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盛泰甫還無錫
浪跡大江湖,
長安舊酒徒。
散金交態盡,
抱劍客情孤。
張翰思歸切,
虞翻感滯無。
明朝關外騎,
飛夢到三吳。
浪跡大江湖,
長安舊酒徒。
散金交態盡,
抱劍客情孤。
張翰思歸切,
虞翻感滯無。
明朝關外騎,
飛夢到三吳。
你長期在江湖間漂泊,曾是長安城中的舊酒友。散盡錢財后舊日交情不再,懷抱寶劍更顯客居孤獨。你如張翰急切思歸,可曾有虞翻滯留的感慨?明日你將騎馬出關,歸鄉的夢已飛向三吳。
浪跡:指無固定居所,漂泊流浪。
張翰:西晉文學家,因思念家鄉吳中莼羹、鱸膾而辭官歸鄉,后以“張翰思歸”代指思鄉之情。
虞翻:三國吳經學家,因直言敢諫多次被貶謫,此處或借指滯留他鄉的感慨。
三吳:古代地理概念,一般指吳郡、吳興、會稽,此處代指無錫所在的江南地區。
此詩應為詩人送友人盛泰甫歸無錫時所作。二人或曾在長安交游,見其歷經散財后人情涼薄、客居孤獨,故借張翰思歸、虞翻滯貶等典故,表達對友人歸鄉的理解與共鳴。
全詩以“送歸”為線,前半寫友人漂泊之狀與世態炎涼,后半借典故點出歸思,情感真摯。既展現對友人境遇的共情,也暗含對歸鄉這一人生選擇的肯定,是一首情感深沉的送別詩。
南浦親知別五年,作書無暇托君傳。五杯酒量渾如舊,八斗詩才不及前。曉日叨陪楓陛仗,春風最憶竹溪船。二三襟佩從游者,肯向云衢著祖鞭。
物華盡入錦囊收,留與江山做話頭。桃葉數聲風力晚,蘆花萬頃月波秋。非尋鶴相當年畫,誰記坡仙舊日游?;厥着d亡多少事,漁舟獨不掛閑愁。
膏露奚為降,傳聞不偶然。兩晨呈瑞處,萬葉繞爐前。嘗審如飴味,誰操動物權。天權非遠近,不可向人宣。
嘆寒儒,謾讀書,讀書須索題橋柱。題柱雖乘駟馬車,乘車誰買長門賦。且看了長安回去。
午暑不可耐,那能須夕涼??账计昙?,怕見雙星翔。觴罷日將閣,客歸河未梁。問何慵乞巧,兒女笑牽裳。
萬里乘槎羨董生,手持龍節氣崢嶸。遠憑主上班恩到,坐使陪臣謝禮成。番貿不收沙上市,粵船長下水邊城。知君可副中朝望,一寸心隨漢月明。
浮云終日作輕陰,寺下龍潭百丈深。古刻尚存邢女記,好詩今與謝公吟。風行淀水搖深碧,雨過松花落細金。怕見南湖春草色,每來高閣倦登臨。
白云寒鎖郡齋深,人道朝天不可尋。總為股肱驅傳去,仍勞明主賜黃金。
秋風入荒落,疏籬搆霜蔓。枯萁委蟬蛻,老莢剝羊眼。離離珠走盤,圓凈真可貫。誰將蟻旋手,倒注入空窾。殷殷雷轉巖,嘖嘖魚吐泫。居然盆盎中,零亂舞鵝觀。偉哉就鼎功,囊封有奇粲。馀習尚儒酸,點染形質幻。俄驚趙璧全,卻訝白石爛。全勝塞上酥,輕比東坡糝。固知滋味長,尤喜齒牙暖。那資糠秕馀,雜糅出膚淺。終慚菉葛纖,生被脂粉涴。餐?定有方,咄嗟良可辦。
少與梅江共一塵。老來同作亂離身。東吳文學蕭疏甚,買醉長安不計春。傷往事,怕重論。眼中岸幘拂棋人。長公白首初數見,四海當時狎穎濱。
畢方鬼蜮避時儺,便覺祈禠氣象和。歡伯解言應也道,最難除得是詩魔。
明月滿大堤,蕩舟湖水西。槳牙鳴浪碎,船尾拂花低。綠鬟濕香霧,紅袖罥芳泥。采蓮不得藕,空妒鴛鴦棲。
愧予之才匪濟川,徒懷擊楫發垂肩。一歲兩移何忝竊,盟心欲報丹扆前。四月望日攜琴劍,鳳城三朝始發船。沿江狎客勤杯酒,遲遲始達?隍濱。?隍為別二方伯,孝廉亦多列肆筵。筵上飛蛾為兆雨,雨劇天與水相連。須臾摧裂山陵變,農人何處問桑田。牛羊比屋浮江下,沉灶產蛙突少煙。此時覓夫夫避水,郵吏猶且減夫錢。強覓數夫先眷屬,眷屬乘風似有緣。豈期敝舟猶留滯,相違兩日不相聯。稚兒稚女啼饑切,相對呼爺眼望穿。只得賈勇追前去,無奈登磯若登天。緣木攀藤聲震地,游水牽繩苦萬千。中流得寸猶失尺,一篙無計可周旋。舟中驚怖念菩薩,榜人失色詈長年。一朝雨歇風濤息,眷屬聚首北溪邊。北溪莊人具雞黍,相與持醪并擊鮮。自是呼童為刻燭,率爾長歌獨扣舷。但愿修途長迪吉,五云指日丹心然。
茅椽結構倚危峰,四面柴籬密密封。十里舊墟稀賈客,三春沃野廢耕農。江心細雨鳴宵柝,枕上疏風度曉鐘。莫謂儒生無遠略,擬將籌策佐元戎。
上應星辰下應鉛,太陽三十六交躔。不因法象無由采,誰語生于天地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