淳熙二年春帖子詞 光堯壽圣憲天體道太上皇帝閤六首 其四
九重云氣郁崔嵬
日轉青旗瑞色開
晨蹕一聲春又到
太平天子上瑤杯
九重云氣郁崔嵬
日轉青旗瑞色開
晨蹕一聲春又到
太平天子上瑤杯
皇宮中云氣濃郁,籠罩著巍峨的宮闕;太陽轉動,青旗下祥瑞的氣色綻放。清晨車駕的聲響傳來,春天又回到人間;太平盛世的天子捧著玉杯為太上皇祝壽。
九重:指帝王所居的深宮,《楚辭·九辯》有'君之門以九重'的說法。
崔嵬(cuī wéi):高大雄偉的樣子。
青旗:古代立春日祭春神時所用的青色彩旗,象征春天的到來。
晨蹕(chén bì):帝王清晨出行時的車駕儀仗,蹕指帝王車駕的警衛。
瑤杯:玉制的酒杯,此處指為太上皇祝壽的酒杯。
光堯壽圣憲天體道太上皇帝:即宋高宗趙構,退位后宋孝宗為其尊上的稱號。
此詩為南宋淳熙二年(1175年)立春日,臣僚進獻于太上皇帝趙構的春帖子詞。時宋高宗已退位,宋孝宗在位,春帖子詞為宋代宮廷立春日的應制文學,內容多為歌功頌德、祈福祝壽,此詩即為此背景下頌揚太上皇尊榮與盛世氣象之作。
作為宮廷應制詩,全詩以春日宮廷祥瑞之景為引,通過'晨蹕''上瑤杯'等細節,凸顯為太上皇祝壽的主題,既展現帝王家的尊貴氣象,又傳遞對太平盛世的贊美,語言工整典雅,是宋代宮廷文學的典型代表。
老病雖俱至,耕桑亦未遲。
兒童夸犢健,婦女閔蠶饑。
月落梟鳴夜,燈殘鼠嚙時。
但當尋熟睡,萬事不須思。
莫謂山村僻,時聞詔令傳。
寬民除宿負,募士戍新邊。
霜重瓦欲裂,月明人少眠。
殘年抱遺恨,終愧祖生鞭。
避俗嫌林淺,安貧覺屋寬。
地爐燒葑火,土榻藉蒲團。
稚子夸藜糝,高僧輟芋殘。
霜寒固難出,不怕笑蹣跚。
肅肅簷陰轉,泠泠筧水鳴。
高墉日氣遠,方簟午風清。
渴愛餐漿美,慵便葛屨輕。
新秋忽在眼,結束問山程。
齒搖徐自定,發脫卻重生。
意適簪花舞,身輕舍杖行。
僧招決棋戰,客讓主詩盟。
尚欲瀟湘去,煙帆不計程。
生涯數畦菜,心事一溪云。
樵擔斜陽下,漁歌靜夜聞。
門無俗駕到,廚有遠泉分。
但了曲糵事,功名烏足云。
莫笑花前醉墮巾,放翁又看一年春。
尋巢燕熟頻穿戶,釀蜜蜂喧不避人。
楚廟恙豚初散社,稽山筍蕨正嘗新。
要知不負年光處,南陌東阡自在身。
關路誰非觀國賓,此君肝膽獨輪囷。
故家遺俗欲墜地,博士議郎方要人。
久矣扁舟弄江月,往哉骎馬踏京塵。
敕中墨色如鴉濕,日待東歸一笑新。
身向人間閱事多,杜門聊得養天和。
盛衰莫問蕭京兆,壯老空悲馬伏波。
日暮城樓傳戍角,風生嶺路下樵歌。
君知此段神通否,豎拂能降百萬魔。
歲熟家彌困,天寒酒闕傾。
僅能炊稻飯,敢望糝藜羹。
一榻解腰臥,四廊摩腹行。
詩人要疏瘦,此日愧膨脝。
年過八十更應稀,又向清秋聽搗衣。
一片雨來書幔黑,數聲鐘斷釣船歸。
酒壚好事能焚券,齏甕無情未解圍。
剩欲出門尋一笑,故人零落嘆疇依。
床有蒲團坐負墻,室無童子自燒香。
人圖作佛雖堪笑,我愛逃禪亦太狂。
櫻筍久忘晨入省,莼鱸猶喜老還鄉。
汗青未絕茶經筆,那暇投文吊戰場。
桐帽??裘擁半酣,肩輿咿軋轉城南。
牛過野水將新犢,女采柔桑起稚蠶。
遺老年光垂九十,故鄉春事及重三。
種花筑室知難辦,借地猶能結草庵。
秋色滿江干,江楓已半丹。
身閑詩簡淡,道勝夢輕安。
偃蹇憐腰折,清癯鄙面團。
何妨杵衣夜,又見歲將殘。
松枝代如意,??布制單衣。
出每沾晨露,歸當送夕暉。
野花當路發,沙鳥背人飛。
到舍燈初上,茅簷聞踏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