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禪定寺閣
梵宇出三天,登臨望八川。
開襟坐霄漢,揮手拂云煙。
函谷青山外,昆池落日邊。
東京楊柳陌,少別已經年。
梵宇出三天,登臨望八川。
開襟坐霄漢,揮手拂云煙。
函谷青山外,昆池落日邊。
東京楊柳陌,少別已經年。
禪定寺的樓閣高聳入云,我登上樓閣眺望四面八方的河川。敞開衣襟仿佛坐在云霄之上,揮手好像能拂去云煙。函谷關在青山之外,昆明池在落日的那邊。東京那栽滿楊柳的道路,我離開已經多年了。
梵宇:指佛寺。
三天:佛教稱欲界天、色界天、無色界天為三天,這里形容樓閣之高。
八川:指長安附近的八條河流,即渭、涇、灃、澇、潏、滈、浐、灞。
函谷:函谷關,在今河南靈寶東北。
昆池:即昆明池,在今陜西西安西南。
東京:指洛陽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詩人登上禪定寺閣,極目遠眺,看到壯麗山河,由此聯想到久別的東京,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借登閣所見之景抒發對故地的思念和時光感慨。其特點是境界開闊,氣勢雄渾。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開闊的視野和豪邁的情懷。
秋風卷輕帷,似送東歸帆。親心為惻惻,谷馬馳兩銜。吳江渺清冷,吳山郁巉巖。侍行不爾俱,官曹猶治凡。
為愛冬郎絕妙詞,平生不薄晚唐詩。一枝一影燈前看,正是秋花秋露時。
長相思,惜芳顏。郢樹云深不可攀,三峽猿啼夕照間。瞿塘江寒水初落,巨石奔流多險艱,百丈牽江行水灣。望斷征鴻過衡岳,夢隨行雨來巫山。霜凋黃葉鳴絡緯,夜長不眠淚潸潸。長相思,何時還。
白發冷官來學校,江上秋蘋催雨棹。居然閒寂竟何為,升木之猱那復教。官長毋庸責功效,大府參軍同好樂。我嘗技癢得渠搔,醉眼卻將高下較。貧無才能食家稍,寤寐九關多虎豹。天寒鐘鼓不分明,剝啄送詩驚睡覺。傳聞漢詔重儒流,雅欲文章存大較。分付王維孟浩然,明主時呼玉堂儤。
蕓館修篁靜絕塵,渭川那足比封君。清陰密覆林間石,翠色寒搖水底云。風好知從宮扇動,茶香宜入御甌分。裴回永晝人沾醉,歸踏青青徑草薰。
浙江人已杳,高風卻似,寒林孤鳥。沉沒詞壇,斗米微官潦倒。不要征西石碣,固得與辛蘇同調。遭客笑,清才史館,夠他舒嘯。無擾,別墅嵩陰,共澗石煙霞,老了還小。千載浮名,絕不讓交誰了。幾點蒼山古畫,剩冷冷殘陽斜照。人莫曉,亂世苦心家少。
鳳樓春暖翠重重,內禁門開曉日紅。寶馬香車金錯節,太平公主幸離宮。
雪空氈徑,撲撲憐飛絮。柔弱不勝春,任東風、吹來吹去。墻陰苑外,一片落誰家,葉依依,煙郁郁,依舊如張緒。那人拈得,吹向釵頭住。不定卻飛揚,滿眼前、攪人情愫。蜂兒蝶子,教得越輕狂,隔斜陽,點芳草,斷送青春暮。
北去青山門,宰木行森森。吾祖不可見,歲月成古今。侍親奠雞酒,應慰久客心。爾心故自慰,爾兄涕沾襟。
可憐陸九同文筆,卻與朱三共歲年。憔悴如斯終不死,書生留命亦符天。
楊白花,白于雪,漫空撩亂飛瓊屑。有美人兮將別,攬柔條兮初折。絮紛紛兮舞離筵,酌綠酒兮鳴朱弦,感中情兮惜芳年。迎章臺兮舞袖,繞隋堤兮吟鞭。去金河兮幾千里,攬愁緒兮綿綿。思夫君兮不息,望云鶴兮翩翩。
歲晚空江一灘雪,伊人何處渺蒹葭。扁舟乘興不可極,見說南涇梅漸花。
仙風吹袂到壺天,池館新晴日正妍。罨畫溪邊初縱棹,籠松花底緩回船。金鱗躍躍依春藻,繡羽飛飛掠晚煙。醉眼重窺云漢作,明朝萬口想爭傳。
云移鳥滅沒,風霽蝶飛翻。
寒食年年,自焚詩哭秋墳鬼。小溪流水,多是眸中淚。不敢言功,只怕難辭罪。金堤潰,大遭焚毀,沒甚英雄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