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廬岳隱者
自見來如此,未嘗離洞門。
結茅遮雨雪,采藥給晨昏。
古樹藤纏殺,春泉鹿過渾。
悠悠無一事,不似屬乾坤。
自見來如此,未嘗離洞門。
結茅遮雨雪,采藥給晨昏。
古樹藤纏殺,春泉鹿過渾。
悠悠無一事,不似屬乾坤。
自我見到他以來就是這樣,未曾離開過山洞的門。他搭建茅屋來遮擋雨雪,采摘草藥以供早晚生活所需。古老的樹木被藤蔓纏繞致死,春天的泉水因鹿經過而變得渾濁。他悠悠然沒有一件俗事,仿佛不屬于這天地之間。
廬岳:廬山。
結茅:搭建茅屋。
給:供給。
渾:渾濁。
乾坤:天地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動蕩或世俗紛擾,詩人在見到廬岳隱者這種超脫塵世的生活后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隱者的閑適生活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隱者生活環境和日常行為的描寫,展現隱者的超脫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,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隱逸生活的追求。
堯夫非是愛吟詩,詩是堯夫強少時。筇杖藜杖到手拄,南園北園隨意之。酒醺不怕暖生面,花好盡教香惹衣。六十四年無事客,堯夫非是愛吟詩。
芙蓉一朵霜秋色。迎曉露、依依先拆。似佳人、獨立傾城,傍朱檻、暗傳消息。靜對西風脈脈。金蕊綻、粉紅如滴。向蘭堂、莫厭重深,免清夜、微寒漸逼。
歸暫家如客,空憐別故山。涼風知我意,吹夢先君還。
江南好,最憶二泉亭。遠樹倪迂新色畫,清茶陸羽舊時經。塔影錫山青。
三月春江放棹行,水田漠漠萬車聲。空山廢堠秦人戍,落日平蕪漢代城。印鑄徹侯封粵令,帆回海道阻閩兵。古懷贏縱東風目,散盡閒愁看野耕。玉滘潮生打槳忙,綠陰夾道水松涼。北來嶺勢連山越,南徼民風故陸梁。喬木村居名將冷,落花墳上美人香。江城如畫吳中景,愁入昏昏海氣黃。
藥辨君臣醫或誤,花旌王后俗徒奢。早蘭晚蕙真兄弟,我與二難分等差。
晴天一線午風疏,釣得秋江二尺魚。去換松花三兩斗,欲招閒客看葵蔬。晨起澆蔬路欲迷,偶將雙屐向花蹊。桃源深處何人到,祇覺飄紅舞大堤。興來且自種桑麻,倦即逡巡問酒家。徙倚漫憑醒醉否,一床欹枕夕陽斜。風流月色過前津,剩有山泉繞四鄰。來客麈談經夜永,階除清露濕衣巾。
剪紙誰招楚客魂,緣堤無復綠侵門。鋪勻平野愁千疊,界斷江天畫一痕。秋老羝羊思故國,夜涼蟋蟀泣空村。崦山蘭澤憑幽寂,莫把叢臺共比論。
何年錫杖斸清甘,天遣深源壽此庵。金靨萬枝浮倒影,為君題作菊花潭。
婚后歸寧共一車,不須指點話娘家。鎪鎪步入籃橋里,談笑何分我與他。
天氣陰晴變,秋生冷暖間。疏星穿竹見,急雨上墻斑。報賽人初散,催租吏未還。小門叉手立,簿領暫寬閒。
圖史懷規鑒,篇章妙剪裁。承歡方秘殿,委化已泉臺。幽壤湖濱秀,清笳日暮哀。未央當月望,不見翟車來。
翠竹無多第一奇,正憂喧聒俗人知。清風自足老僧用,只是窗前無好詩。
上皇萬壽圣皇朝,一片紅旗到九霄。自是天庥應如響,誰逃國法妄興妖。勢成破竹師無敵,幕有巢烏將勿驕。即待春農歸洗甲,便趨春殿共聞韶。
葛巾尤有酦醅濃,豈是堤防落帽風。我未醉時君莫去,且來閑坐菊叢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