而起,面對爐煙一縷輕輕飄散。頓時覺得塵世緣分沒有沾染,這其中的奧秘有誰能明白。
底嘆:何必感嘆。省見稀:很少見到。岑寂:寂靜。冕旒:指帝王。洪崖:傳說中的仙人。重:多次。溫詔:溫和的詔書。如來室:指如來的境界。結趺座:佛教徒盤腿而坐的坐姿。千尋:形容極高。世緣:塵世的緣分。個中:這其中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。從詩中內容推測,詩人可能在瀟湘一帶停留了較長時間,有出世隱居的想法,但又受到朝廷征召。當時社會環境或許存在一定的政治局勢變化,詩人在出世與入世之間有所糾結。
這首詩主旨圍繞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展開。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個人情感、人生思考相結合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政治與自然間的心態,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。
客逰梁益半吾生,不死還能見太平。
初喜夢魂朝帝所,更驚老眼看都城。
九重宮闕晨霜冷,十里樓臺落月明。
白發蒼顏君勿笑,少年慣聽舜韶聲。
寒夜臥林廬,蕭然適有余。
蟲悲號壊壁,燈暗守殘書。
養拙天知我,安貧老似初。
雖非漆園吏,也作蝶蘧蘧。
關河謝遠游,歲月迫歸休。
敢恨驥伏櫪,但思狐首丘。
雪明窗誤曉,霜點鬢驚秋。
羈旅饒愁思,誰憐季子裘。
潮生東西津,雨暗上下塔。
蕭蕭亂菰蒲,拍拍起鳧鴨。
吾船雖褊小,尚可著一榻。
溪風吹醉頬,高枕墮紗帢。
南山浮濕翠,偃蹇呼不答。
安得青蓮公,杰句為彈壓。
我夢入煙海,初日如金镕。
赤手騎怒鯨,橫身當渴龍。
百日京塵中,詩料頗闕供。
此夕復何夕,老狂洗衰慵。
夢覺坐嘆息,杳杳三茆鐘。
車馬動曉陌,不竟睡味濃。
平生擊虜意,裂眥發上沖。
尚可乘一障,憑堞觀傳烽。
冷雨蕭蕭澀不晴,樷篁遮盡小窗明。
故衾獨展成酣寢,新醸初嘗得細傾。
壁簡積陰添蠧字,床琴生潤咽弦聲。
此時懷抱真難遣,一首清詩信筆成。
僻郡荒山下,高齋寒雨中。
微波生酒綠,短焰擁爐紅。
學廢悲身老,民窮祝歲豐。
廚人羞雉兔,更憶喚鄰翁。
經年薄宦客桐廬,市邑蕭然一物無。
名酒不來惟飲濕,長魚難覓且焚枯。
支離鶴骨寒添瘦,宛轉龜腸夜自呼。
更與兒曹同一笑,燈前短褐拆天吳。
苦雨何時止,微云又作陰。
傍簷時小立,隠幾復微吟。
枝重殘紅濕,隄平漲綠深。
物華元自好,老病負登臨。
今日逢休沐,憑高且暫閑。
風聲初卷野,雨氣已呑山。
疾病臨觴懶,塵埃得句慳。
西征忽在眼,河勢抱函關。
點點輕花墮綠杯,翩翩羸馬犯黃埃。
眼邊好句等閑過,夢里故人時一來。
玉塞請行狂故在,霜髭自照老相催。
今朝涼冷文書少,隠幾南窗聽轉雷。
店家乞火燎征衣,濕竹生薪不受吹。
更甚從戎戍邊日,正如隨計入關時。
百年擾擾夢相似,萬事悠悠心自知。
賴有床頭周易在,不妨清坐忍朝饑。
漢水方城一何壯,大路竝馳車百兩。
軍書插羽擁修門,楚王正醉章華上。
璇題藻井窮丹青,玉笙寶瑟聲冥冥。
忽聞命駕游七澤,萬騎動地如雷霆。
清晨射獵至中夜,蒼兕玄熊紛可藉。
國中壯士力已殫,秦虜東來遣誰射。
還家痛飲洗塵土,醉帖淋漓寄豪舉。
石池墨沈如海寛,玄云下垂黑蛟舞。
太陰鬼神挾風雨,夜半馬陵飛萬弩。
堂堂筆陣從天下,氣壓唐人折釵股。
丈夫本意陋千古,殘虜何足膏碪斧。
驛書馳報兒單于,直用毛錐驚殺汝。
頹然靜對北窗燈,識字農夫有發僧。
但遣奚奴持古錦,何須侍史護青綾。
塵埃奔走無由息,疾病侵陵不自勝。
猶喜眼中多壯觀,時看云海化鯤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