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陽
風景無并塞,郊原得晉陽。
供人蓮稻熟,遮路棗槐香。
儉意多諳俗,持生各抱方。
翻思戎馬際,自昔有飛揚。
風景無并塞,郊原得晉陽。
供人蓮稻熟,遮路棗槐香。
儉意多諳俗,持生各抱方。
翻思戎馬際,自昔有飛揚。
風景比不上邊塞,來到郊野平原的晉陽。這里蓮花和稻谷成熟可供人享用,道路兩旁棗樹和槐樹散發著香氣。人們生活節儉熟悉當地風俗,各自秉持著謀生的方法。反過來想想戰爭時期,自古以來這里就有豪杰飛揚。
并塞:并州的邊塞。
諳俗:熟悉風俗。
持生:謀生。
翻思:反過來想。
戎馬際:戰爭時期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晉陽是歷史名城,歷經興衰。詩人可能在和平時期來到晉陽,看到當地的田園風光和百姓生活,聯想到這里曾經歷的戰爭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晉陽的和平生活并感慨歷史變遷。其特點是將田園景象與戰爭回憶結合。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,但為研究晉陽的歷史和文化提供了文學資料。
共指金莖雪色間,鳴珂當日滿朝班。即看徐孺能懸榻,豈謂梁鴻更出關。薄宦天涯成白首,故人江上買青山。嶺南梅樹今堪折,贈我寧無驛使還。
龍頭還屬老成人,夜半雷聲己變春。莫為晨昏留不去,安車扶上白頭親。
先生中指第二節,上有老繭堅如鐵。我常自撫傷肌膚,龍泉來斫鋒刃缺。我亦豈忍加刀矛,此物與我連肉血。況物雖小中無窮,貯我十八年歲月。少年奔走何倉皇,一身所有唯塵囊。來向山中結茅室,聊以傭工充胃腸。日持扳手巡所守,高塔巨閥鑄精鋼。其橫者橫豎者豎,萬管糾結迷端詳。管中有汁毒難述,上奔下突誰能當。唯我扳手如神使,順旋逆轉隨其方。或有鈍閥不可敵,千敲萬砸仍肩扛。事馀坐地濕泥墮,肺中喘息驚嗥狼。臂腫腰失不復問,況此小指生微瘡。積而漸往肌亦木,如疣如贅懸其旁。書字僵不分撇捺,何論頓挫生抑揚。我常自惜復自喜,此雖小害利無已。人生所在唯衣食,有獲安能無所棄。一十八年未為長,矢將終老云溪里。孰謂陰陽運無窮,一朝變起如驚風;吹我千里萬里外,擲入朝市囂塵中。一客不識行抱影,一事不為坐撫胸。以飲為夜夢為晝,此爪唯用捉杯盅。日日乜斜昏雙眼,髀肉突突垂尻閃;伊余姓氏不能知,馀者紛拿誰復管。今宵偶摸舊繭痕,隨手剝脫雞脫卵。躬腰拾取驚且傷,始識流光不可挽;廿載生命真微塵,墮地竟無聲可見。起立蕭窗深風來,夜雨茫茫自延展。片肉猶然置掌心,寸心歸翔忽已遠。
金玉來音忽邇聞,開緘恍若對風神。始知渡浙元宵逼,遙想乘時樂事頻。恨不銜杯同此夕,可應聯詠屬他人。果然佳句先垂寄,依舊馀輝返照鄰。天為元宵卷暮云,團團放出月精神。隨時行樂與民共,若處觀燈徹席頻。玉斝坐邀同醉客,瓊枝懷想未歸人。更抽鄙句招回棹,早復官居壯德鄰。
秋氣堪悲未必然,輕寒政是可人天。綠池落盡紅蕖卻,荷葉猶開最小錢。
長安四月花滿城,葵花獨自向陽傾。赫曦當午輝四溟,垂輝弄影照君庭。庭下千花團繡楹,紛如玉節間紅旌。儀鸞退直花下行,日華相蕩錦衣明。日也有時經洞冥,此花向日無陰晴。秋風花謝子還成,明年向日還層層。我來看君花正榮,徘徊軒砌有馀情,作歌為爾傳嘉名。君不見金張七葉空富貴,惟有葵心一點可與金石垂千齡。
七夕針樓敞翠幃,旃檀細細夜深祈。阿儂不乞尋常巧,愿乞鴛鴦早并飛。
雨外林鳩不住啼,落紅狼籍半沾泥。秧苗帶谷根猶淺,麥干垂花穗已齊。鷗下只投荷葉嶼,蝶飛多傍菜花畦。青山綠水饒詩景,歸路扶筇醉懶題。
石頭望月秦淮里,不知月在秦淮水。銀漢平鋪一色秋,珠閣瓊樓正相似。秦淮女兒十三余,綃幕半卷坐飛除。霜妾星妃兩不如,云中雀子那得住。桂樹團團系舟處,極浦煙波從此去。
風日清酣麥正秋,無邊蘭杜滿芳洲。船窗夢覺多幽思,處處飛來雙白鷗。
是何人辛苦掘山川,播子滿丘陵?起撐菇獨傘,連林陣翳,罩蓋蒼云。薄夜搖風嘯雨,澎湃海潮生。誰更摶泥水,灑作千禽?道上侵循霜日,有行人幾輩,倦借輕陰。看江南江北,何地不蔥青。向春風、張花萬朵,又夏來、掛綠護千村。祈共我、浮華落盡,對秋月明。
嶺海文在茲,天意求其主。廣渤蕩玄波,離奇難一罟。代有挺出姿,丘梁絕世睹。而況別島間,埋沒誰能數。北學渺遐方,才或因地估。待人激其頹,宗盟孤于縷。所恃流風存,光運難終腐。振起關敝衰,不但一吹鼓。于君勇為承,弱瀾橫初柱。縹緲論思馀,鄉國新黻黼。冥搜穆無垠,遠近在仰俯。罔象意中驅,當前照合浦。巨眼全收今,遠胸力駕古。如銅君為爐,如木君為斧。鍊鍛各成精,從繩咸依矩。所以列缺鞭,銜靈輝東土。矧余道左心,多年歌杕杜。準擬向南溟,千里觀鵬怒。虛步躡扶搖,因風動翮羽。與君翔八荒,肯曰巴里取。及此垂衣朝,文明相咻喣。大雅有同心,以友或可輔。
陰云垂四方,炎謝氣將凜。忽聽秋霖聲,中宵警孤枕。所憂在田稼,耿耿不能寢。昨日出南郊,喜見粳稻稔。芃芃冒蹊遂,趨穫得高廩。庶供科役馀,足以勞炊飪。
對酒長歌游子吟,酒闌歌罷淚盈襟。百年不是逢知己,寸草何繇得遂心。烏鳥聚時吳樹晚,白云飛處越山陰。到家拜舞怡親日,應說侯門待士深。
峰北峰南法界中,杖藜來往夕陽鐘。時過花洞逢游鹿,夜咒珠臺放釣龍。七字詩才清似水,三生骨相古于松。羨師方外全無事,只個蒲團又過冬。望入南云無去鴻,憑誰持餉一瓶空。詩來萬里燕臺下,寺在三山冶縣東。戲瓦空中惟見水,掛幡窗外自搖風。我今也擬辭簪紱,去作巖居三老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