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內湖莊雨后偶成 其一
南山驟雨北山晴,
半樹猶馀夕照明。
獨向小橋閒立處,
倚欄得得聽泉鳴。
南山驟雨北山晴,
半樹猶馀夕照明。
獨向小橋閒立處,
倚欄得得聽泉鳴。
南山剛剛下過急雨,北山卻已放晴;半棵樹上還留著夕陽的光輝。我獨自走向小橋,悠閑地站立,靠著欄桿,專注地聆聽泉水的鳴響。
驟雨:急促的雨。
猶馀:還剩下。
夕照:夕陽的光輝。
得得:此處形容專注、仔細的樣子。
泉鳴:泉水流動發出的聲響。
此詩為詩人游覽內湖莊時,偶遇雨后景象即興所作。時值傍晚,驟雨初歇,南北山天氣各異,夕陽返照,泉聲清越,詩人于小橋邊駐足聆聽,觸景生情而作此詩,展現了游覽時的閑適心境。
全詩以雨后山景為背景,通過南北天氣對比、夕陽余輝與聽泉細節的描寫,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雨后圖景,表現了詩人對自然之趣的喜愛與悠閑自適的生活狀態,語言平淡中見靈動,富有畫面感與生活氣息。
吳生方袍白綸巾,顧我自謂黃山人。彭城錢谷畫絕倫,復與黃山傳其神。此山雖小據地脊,根壓天目排秋旻。三十六峰玉突兀,千一百仞金嶙峋。廣成授丹軒轅煉,至今草木含陽春。病夫投袂見起色,擬踏青鞋尋隱淪。人言吳生不復此山住,大艑峨舸五湖水。前者長干一醉歸,橐裝盡付金陵子。已同嘉賓令財盡,復慕瑯琊為情死。真州橋邊酒似油,長卿去逐文君游。壁立猶存上林賦,衣單不典鹔鹴裘。此山猿鶴夜啼怨,其若吳生方掉頭。嗚呼人間奇事不易述,宗生欲挾眾山歸,吳生欲挾黃山出。男兒有心復有足,安能兀兀窮巖守苓術。要使茲山長屬君,吾歌與谷丹青筆。
平子去已久,馀風今復追。未必游春草,王孫自不歸。路高村反出,林長鳥更稀。寒云間石起,秋葉下山飛。西河方閱訓,詎得解朝衣。
未渡鯨波寇盜深,中原回首涕成霖。清愁萬斛無消處,賴有幽花慰客心。深院無人簾幕垂,玉英翠羽燦芳枝。世間顏色難相似,晴雪初殘未墮時。冰玉風姿照坐寒,炎荒相遇且相寬。縞衣纻帶平生志,正念幽人尚素冠。
雨收云凈氣澄明,千尺長空動羽旌。持向嶺南隨使節,高風猶是玉堂清。
除書催遣換儒紳,絳帳初辭墨綬新。地隔龍編開別島,云連象郡暗遙津。波濤曉送瓊臺日,花樹先成海縣春。南涉珠崖天更遠,蚤因鳧舄上楓宸。
別墅花初放,叨陪繡節過。客如梁苑盛,地勝午橋多。吟好詩先就,杯深臉易酡。不因歸騎促,洗盞更聽歌。
金帶重,紫袍寬,到頭不似羽衣閒。君王若許供香火,神武門前早掛冠。
思君無時已,中秋涼風起。悵望蒼梧云,美人隔秋水。展轉不能寐,披衣步霜雪。明月滿庭除,清光為君發。鴻雁正南度,道過鴛江浦。憑寄一紙書,為報相思苦。遙知君見月,君情定如此。月照兩心明,無論隔千里。
新安江上出平湖,客涌如潮景不孤。鷗鳥試呼無只影,魚鳧欲住失叢蘆。崗間亂屋殘棋局,席上文禽作酒酺。聞有舟人發奇警,此中危若倒懸壺。
撥刺銀鱗跳綠波,呦呦文鹿過林阿。從教饞客頻相勸,不解祗園施網羅。
烽火西京鐵騎秋,莼鱸何事賦三休。云霄重曳尚書履,煙雨能容釣客裘。醒夢當年憐塞馬,勛華隨地泛江鷗。明光虛左鹽梅席,八座春風遍百州。
鈴閣風清夜不驚,洱云萬里重長城。玉存幸賴昆炎熄,狼殪猶疑虎暴橫。每頌甘棠春已滿,式承金豸饋非輕。明朝鞍馬辭公去,還把綈袍說此情。
憶昔年十八,矢志學浮圖。荏冉塵網中,坐令真人徂。讀書恨不見,猶及宗其徒。博嶠曾有言,吾道惡岐涂。楊朱泣何從,哀彼南北殊。始吾過吳越,親遘良不誣。倏忽三十載,法運當誰扶。當時謂羊角,今日之所無。汨汨若逝川,俛仰空長吁。
風流追數建安年,誰遣朱轓并塞邊。舉國向來儒服少,是邦端有大夫賢。須公帷幄收長策,著我江湖刺釣船。池閣追涼肯臨否,紅妝翠蓋擁三千。
踵息華光信絕塵,黃芽白雪鎮長新。仙翁抱樸仍宗好,好趁丹臺八伯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