淳熙七年春帖子 光堯壽圣憲天體道性仁誠德經武緯文太上皇帝閤六首 其一
欲識春回處,長生大帝家。
萬年枝聳翠,千歲果開花。
欲識春回處,長生大帝家。
萬年枝聳翠,千歲果開花。
要知曉春天歸來的地方,就在這長生大帝的宮苑。萬年松枝挺拔吐著新翠,千歲仙果正綻放著花朵。
春帖子:宋代宮廷立春日貼于門帳的應制詩,多含迎春祝壽之意。
長生大帝:此處借指太上皇帝(宋高宗趙構),融合道教尊神與帝王尊稱,喻其福壽綿長。
萬年枝:常綠松柏類樹木,象征長壽永恒。
千歲果:傳說中千年一熟的仙果(如蟠桃),此處喻吉祥長壽之物。
此詩作于南宋淳熙七年(1180年)春,為宋孝宗朝宮廷立春日應制詩,專為太上皇帝宋高宗趙構而作。時趙構已退位為太上皇,詩中通過春景祥瑞歌頌其尊榮與福壽,反映宮廷節日的禮儀文化。
全詩以春歸為引,借‘萬年枝’‘千歲果’等吉祥意象,含蓄表達對太上皇帝的祝壽之意,是典型的宋代宮廷應制詩,語言典雅,意象祥瑞,體現了宮廷文學的頌美特點。
嶺上朅來弄明月,千里銀光寒不缺。蝦?魍魎走死盡,直數秋毫上金闕。心如此月月如心,嗒然獨據無弦琴。騰騰轉空白日晝,詩帶流星過南斗。
拜命趨侯府,持書出省曹。宦游千里外,公論一時高。曉日鳴珂佩,晴天簇羽旄。暫為東楚別,且醉太平皋。祖席陳麟脯,賓筵集鳳毛。清歌來窈窕,名酒挹葡萄。好奮云中鵠,須持海上鰲。贈言良在耳,極意對揮毫。野色薰青草,瀾光滟碧桃。徘徊瞻鵲喜,彷佛及蠶繅。疇昔成戎服,陪行擁戰艘。每同登虎帳,恒得進龍韜。況復膺新寵,休云任獨勞。漢廷思賈誼,晉室望山濤。多事煩經濟,群情慰郁陶。撫摩深見托,佐理未為叨。周道期回轍,強弓擬載櫜。豺狼終見化,蜂蠆亦何逃。陋巷騰歡笑,交衢絕慟號。九華應遠待,飛翠照恩袍。
六無信筆成,無令浪流傳。它時達官知,人人愿南遷。
浮槎同置客中身,歌詠滄浪性率真。十碗楊梅酒傾盡,不知相送是何人。
仙館巍峨豈易遷,尊官駢進萬千員。老彭恥與群兒戲,一臥空山八百年。
甘酸二味總宜人,髓滑蘭香妙入神。烈日正中看盡熟,紅如血珀媚卿唇。
黃河之水非淇澳,亦有籦籠挺平陸。彭城官舍清如簇,磥砢紛披成綠玉。使君公馀開鼎餗,清聲入坐可無肉。酒酣戲我題官竹。座中才子謝水曹,對客跳躍先揮毫。詩成奪我宮錦袍,行輩大叫稱詩豪。我憐此竹絕短小,忽有感遇難成騷。點與語曰:汝之生也不似彗帚排青蒼,安能截作笙簫來鳳凰。又不似由衙大如斗,惡用于汝為柱梁。惟應托根官舍傍,且有標節儲雪霜。中虛不肯容螻蟻,作德君子多比方。噫!華滋爛死兮汝得孤存,劫火滿山兮汝獨不焚。子猷云:何可一日無此君。吾欲移汝歸昆崙。
秋晚稻生孫,催科不到門。人閑牛亦樂,隨意過前村。
青編非剩語,糟粕有真腴。鞭策須常力,歲時可忽諸。心窮千古上,燈繼五更初。華國文章在,蕓窗肯負儒。
芳郊草色欲浮空,處處垂楊隱梵宮。信馬獨行隨所適,帝城春在雨花中。
愛友尋山住,山深人未歸。不知秋色暮,空見雁南飛。樹密溪云重,峰高霜月微。夜來松火怯,獨自理寒衣。
草堂聊藉竹為門,花塢從將槿作垣。長日鳥啼紅藥盡,夕陽人坐綠陰繁。愁多非為逢時歉,住久應知隔世喧。賴有青山如舊故,年年相對兩忘言。
竺師震旦秀,天骨何昂藏。一雨萬流合,斜陽千嶺蒼。坐來楊枝水,忽發梅檀香。擬問西方路,人天并杳茫。
修竹梁園興有余,墨華長染馬卿裾。怪來遍被千金賜,習得家王鳳尾書。
嶺上朅來觀白云,翔鸞奮鶴浮天英。斜開錦繡春樹滿,溶溶半露遙山青。忽然變現成蒼狗,萬里長風霍無有。海龍塞氣不敢吹,日照虛空無老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