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鄧保章真
舊以書生新保章,
衣冠法合改其常。
中年不覺青衫好,
暇日寧從野服強。
費盡精神星斗間,
若為猶剩落毫端。
吾真更在此真外,
收拾清明反自觀。
舊以書生新保章,
衣冠法合改其常。
中年不覺青衫好,
暇日寧從野服強。
費盡精神星斗間,
若為猶剩落毫端。
吾真更在此真外,
收拾清明反自觀。
過去以書生身份如今新任保章之職,按照禮法服飾應當改變舊常。中年之后不覺得青衫(書生服)美好,閑暇之日寧愿穿著便服更覺適意。在星象觀測上費盡精神心力,為何還能有余力落于筆端(創作)。我的本真更在這畫像之外,收拾清凈明澈的心境反觀自身。
保章:指保章氏,古代掌管天文歷法、星象觀測的官職。
衣冠法:古代關于官員服飾的禮法規定。
青衫:古代書生或低級官員所穿的青色衣服,此處指代書生身份。
野服:平民或隱士的便服。
星斗間:指天文星象之事,與保章氏職責相關。
毫端:筆端,指寫作或繪畫。
真:畫像,古人稱畫像為'真'。
清明:清凈明澈的心境。
此詩應為詩人為友人鄧保章的畫像題詩而作。鄧保章由書生轉而擔任保章之職(掌管天文星象),詩人借此機會,結合其身份轉變,抒發對內在本真與外在身份關系的思考。具體創作時間與詳細背景雖無明確記載,但從詩中'中年''暇日'等詞推測,或為詩人中年時期所作。
全詩圍繞鄧保章身份轉變(書生到保章)展開,通過服飾變化、職事辛勞等日常細節,探討外在身份與內在本真的關系。詩人既肯定鄧保章在其職事上的投入,更強調'吾真'超越畫像(外在)的精神內核,倡導以清凈心境反觀自我,體現了古代士人對內在修養的重視。
鵬起,千里。日晶晶,澄碧青冥。云輕,團飛縷飄奇幻生。蓬瀛,帝閽知幾層?
秦嶺逶迤皆了了,山色窈,公路依村小。嶺那邊,阡陌連,秦川,渭河波浪寬。
春滿扶桑花滿樓,神仙家在甬東頭。
如賓相對兩鶴發,濟世曾煩幾麥舟。
錦軸聯函天語近,綵衣當席日光浮。
不妨山水陪強健,歲歲長酣泛菊秋。
昔余寓西樵,茲泉最心賞。及乎匡廬游,三疊差爭長。各在嶺一隅,無由較修廣。
夜來歇孤棹,不寐心養養。肩輿歷翠微,舊路多榛莽。谷深無耕樵,厓欹隔輪鞅。偪側不可立,況乃通來往。旁睨已戰兢,下視殊惚恍。
未見瀑布飛,先聞風雨響。安得趫捷軀,猿猱同下上。從行數童子,體輕時用罔。奮身獨先下,絕叫咸鼓掌。
使君益興發,手卓青藤杖。挾扶有力士,羽翼兼兵仗。駕肩或并騰,駐足不容兩。更番疊送迎,老腳亦能強。
遂造磐石顛,列坐首皆仰。白練明高空,銀河垂晃朗。峭壁立如墉,激流更奔放。橫敷半百尺,直下七十丈。輕風吹馀沫,散作仙翎氅。云輕玉龍池,珠瀉天人帑。
耳目為一新,神形頓蕭爽。維時初冬候,雨潦收田瀼。壯觀雖未殊,浩涆仍非曩。威鳳見一毛,或可得其仿。
慨此萬古流,不息同天壤。誰能探其源,悠然發遐想。
管城饒舌析玄微,
一字何曾療得饑。
文彩既彰非得已,
知音未舉要先知。
不課木奴千樹入,
卻夸蠹簡百年馀。
先生不要金花帖,
只借耕田覓飯書。
愛種幽蘭手自栽,融泥灌水費心裁。
隔年蓓蕾今年放,五日精神十日哀。
天意無心任開落,人功有力在澆培。
世間萬事皆如是,為語兒曹仔細推。
節序驚傳到歲闌,臘梅才綻橘凝丹。緒風時復逗馀寒。
苦憶紅裙歌白雪,枉將青鏡悼朱顏。今生何處覓前歡。
平遠江山四望開,
?然風至似蘭臺。
披襟便覺涼如洗,
一任城頭暝色催。
門前何處客,問是廣東船。
行止雖殊路,江山共一天。
閒隨花意思,老結酒因緣。
未了茅根念,天峰望子旋。
長林落落好單衣,
盡日無人獨掩扉。
雨過晚潮添一尺,
不船江上有魚歸。
呼兒攜婦裹書編,月色灘聲共一船。回首已游三峽水,此行那不謂登仙。
莫憶雙溪水似藍,暫留荊渚脫征衫。更煩頻向沙頭望,望我西風出峽帆。
壯士椎牛進酒卮,五年不享鲙鱸肥。君如亦有垂涎興,準備輕蓑隨我歸。
荷澤元來不姓高,
嶺頭一網竟難逃。
爾曹若不論知解,
知解無因到爾曹。
嶺南四月荔枝紅,嶺南五月荔枝熟。
村頭鎮日鳴高蟬,紫云片片出深綠。
此果眾美難具陳,譬如上妙生天福。
蘇陀長吸色如虹,夏日不愿游天中。
雙環天女五銖紗,葳蕤瓔珞逗紅霞。
曾疑葛令骨飛去,竊之并上七金槎。
琉璃青碧擁月宮,扶疏不與桂枝同。
圓生香氣三百里,不及冰團浮玉指。
維摩老大神力疲,白飯不取今來此。
東坡信亦謫仙人,忘情惟有鍊家紫。
羨門彭子骨如仙,姓字久已人間傳。
初來即入羅浮下,寶水詩篇恣瀟灑。
一見未揖笑語投,摩尼明透走金甌。
清風百道衡門起,佇見文鸞參鳳尾。
荔枝不食買歸船,胸中只說莼羹美。
荔枝能益道心強,留君不住意偏長。
太史祠堂瞻此翁,梁山崿崿大河東。
史家絕唱知興廢,無韻離騷吊樸忠。
悲不遇,泣幽宮,如椽巨筆竟何終?
兒孫不敢姓司馬,半姓同來半姓馮。
佳氣東來貫百川。饞蛟到此止饕涎。
長青樹種承平世,五彩云上不老天。
游翰苑,結清緣。筆花珠蕊及時圓。
詩歌盡譜甘霖曲,爭唱苗頭旱后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