席上呈申太史二首
幾席留明月,花枝帶禁煙。酒醲分玉醴,燭短剩金蓮。史是遷之后,文如漢以前。且辭長夜飲,蚤起從甘泉。
夾道通仙署,清槐無世塵。寂寥桑梓客,參對草麻人。露掌銅龍近,天顏金馬親。治安垂萬世,公等綰絲綸。
幾席留明月,花枝帶禁煙。酒醲分玉醴,燭短剩金蓮。史是遷之后,文如漢以前。且辭長夜飲,蚤起從甘泉。
夾道通仙署,清槐無世塵。寂寥桑梓客,參對草麻人。露掌銅龍近,天顏金馬親。治安垂萬世,公等綰絲綸。
第一首:幾案坐席間映著明月清輝,花枝上還帶著寒食禁火的余煙。醇厚的美酒如玉液瓊漿般分享,短燭將盡只剩金蓮狀的殘焰。您的史學造詣堪比司馬遷之后的大家,文章風格直追漢代以前的高古。暫且告別這長夜的宴飲吧,明日早起到甘泉宮侍從圣駕。第二首:夾道直通那清貴的太史官署,道旁青槐一塵不染遠離世俗。我這漂泊的同鄉客寂寂無聲,此刻正與您這起草詔書的文臣相對。銅龍漏壺的承露盤近在咫尺,金馬門內更得親見天子容顏。愿您制定長治久安之策垂范萬世,諸位正掌握著朝廷的綸綍大權。
禁煙:指寒食節禁火的習俗,此處指春景中殘留的禁火余韻。
玉醴(lǐ):玉液,指甘美的酒。
遷:指漢代史學家司馬遷,此處以“遷之后”贊譽申太史的史學成就。
甘泉:漢代宮殿名,此處代指皇帝居所。
仙署:對太史官署的雅稱,形容其清貴。
草麻人:指起草詔書的官員(唐代詔書用麻紙書寫,故稱)。
露掌銅龍:銅龍形的漏壺(古代計時工具),其承露盤近在官署。
金馬:金馬門,漢代宮廷門名,為官員待詔之處,代指接近皇帝。
綰(wǎn)絲綸:掌握皇帝詔令,絲綸指帝王的詔書。
此詩為作者與申太史(或為翰林史官)宴飲時所作。結合“仙署”“草麻人”等詞,推測創作于京城,時申太史任史官要職,詩人借宴席場景表達對其才學與地位的認可,以及對其政治作為的期許。
全詩通過宴席與官署場景的描寫,既贊譽申太史的史學才識與文章古風,又暗含對其參與朝政、制定良策的期待,體現文人交游中推崇才德與寄望功業的雙重主題,語言典雅,情感真摯。
勞勞亭下路東西,翻遣行人到此迷。山鳥似經離別過,至今不敢盡情啼。
清霜木葉空階滿,靜夜鐘聲獨坐聞。遙想山中人未宿,自拈香炷禮秋云。
垂耳悲勞驥,冥飛羨逸鴻。及茲游遠日,方見出門功。招隱懷幽桂,歌騷變落楓。滄浪何處叟,此調或相同。
原泉落青天,當道巉翠壁。界破一條虹,東西流兩邑。兩邑民頗淳,不勞官置驛。后村報前村,輿夫歘然集。慣行輕積險,改負逞新力。而我坐何安,大半親降陟。吁噓鄰封訟,使往平曲直。道喪巧偽滋,論公貪猥嫉。愧爾荷鋤翁,身劬心最逸。
昨夜有雨大如瓜,橫狂捲怒裂枝丫。沉夢恍惚與翁語,朗然言笑振屋斜。忽然涼意冰心透,知是翁語妙處令我嗟。起坐四顧獨茫然,夜深誰放漫天沙?沙響鶻號充虛宇,穿瓦投床作濕疤。忙中四覓舊盆罐,搴衣短梯費躡爬。斗憶寒廬當此時,我接屋漏翁托茶。雙膝顫顫危樓檁,滿面塵埃直如鴉。有燈黃曳無安處,且向凳底作官衙。細漏無數難收綴,室中撐傘坐談誇。目常一接仍一笑,粲然自認是年華。噫吁從此兩地生死隔,各各無依為孤客,唯能長坐苦鳴笳。
百里弦歌邑,春風獨在茲。旋歸瞻日遠,留借見天私。復送仙鳧去,言趨竹馬期。渡河蠶月早,行縣麥秋遲。楚國先賢傳,梁園上客詞。知君才不忝,遙以慰相思。
筆飛鸞鳳墨翻鴉,白玉堂中懶草麻。得句批風仍抹月,怡神飲露更餐霞。公于軒冕浮名薄,帝念耆英寵禮加。丕衍修齡全晚節,洋洋一札圣言嘉。
層陰忽開霽,屋脊見斜陽。頓有融和意,微聞晻薆香。群兒爭戲水,鄰叟急涂墻。明日東風轉,棉衣或可藏。
一老說談話,諸君未要眠。開窗放山月,把酒奏溪泉。
青青水中蒲,磊磊澗邊石。托根相依倚,出處同所適。托根各有宜,出處亦有時。昔也俱棄捐,瓦礫沉污池。今登君子堂,璠玙等奇玩。灌以清冷泉,藉之青玉案。蒲根朝潤石,石罅朝云陰。嘉名揭華扁,允矣君子心。
浚底規圓作小池,生涯何異類兒嬉。春來剩種菰蒲葉,臥聽瀟騷山雨時。
曲論迷真亦異哉,乾坤何代不生才。今誰敢避愚公號,曾作夫君北斗來。
危樓任雨摧,霓影看欲碎。一聲聽鳴笛,零亂渡秋水。
玄風遠嘆結繩初,小邑烹鮮特緒馀。門外樹陰彭澤傳,窗間草色鄭玄書。醉看華發惟詩在,笑撫高懷與世疏。聞道九霄鸞鳳集,可能橡栗更隨狙。風清槐幄雨晴初,僮仆炊舂午夢馀。鶴怨北山羈客賦,鯨歸東海故人書。平生翠竹懷千古,何日黃金遂兩疏。忽有候門來報事,又將巾服困猿狙。
寒疾連朝避風雨,今晨一出復何如??坶T投刺意不愜,上馬逢人情有馀。饑鶴啄蟲行廣陌,垂楊飄絮汎污渠。暫經馬市緇塵滿,歸去蓬窗理舊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