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詠 其一 循東陵
循東陵兮懷故侯
圃秋瓜兮農之儔
我今安知嬴與劉
夫君資我端章甫
文身斷發將焉取
不如蟬蛻圭與組
身齊逸民此終古
循東陵兮懷故侯
圃秋瓜兮農之儔
我今安知嬴與劉
夫君資我端章甫
文身斷發將焉取
不如蟬蛻圭與組
身齊逸民此終古
沿著東陵漫步,懷念那昔日的東陵侯;在園圃中種植秋瓜,與農夫們為伴,我如今哪里還在意秦嬴與漢劉的更替。您曾資助我禮服冠冕(讓我入仕),但像越人那樣文身斷發(背離傳統)又有什么可取?不如像蟬蛻殼般舍棄官印綬帶,與隱逸之士同列,終此一生。
東陵:指秦末東陵侯邵平,秦亡后種瓜于長安城東,世稱東陵瓜。
故侯:即東陵侯邵平,秦代曾封侯,秦亡后失爵務農。
儔(chóu):伴侶,同類。
嬴與劉:嬴指秦王室(嬴政),劉指漢王室(劉邦),代指秦漢政權更迭。
端章甫:端為玄端(禮服),章甫為禮帽,代指士大夫的官職服飾。
文身斷發:古代越地習俗(剃發、身上刺花紋),此處指背離中原文化傳統。
蟬蛻圭與組:圭為玉制禮器,組為系印的絲帶,代指官職;蟬蛻比喻擺脫束縛。
逸民:隱居避世之人。
此詩或創作于作者對仕途厭倦、尋求精神超脫之際。借東陵侯邵平失爵種瓜的典故,映射自身對功名的淡泊,表達隱逸之志。
全詩以“循東陵”起興,借東陵侯邵平的歷史故事,對比仕途束縛與隱逸自由,主旨鮮明。通過“蟬蛻圭組”的比喻,強化對功名利祿的摒棄,展現追求隱逸、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,語言簡淡而意蘊深遠。
人生貴適志,行樂須及春。
強步四五里,同行三兩人。
草含疏雨潤,柳拂曉煙勻。
前哲希狂士,長歌遠俗塵。
乾坤始開辟,
六坎首經綸。
士不知憂患,
焉能免世氛。
云度青山雨,霏霏送弱絲。
逐風輕柳絮,舞檻濕花枝。
海燕春巢早,城烏夜宿遲。
客愁不自整,相對草離離。
峭寒里、魂蘇露筱,甲勒煙蒻。燈檠余燼乍落。餳簫滯響又閣。似見說、東風來勢惡。算新燕、乖巧先覺。任墜紅、西園厚成寸,閒墻碎苔啄。
依約。個人熨眉萼??雌扑?、江南殘春稿,粉黛都黯卻。更絮舞回飆,網墜纖絡。蜂欺蝶虐。到晴明、空剩凄清鈴索。
宵警須寬韓盧縛。闌干拍、禁喧斗雀。眾香國、蒿萊參杜若。再收拾、冷落林亭,護幔幕、何堪再悔今番錯。
震蕩交州水氣中,午時消息未全通。
天邊野火燒銅柱,海上浮云接貝宮。
南紀蒼黃愁失鹿,北書荏苒怨飛鴻。
艾山二月花如錦,剩有胡姬走玉驄。
孤魂喜得傍尊親,
祖母佳城近比鄰。
應倚夜臺松柏影,
共看明月憶家人。
南枝才落北枝開,
行見群鷗橫陣來。
蜂蝶不知春意鬧,
千紅萬紫繞園栽。
秋風蕭颯兮白露晞,
五十年閨闥兮寧識馬嘶。
銜轡迫人兮,歸來一空兮不死何為。
誰為此禍兮使汝當之。
樓上燈深欲閉門,夢云歸去不留痕。幾年芳草憶王孫。
向日闌干依舊綠,試將前事倚黃昏。記曾來處易消魂。
我家八桂樹,君家桂無數。枕中鴻寶書,何如小山賦。
二室接浮丘,東來渡淮水。三花何處開,半在白云里。
婆娑古松下,憶昔仙人家。風從岱宗來,吹落秦時花。
明月生東海,萬里飛煙彩。我欲往拾之,清光在蘭茝。
品泉如品士,清修良獨難。泉側支茶爐,瑟瑟松濤寒。
手把楞伽讀,懸燈伴僧宿。夜聞風雨聲,那知在深竹。
市上懸一壺,此是長房宅。青雀飛不還,報書瑤池客。
隱矣君莫疑,閉關堪避諠。不見東方子,陸沉金馬門。
田在港西家港東,
斷橋春水步難通。
束蘆挾甕穩來去,
不礙小船分釣筒。
??北塞雁,肅肅向南飛。陽氣日南矣,爾知人未知。
年年陽氣復,是爾北歸期。王孫春草綠,爾歸歸不歸。
少年無賴好尋游。何處著閒愁。羅敷陌上,窈娘堤畔,到處淹留。
艷情綺思銷磨盡,往事似塵漚。楞伽堆案,離騷系肘。別樣風流。
相逢曾記在秦樓。軟語倚空侯。最難忘處,人稱窈窕,鄉是溫柔。
別來光景堂堂去,已事莫回頭。不堪重說,韋郎非少,阿杜經秋。
賈舶魚航雪里來,冷煙殘店竹檐開。難逢公子重迎亥,欲訪吳門舊姓梅。兕酒已聞狂士哭,犢裙翻見美人哀。逋臣漫向魚鹽逐,一曲長歌日暮回。
鼓刀擊筑更誰堪,敢向清時說盍簪。頻歲避人如旅雁,終年糊口似春蠶。挾龜問卜疑傖叟,遠磬焚香辨野庵。七寶十車渾是夢,莫誇鄰女早提籃。
鉤罾結罟小橋西,花雨沾衣細作泥。過野不存廉吏犬,繞籬仍縛杜陵雞。千尋春水深成窟,百尺潛魚大似犀。回首萬殘如市后,夕陽人散鷓鴣啼。
桑麻無術故山求,歸興聊從物外游。萬里詞臣懷海市,千家鮫室雜蜃樓。丈人屢覓開元歷,長者常披五月裘。怪底獵心猶未槁,逐看蠻女打春毬。
對此團圓喚奈何,良宵常在異鄉過。
座無舊雨談風月,案有新詩且嘯歌。
朗照定知今夕共,旅愁偏恨此時多。
寒氈碌碌居人后,愧把雄心訴素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