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頌二十一首 其二十
諸方此日,安居禁足。
雙林難說,禁足安居。
廚乏聚蠅之糝,廩無隔宿之儲。
策杖遍叩檀度,免我一眾饑虛。
休以蠟人為驗,但愿處處逢渠。
早知今日事,悔不慎當初。
諸方此日,安居禁足。
雙林難說,禁足安居。
廚乏聚蠅之糝,廩無隔宿之儲。
策杖遍叩檀度,免我一眾饑虛。
休以蠟人為驗,但愿處處逢渠。
早知今日事,悔不慎當初。
其他地方在這個日子,都開始安居禁足修行。雙林這里卻難以做到,說是禁足安居,廚房沒有能招來蒼蠅的食物,倉庫里也沒有隔夜的存糧。我拄著拐杖到處去拜訪施主,希望能免去我們眾人的饑餓。不要用不真實的標準來衡量,只愿處處都能遇到施主。早知道今天會這樣,后悔當初沒有謹慎行事。
諸方:各個地方。
安居禁足:佛教術語,指僧人在一定時期內集中在寺院修行,不外出。
雙林:可能是指某一特定的寺院。
糝:指米粒,這里代指食物。
廩:倉庫。
檀度:即檀越,指施主。
蠟人:可能指不真實、虛假的事物。
渠:他,這里指施主。
此詩創作于佛教安居禁足時期,當時雙林寺物資短缺,僧人生活困難。或許是由于當地經濟、信眾布施等因素,導致寺院糧食儲備不足,僧人不得不外出化緣維持生計。
這首詩主旨是反映雙林寺僧人在安居禁足時的艱難生活。其特點是語言直白,情感真摯。它從側面展現了當時佛教寺院的生存狀況,在研究佛教文化和寺院生活方面有一定價值。
宿雨連宵忽放晴,閑吟詩句句剛成。蕭蕭露下三更轉,唧唧蛩鳴四壁生。寶鼎香銷人正靜,珠簾鉤起月初明。燒殘紅燭難成寐,為愛深閨夜氣清。
慈母山前江水流,春來秋去幾時休?不知大舜終身慕,也見丁蘭刻母不?
可言詩已矣,多學識之與。牛尾繄經始,羊腸殆緒馀。江山開辟后,情性渾成初。機械相融處,真成可起予。
曹操北伐拔柳城。乘勝席卷遂南征。劉氏不睦。八郡震驚。眾既降。操屠荊。舟車十萬揚風聲。議者狐疑慮無成。賴我大皇發圣明。虎臣雄烈周與程。破操烏林。顯章功名。
尊酒黃城夜,交期是偶然。文章元共賞,談笑劇忘年。近臘梅初放,凌寒菊正鮮。同衾坐無寐,高興兩綿綿。
五星燭天,五岳峙地。五倫在人,三才道備。五倫造端,實夫婦始。生事死背,遺犬彘恥。卓哉有婦,中立不倚。家以孝稱,于歸克理。不幸失天,遽欲從死。回視呱呱,疇依疇恃。飲冰啖霜,一志靡二。天竟此定,神相厥祉。有命自天,表厥宅里。鳳毛五色,國賓是齒。作善降祥,天命有以。我敘我銘,柏舟是配。扇此淳風,作范世世。
笛管新篁拔玉青,檐前樹木映窗欞。夢回深夜不成寐,倚柱無言立小亭。待月西樓卷翠羅,夜天如水瀉銀河。夜深朗韻徘徊久,竹露無聲墜碧柯。
家居滄海曲,觀水入云天。斜日番君廟,西風鄔子船。草封高岸沒,波合斷山連。起擊中流楫,秋光滿大川。
朋從應酬岐薄厚,魏郎凜凜金石友。四年再面情轉親,日有溫言到衰朽。涇渭不混清濁流,云雨肯隨翻覆手。自今淮徼望吳天,安得山林長聚首。作詩求工今則然,古人培本深其源。周雅莊騷略未究,浪摹月露綴語言。知君胸中藏武庫,平生游戲皆好句。老夫血指妙斲前,亟當還家事溫故。
縱爾芳華鮮,囷輪不易識。腹穿鳥可過,皮剝蟲還蝕。節擬赤芝形,根凝綠蘚色。盈盈一水間,信是空庭得。
吳中昔有梁朝檜,范相祠堂獅子林。喬木只應占世澤,禪關時許坐鳴琴。長廊野鶴巢香葉,古殿丹青鎖翠陰。深夜蛟龍時一吼,獨驚諸葛少陵心。
德山低頭,夾山點頭。俱胝豎起手指頭,玄沙?破腳指頭,都來不出山僧拄杖頭。一葉落,天下秋。
萬家生計蕭然。未裝棉。欲賦東人,杼柚吁蒼天。哀鴻住,秋風莫,幸停鞭。鞭撻窮時、變作枕戈眠。
東城漸覺風光好,縠皺波紋迎客棹。綠楊煙外曉寒輕,紅杏枝頭春意鬧。浮生長恨歡娛少,肯愛千金輕一笑?為君持酒勸斜陽,且向花間留晚照。
明妃祠枕楚江沙,萬壑群山夾道斜。明月尚懸香水鏡,芙蓉早墮玉門笳。羞同公主隨胡俗,幸似閼氏在漢家。終古秭歸哀怨地,杜鵑聲里有琵琶。香火凄涼帶夕曛,明妃村口大江分。紫臺環佩依神女,黃鵠精魂逐細君。易托春心惟碧草,難消殺氣是黃云。家鄰屈宋風流似,怨曲遺音滿水濆。紅顏亦可映中華,詔賜單于出內家。為漢自應高俎豆,寧胡豈敢惜風沙。香溪夜夜長無月,紫塞年年始有花。多少落梅悲糞土,無情最是大胡笳。野廟空林宿鷺群,山花和淚落紛紛。無窮翁主成青草,有恨瑤姬化彩云。清似苧蘿溪蕩漾,香連巫峽雨氤氳。只今流落龍荒客,未嫁呼韓已似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