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董都官書因為寄四首 其二
七年恬寞坐江瀕,
今日登途氣象春。
請劇書成為澤大,
馬蹄無惜入紅塵。
七年恬寞坐江瀕,
今日登途氣象春。
請劇書成為澤大,
馬蹄無惜入紅塵。
七年來我安于寂寞閑坐江邊,如今踏上旅途眼前一片春日氣象。處理完繁重公務寫成書信恩澤廣大,馬蹄毫不吝惜地踏入繁華塵世。
恬寞:安于寂寞,心境淡然。
江瀕:江邊,瀕指水邊。
登途:啟程上路。
請劇:處理繁重的事務(請,此處指處理;劇,繁重)。
書成:書信寫成(或指完成文書工作)。
澤大:恩澤廣布,惠及眾人。
紅塵:本指飛揚的塵土,后代指繁華的世俗生活。
此詩為作者收到董都官書信后所作。結合'七年恬寞'推測,作者此前可能經歷較長時間的閑居或地方任職,生活相對平淡;此時因事務(如復職、調任等)啟程,故詩中流露出從靜到動、從閑適到入世的轉變,反映了當時士人在個人生活與社會責任間的平衡。
全詩以簡練筆觸記錄生活狀態的轉變,前兩句寫過往閑適,后兩句寫今日啟程,暗含對自身價值的肯定('書成為澤大')與積極入世的態度,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,是宋代文人日常交游與心境表達的典型之作。
膏肓泉石疾吾身,月泛風棲意更真。傳句才瞻金谷簡,游心已到武陵津。吟哦有句山川助,徙倚忘機魚鳥親。想像樽前樂今夕,染衣猶是酒仙塵。云湖溪澗足徜徉,投宿還臨野水旁。為愛空山聽夜雨,故移素幾到回廊。幽燈深院禽魚靜,清茗閒談齒頰香。料得今宵還有約,溪嵐縹緲黑甜鄉。已被天朝棄此身,何妨山水逐仙真。峨眉岱岳時耽酒,澧浦桃源幾問津。五十生涯春欲盡,三千詞客意多親。兒孫他日如相問,自有詩箋紀舊塵。
皤皤六十翁,碌碌三男子。阿柴冠尚癡,阿?晬欲死。槃也年未彊,早為貧出仕。家庭所訓誨,仕亦當念此。敬則能蒞官,敏則能決事。事長如嚴師,擇交必端士。僮亦人子耳,勿以盛氣使。只效龍伯高,芳名播青史。
云歛長空月轉閭,衡門如水夢安舒。邊防猷壯周天老,竹馬風高□□□。塞草可憐春捲綠,花村不見吏催租。江莼一旦興歸思,八邑號留動念無。
論交共有斯文契,結社欣逢至治年。道誼相資期化俗,詞章何用學通仙。亭臺落日煙霞里,杖履清風水玉邊。珍重楊雄偏好靜,竹門深鎖白云連。
三月康園百卉新,嫣紅姹紫競喧春。風敲竹韻清音遠,雨潤鵑姿弱影勻。且趁孤眠蘇病骨,聊憑淺醉慰詩魂。唯將倦客三生約,遙寄凌波洛水濱。
平昔君家瀛閣老,少日結交名譽早。眼中忽失如此人,尚喜諸郎美風調。前年寄書識英妙,經歲初酬君勿誚。后會相逢應可期,顧我形容未枯槁。
洞庭木葉下,瀟湘秋欲生。高齋今夜雨,獨臥武昌城。重以桑梓念,凄其江漢情。不知天外雁,何事樂南征。
花縣為郎久,人歌卓魯賢。存心應不昧,推己自無偏。水碧冰壺靜,天清玉鏡懸。疲癃歸惻隱,鰥寡屬矜憐。不為私情掩,寧容物欲牽。奸回能獨覺,好惡自同然。鑒物知無惑,求仁術有傳。弦歌清韻遠,桑柘綠陰連。遙想安民績,西山石可鐫。
有賓在筵,有尊在戶。磬管將將,醮禮時舉。跪觴祝辭,以永燕譽。寶祚萬年,磐石鞏固。
差見臨江第一仙,丹崖青壁欲生煙。祥鸞忽報當年信,靈鵲真成此夕緣。元獻眼高應絕世,文忠才大合擎天。臨岐預作重逢約,紅杏香中早著鞭。
天地清秋人易老,今年今日不重回。斜陽歸客雙旌迥,隔岸漁家小艇來。入饌即甘魚鲙細,傳觴遙指菊花開。臨流未許酬佳節,更上龍山百尺臺。
得勝坡前恨未消,草頭血跡認前朝。而今螢影疑烽火,終古溝風有怒濤。俎豆千秋含淚食,山鐘幾點共心搖。精靈故國猶珍重,如此忠魂莫亂招。
幽蹤野徑舊時游,洞口云深變暮秋。把臂不知天上下,一談千古惘生愁。
路繞闌干屈曲行,綠陰遮暗石棋枰。酒杯瀲滟花前興,茶臼丁東月下聲。拄杖敲門無俗輩,題詩偪檻有僧名。籃輿徑造知何日,直待明年燕筍生。
渤海茫茫黃海黃,百年風雨感蒼涼。可堪祖輩漁耕地,竟作強鄰斗戰場。西狄東倭營舍老,青天赤幟日痕長。而今滿目艨艟列,依舊危烽遍海疆。草莽生涯亂世酋,高門深院記春秋。周旋邊徼雙強黠,掃蕩中原五徹侯。黑土無言知倥傯,青樓有榻記彌留。誰知有子竟如此,輕把故園資寇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