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 其三
彼女華者,有都其色。公所養兮,亦孔之澤。彼女華者,有都其香。公所立兮,亦孔之芳。彼女華者,有都其味。公所調兮,亦孔之旨。
八月擷葵,十月擷梨。匪蚤伊遲,菊在中兮,有神有奇。于以卻艾,寧復云耆。
八月擷棗,十月擷稻。匪遲伊蚤,菊在中兮,有化有造。于以卻老,寧復云耄。
彼女華者,有都其色。公所養兮,亦孔之澤。彼女華者,有都其香。公所立兮,亦孔之芳。彼女華者,有都其味。公所調兮,亦孔之旨。
八月擷葵,十月擷梨。匪蚤伊遲,菊在中兮,有神有奇。于以卻艾,寧復云耆。
八月擷棗,十月擷稻。匪遲伊蚤,菊在中兮,有化有造。于以卻老,寧復云耄。
那位女子的花,顏色多么美盛。公侯所培育的,也十分潤澤。那位女子的花,香氣多么濃郁。公侯所栽培的,也十分芬芳。那位女子的花,味道多么甘美。公侯所調制的,也十分可口。八月采摘冬葵,十月采摘梨子。不是太早也不是太遲,菊花在中間,有神奇的功效。用來驅除老年,哪里還會說年老。八月采摘棗子,十月收割稻谷。不是太遲也不是太早,菊花在中間,有造化的力量。用來抵御衰老,哪里還會說年邁。
都:美盛,艷麗。《詩經·鄭風·有女同車》有“洵美且都”。
孔:很,非常。
澤:光澤,潤澤。
擷(xié):采摘。
蚤:通“早”。
伊:句中助詞,無實義。
卻:驅除,抵御。
艾、耆(qí)、耄(mào):均指年老,六十曰耆,八十曰耄,艾通“耆”。
化、造:指變化、創造(功效)。
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,推測可能與古代秋季農事、養生或對賢德之人的贊美有關,通過描繪花卉的色、香、味及秋日采摘活動,表達對生活的熱愛與對長壽的祈愿。
此詩通過描繪女子所養花卉的色、香、味之美,以及秋日采摘葵、梨、棗、稻等活動,結合菊花的神奇功效,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贊美與對健康長壽的祈愿。語言質樸自然,以物寄情,結構清晰,層次分明。
藉甚中原譽,浮沈異代蹤。青衿聊宦轍,絳帳自儒宗。冷日華陽筑,高天漢殿鐘。祗園春草外,猶記昔相逢。
誰向西風護敗荷。愁紅怨綠夢中過。前程放眼如長夜,往事回頭等逝波。山欲睡,水添渦。不成沈醉已蹉跎。剎那中有無窮世,且撥寒灰付放歌。
春風如少年,狂逐無定處。垂楊曲江堤,細草東郊路。祇言今似昔,不悟新非故。流水何時歸?殘鶯數聲暮。
解舄還上方,歸山據枯槁。禁足結僧夏,陳編謝探討。隱幾或過晝,凝塵遂忘掃。行庭不見人,誰或踐生草。實由筋力衰,無復馳走好。前年當此時,嚴召出城早。追度龍門水,賜見沙領道。鼎湖忽踰年,始克罷趨造。感君素履詠,幽貞可長保。番番茹芝人,長歌豈知老。
徘徊青松門,鑒我古明月。露零沐青髯,玄珠燭寒發。愿言駕云螭,飛步上天闕。微雨中夜來,北風卷成雪。
賜帛寬租澤未休,四方緩急有條侯。馀威不賴刳蛇劍,倉卒誰梟老濞頭。
遙思諸閣老,濟濟集彤闈。恩寵超常秩,奎躔耿夜煇。黃封分內醞,春服換羅衣。料得多垂念,其如信息稀。
病來縣著脆緡絲,獨喜高情為我持。數幅尚凝煙雨態,三篇能賦蕙蘭詞。云深石靜閑眠穩,月上江平放溜遲。第一莫教諳此境,倚天功業待君為。
路斷人稀山正深,隔林鐘鼓報新音。已窮渡水沿崖力,更盡眠云坐石心。
宴安深靜屬居僧,一炷檀煙萬慮清。猶自笑他檐外鐸,風來未免斗鳴聲。
未暇遠尋廬阜游,只消護國也深幽。種蓮惠遠誰還往,得酒淵明自獻酬。惡句多慚居唱首,高吟長許作遨頭。請看十八人同社,盡是人間第一流。
孔明感三顧,幡然扶漢家。一朝赤星隕,竟使蜀婦髽。雄圖雖未竟,萬世常咨嗟。老瞞志意滿,一笑蠻觸蝸。
太平風景四郊安,鄰里窮時我亦單。五畝宮墻何固有,負芻一至路行難。
斗酒山城暮,東風悵別離。天青游華日,地紫入關時。博望千年苑,昆明萬古池。平生飛動興,合遣杖藜知。
勢壓扶桑大海東。江山生色氣蔥蘢。誰云此樹不英雄。待斬葛藤除眾蔽,更栽萌蘗兆新功。羽毛自惜意何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