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德慶舟中同歐黃蘇諸君子玩月
漓江水南下,海甸月東升。
野客坐仍立,林猿牽欲行。
團圞愛光景,萍梗戀良朋。
念此綢繆夕,柁樓沈醉憑。
漓江水南下,海甸月東升。
野客坐仍立,林猿牽欲行。
團圞愛光景,萍梗戀良朋。
念此綢繆夕,柁樓沈醉憑。
漓江水向南靜靜流淌,海甸的明月從東方緩緩升起。我這山野之客坐著又站起身來,林間的猿猴仿佛牽引著我想要前行。喜愛這團圓美好的月光,如浮萍斷梗漂泊卻深深依戀著好友。想起這情意纏綿的中秋夜,我在船舵樓邊憑欄沉醉。
海甸:指江畔或近海之地,此處指德慶附近水域。
野客:詩人自指,意為山野之人,含灑脫或漂泊之意。
團圞(luán):形容月圓,也指團聚,此處兼指月色圓滿與友人相聚。
萍梗:浮萍與斷梗,比喻漂泊無定的生活。
綢繆(chóu móu):原指緊密纏繞,此處形容中秋夜與友人相處的溫情纏綿。
柁樓:船尾的樓艙,供人憑欄觀景。
此詩創作于中秋時節,詩人乘舟途經德慶,與友人歐、黃、蘇等共賞江月。德慶地處西江之畔,中秋月圓時分,旅途中與友人相聚的溫馨,觸發詩人對漂泊生涯中友情的珍視,遂作此詩。
詩寫中秋舟中與友賞月,以江月起興,由景及情,既描繪秋夜靜謐之景,又抒發漂泊中對友情的依戀。語言平實而情感深厚,是中秋懷友題材的質樸佳作。
枕障薰爐隔繡帷,二年終日苦相思,杏花明月始應知。 天上人間何處去,舊歡新夢覺來時,黃昏微雨畫簾垂。
枕障熏爐隔繡帷,二年終日苦相思,杏花明月始應知。 天上人間何處去,舊歡新夢覺來時,黃昏微雨畫簾垂。
二月山家谷雨天,半坡芳茗露華鮮。 春醒酒病兼消渴,惜取新芽旋摘煎。
停橈嚴瀨畫橋邊。水涓涓。鷺翩翩。午熱追涼,穿竹強留連。無奈日□□欲暝,吹短笛,*新蟬。家山只在水家源。隔云天。恨縈牽。愿得甘霖,逐日*歸船。惟有紫陽溪山月,隨著我,伴愁眠。
凍蕊凝香色艷新,小山深塢伴幽人。 知君有意凌寒色,羞共千花一樣春。
小圃初晴風露光,含桃花發滿山香。 香花對酒心無事,倍覺春來白日長。
隔林殘日照孤亭,玄晏先生酒未醒。 入夜莫愁迷下路,昔人猶在逐流螢。
芳草霏霏遍地齊,桃花脈脈自成溪。 也知百舌多言語,任向春風盡意啼。
山嶺依稀偃月形,數層倚石疊空青。 幾回雪夜寒光積,直似金光照戶庭。
惠施徒自學多方,謾說觀魚理未長。 不得莊生濠上旨,江湖何以見相忘。
野人心地本無機,為愛茅檐倚翠微。 盡日尊前誰是客,秋山含水有清輝。
六月清涼綠樹陰,小亭高臥滌煩襟。 羲皇向上何人到,永日時時弄素琴。
郁郁澗底松,離離山上苗。 以彼徑寸莖,蔭此百尺條。 世胄躡高位,英俊沉下僚。 地勢使之然,由來非一朝。 金張藉舊業,七葉珥漢貂。 馮公豈不偉,白首不見招。
古對今,圓對方。嚴寒對酷暑,春暖對秋涼。 晨對暮,雪對霜。和風對細雨,朝霞對夕陽。 桃對李,柳對楊,鶯歌對燕舞,鳥語對花香。
玉樓春信梅傳早。三八芳辰陽復后。稱觴喜對一椿高,萊庭雙桂森蘭茂。 慚無好語為公壽。富貴榮華公自有,請歌詩雅祝遐齡,永如松柏如山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