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上宴集二首
桂楫出橫塘,蘭陵綠酒香。露桃無賴色,夜月可憐光。客賦元鸚鵡,山名是鳳凰。江南風物麗,羅綺儼成行。
使者解金龜,春風倒接?。柳絲繅燕子,花瓣掠魚兒。水綠平鋪綺,山青遠畫眉。落梅新制曲,紅袖隔船吹。
桂楫出橫塘,蘭陵綠酒香。露桃無賴色,夜月可憐光。客賦元鸚鵡,山名是鳳凰。江南風物麗,羅綺儼成行。
使者解金龜,春風倒接?。柳絲繅燕子,花瓣掠魚兒。水綠平鋪綺,山青遠畫眉。落梅新制曲,紅袖隔船吹。
桂木船槳劃動,船兒駛出橫塘,蘭陵的綠酒散發著清香。帶露的桃花嬌美可愛,夜月灑下溫柔的清光。客人們如禰衡作《鸚鵡賦》般文采斐然,湖旁的山巒名為鳳凰。江南風物明麗動人,穿著羅綺的賓客整齊成行。使者解下金龜換酒,春風里歪戴著頭巾。柳絲細長如抽絲,仿佛在纏繞燕子;花瓣輕掠水面,招惹游魚。春水碧綠如平鋪的錦緞,遠山青翠似美人畫眉。新譜的《落梅花》曲調悠揚,紅袖女子隔船吹奏。
桂楫:用桂木制成的船槳,代指船。
無賴:可愛、可喜,此處形容桃花嬌美。
可憐:可愛。
元鸚鵡:指東漢禰衡的《鸚鵡賦》,此處借指賓客的文才。
接?(lí):古代一種頭巾,“倒接?”形容頭巾歪斜,表現宴飲的隨意。
繅(sāo):抽繭出絲,此處形容柳絲細長如絲。
落梅:指《梅花落》,古代笛曲名。
此詩應為詩人春日于江南湖畔與友人宴飲時所作,反映了古代文人雅集的傳統。詩中“江南風物麗”“春風倒接?”等句,可見當時宴集氛圍輕松,詩人心境閑適。
全詩以湖上年歡宴為中心,從行船、飲酒寫到觀景、聽曲,多角度展現江南春景與宴飲之樂。語言明快,意象鮮活,是一首典型的描繪江南雅集的佳作。
蕭瑟登樓聽郢歌,共憐王粲住征舸。逢秋嶺月當檐勝,戀客江花入檻多。云里象人瞻日色,天涯雞足待春波。使君一去千山隔,尺素遙看雁影過。
此意那堪說。數平生、幾人知己,經年契闊。攬鏡添來星星鬢,忍向神州涕雪。算咽恨、須拚一決。佇苦停辛緣何事,奈虛名、誤我情難絕。肝共膽,為君熱。故人自勵冰霜節。問年來、棲遲海澨,夢馀梁月。幾度悲歌中宵起,和我鵑聲悽切。訴不盡、口銜碑闕。填海冤禽相將去,愿寒濤、化作心頭血。休更惜,唾壺缺。
百尺市門起,重過為暫停。毫分秋物色,米聚趙襟形。北望云開岳,東行氣犯星。憑闌天宇在,人事聽浮萍。
青天去人不咫尺,白云映我作坡陀。奔星直下不知處,料得人間風雨多。
不似琵琶不似琴。四弦陶寫晉人心。指尖歷歷泉鳴澗,腹上鏘鏘玉振金。天外曲,月邊音。為君轉軸擬秋砧。又成雅集相依坐,清致高標記竹林。
高齋秋氣清,殘暑坐來輕。竹外商飆度,松間天籟生。一杯桑落酒,千載薜蘿盟。我輩疏狂甚,誰當嵇阮名。
北風吹浪擁仙槎,行盡區寰到海涯。萬里飛龍天上闕,五年歸雁夢中家。瓊枝翠結秋墳草,鐵樹香生夜宴花。回首潯陽旌節地,不同司馬聽琵琶。
千邪堆里容開手,萬毒叢中許奪標。不墮功勛夷險外,前頭寶所即非遙。
霏霏乘曙及昏鴉,河上冰堅欲度車。幾處疲癃愁乞米,滿城兒女笑團花。踵門共喜來雙士,郢曲新聞得數家。起答故人揮凍筆,印泥鴻爪任交叉。
奈爾相如好賦何,老懷猶得慰蹉跎。五侯冠蓋殊皆貴,百世文章自不磨。沙漠黃云龍去遠,江湖秋水雁飛多。旌旄海上重開府,還擬扁舟雪夜過。
待吾了卻人間事,然后相從面紫羅。
御路東風拂翠衣。賣燈人散燭籠稀。不知月底梅花冷,只憶橋邊步襪歸。閑夢淡,舊游非。夜深誰在小簾幃。罘罳兒下圍爐坐,明處行人立地時。
元日新春又一年,剡溪仍是舊山川。白頭野叟無時事,獨自尋僧雪滿船。
朝游燕臺上,夕宿潞河濱。空洲牽積水,廣陌足流塵。情憶離尊滿,年傷別袂頻。玉署星辰切,金陵月露新。
孤峰突兀俯群山,遙望江湖碧一灣。善卷池連青草合,高僧塔共野云閒。聽經鶴去煙霞外,采藥人來杳靄間。一局殘棋鐘磬落,招提盡掩不知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