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江紅 其四 青墩夏詠,和陳其年江村韻
一抹修眉,陰陰見、遠峰羅立。曾記得、扶筇洞岕,親攜茗汁。輕簍藏芽和露擷,新泉帶雨捎溪急。捲湘紋、一縷飏茶煙,松風集。
蟹眼沸,花堪吸。鳳餅啜,香堪裛。笑觸炎褦襶,相逢車笠。翠碗暗移蟬影動,綠鬟淺試春流澀。待夜深、纖指進馀芳,橫波濕。
一抹修眉,陰陰見、遠峰羅立。曾記得、扶筇洞岕,親攜茗汁。輕簍藏芽和露擷,新泉帶雨捎溪急。捲湘紋、一縷飏茶煙,松風集。
蟹眼沸,花堪吸。鳳餅啜,香堪裛。笑觸炎褦襶,相逢車笠。翠碗暗移蟬影動,綠鬟淺試春流澀。待夜深、纖指進馀芳,橫波濕。
遠處的山峰像一抹修長的眉毛,在陰云中羅列挺立。曾記得,我拄著竹杖在山澗間行走,親手捧起茶水。用輕便的竹簍裝著帶露的茶芽,新取的泉水帶著雨水,順著山溪急急流淌。卷起湘竹紋的簾子,一縷茶煙裊裊升起,松風也聚集過來。煮茶時水如蟹眼沸騰,茶沫如花可啜飲;鳳餅茶沖泡后,香氣纏繞。笑著感受夏日的悶熱,與友人不拘身份相逢。翠綠的茶碗悄悄移動,蟬影隨之晃動;女子淺試新茶,如春水般青澀。待到夜深,纖細的手指遞來余韻悠長的茶,眼波流轉間帶著濕潤。
修眉:形容遠山如女子秀眉般修長。
扶筇(qióng):拄竹杖。筇,竹杖。
洞岕(jiè):山澗,岕指兩山之間的谷地。
湘紋:湘竹花紋,此處指茶器或簾幕的紋路。
蟹眼沸:煮水時水面泛起如蟹眼的小氣泡,是煮茶的適當時機。
鳳餅:宋代以來流行的團茶,常印鳳紋,稱鳳餅。
炎褦襶(nài dài):指夏日悶熱,褦襶形容因熱而身體黏膩。
車笠:代指不拘身份的交誼,取“車笠之交”意,喻貴賤不變。
橫波:指眼神流動,如橫流的水波。
此詞為作者與清初詞人陳維崧(字其年)的唱和之作,作于青墩(今江蘇吳江一帶)夏日。時文人雅集,以“江村”為韻題詠,作者通過描繪夏日茶事,反映當時文人寄情田園、以茶會友的生活雅趣。
全詞以茶事為線索,串聯起夏日青墩的自然景色與生活細節,從采茶到品茗,從環境到人物,層層鋪展,展現田園生活的閑適雅致。語言清新細膩,是清代詠物詞中描繪日常雅趣的上乘之作。
鹍弦且輟弄,鶴操暫停徽。別有啼烏曲,東西相背飛。倡人怨獨守,蕩子游未歸。若逢生離唱,長夜泣羅衣。
君詩企風雅,圣處同天工。筆陣有前敵,一戰可勒功。夜光謝牛斗,耿耿崔嵬兇。肯顧馬千駟,甘心因詩窮。
至此風濤闊,江聲作海聲。飛飛兩浮玉,欲與白波平。
皂衣非復漢庭郎,蔽缊深冬臥草堂。貧薄不羞畜牸計,沉浮也逐斗雞行。殘書閣盡經旬病,異味嘗來百草香。獨愧頑心猶未化,十年學道幾亡羊。
江湖流落久相依,每嘆朱顏戲彩衣。何事淚痕書上見,他年千隴約同歸。七分年紀十分愁,物理乘除不自由。死葬生游今得地,卻嗟無計共遲留。
宋代王孫元閣老,文章萬丈貫天河。胸中不有調元事,那解揮毫寫太和。
海上棲遲漸白頭,垂綸只合老滄洲。宣城聊訪青山去,函谷還瞻紫氣浮。落落風塵誰下榻,蕭蕭秋色獨登樓。多君徑寸珠相贈,萬里江天載月游。
霪雨侵我宅,不霽其奈何。蛙聲動四砌,垣牖化為坡。藩籬既已撤,林木成一家。青山匝四圍,原隰潴陂池。吾苗安可保,所望則已多。常愿無饑渴,貧賤理則宜。
璧月流空露滿庭,道人閑誦蕊珠經。清聲瑯瑯夜方永,白鶴飛繞香煙聽。
躡石循急澗,穿林度重岡。俛入幽谷邃,仰見奇峰蒼。李公英妙年,讀書此云房。一去上臺閣,致身何慨慷。蘇公記藏書,文字有耿光。馀事亦騷雅,戲墨仍風霜。兩公不歸來,歲月忽已荒。何用建遺烈,寒泉薦孤芳。
久宦拋廬舍,銜恩展墓田。歲時違灑拂,霜露幾凄然。馬踏殘秋草,烏啼古樹煙。孤忠猶未白,何敢報重泉。
茲地不數武,亦復具池臺。亭午欣鳥雀,初涼愁草萊。恍然石色古,乃是微云回。竹潤遙相借,蘭芬時一來。客至但坐耳,相對亦悠哉。禮豈在巾幘,懶不廢尊罍。
偶值幽園字辟疆,群公多暇此傳觴。蒲香可是余端午,竹色將無勝洛陽。僧眼細分紅葉水,仙蹤深掩白云鄉。莫愁歸騎天街暝,新月紛紛已過墻。
峽寺臨江出,丹梯斷復連。鷺飛驚澗瀑,猿嘯破松煙。□□□梁□,亭□憶稚川。扁舟無限興,歸路碧寥天。
忽聞此日清溪侶,何處深潭應淺陂。流水放歌還勝事,春風擊棹更童兒。不辭海上神仙酒,亦有山中野老詩。萬里羊裘雖自得,等閑不羨釣魚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