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提官挽章 其二
誠身古君子,耆德老先生。
言行純無玷,經書富滿籯。
蘭階群玉秀,桂苑一枝榮。
有后誰公比,文盟壓世英。
誠身古君子,耆德老先生。
言行純無玷,經書富滿籯。
蘭階群玉秀,桂苑一枝榮。
有后誰公比,文盟壓世英。
真誠修身是古代的君子,年高德劭的老先生。言行純粹沒有污點,精通經書學識豐富。家族中子弟優秀出眾,有一人科舉高中榮耀非凡。誰能比得上您有這樣優秀的后代,您在文壇地位崇高能壓倒當世英杰。
誠身:使自身的言行合乎道德規范。
耆德:年高德劭。
玷:玉的斑點,比喻缺點、過失。
籯:竹籠,這里指知識豐富像裝滿竹籠。
蘭階:對他人子弟的美稱。
群玉:比喻眾多的賢才。
桂苑:指科舉考場。
有后:指有好的后代。
文盟:文壇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應是趙提官去世后,作者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和悼念而作。當時可能社會重視道德修養和家族傳承,趙提官在品德和家族培養方面表現突出,所以作者寫下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趙提官品德高尚、學識淵博且家族興盛。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,對逝者的贊美全面且具體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,但反映了當時對品德和家族觀念的重視。
浪喜功名少壯時,發今種種更奚為。
窮通信我心如鐵,謗譽從渠口勝碑。
息駕便應追靖節,弄弦寧復待鐘期。
燭湖孤嶼煙波上,他日重過細說詩。
鏡曲重攜杖,京都再及門。
詩書窺梗槩,耳目竟煩昏。
怊悵身何極,蹉跎意獨存。
長途風雨晦,十駕謇追奔。
病暑迎秋苦恨遲,秋來喚起楚人悲。
一江風雨無眠夜,萬里關山獨往時。
奉檄不知翻遠別,倚門應已念歸期。
荻花楓葉添情緒,看得明朝兩鬢絲。
出門雖是欠陶朱,便使關門亦可居。
物價甚廉常食肉,傭貲極省易鈔書。
已安櫟社如無用,若比叢林似有余。
歸與未歸天上事,只消如此看何如。
風露凄然八月秋,瘦藤扶我到山頭。
僧居突兀飛鴻上,人跡依稀任鹿游。
舊事已空流水在,閑情都付落花休。
越王未是真嘗膽,計出嬋娟事可羞。
邂逅成佳約,持杯喜月圓。
素華千頃凈,樂事兩家全。
念舊驚同日,裁詩似先天。
他鄉欣得此,后會肯重延。
賦歸堂上憶春山,點筆題詩傍石欄。
老子如今已陳跡,故人誰與共追歡。
青燈客舍一杯酒,細雨江城二月寒。
多謝相過同太息,百年身世夢中看。
秘圖山上古姚州,山色江光簇畫樓。
更鼓分明庭少事,桁楊閑冷獄無囚。
民言總信清如水,天賜常教大有秋。
人物襟懷何灑落,詞章翰墨更風流。
朝廷久合登劉向,父老知難挽鄧侯。
翠竇新泉探靜樂,公名長與此泉流。
前輩晨星似,如公抑又希。
榆邊游已倦,菊徑晚方歸。
聽雨兄同老,沖天子欲飛。
傷心彈指頃,一夢故人非。
去春曾與客,攜手過橋來。
寺陰松極美,塢深桃不開。
紅塵萬里去,白首一年回。
凈洗曠軒眼,雪天閑看梅。
衰年回首少年事,尚喜初心炯自如。
俗態可憐人厚薄,交情那問勢親疎。
懶陪康樂登山屐,且醉淵明采菊廬。
一笑相尋非易得,河渠執手更踟躕。
涼滿蒲萄磊落枝,倦游來此亦忘歸。
溝渠水活龍蛇動,樹木月明烏鵲飛。
欣減黃粱新米價,愁生白苧舊征衣。
風流卻扇團??坐,一夜談兵玉麈揮。
樂易無畦畛,寬平不細苛。
人才隨世狹,時望獨公多。
獻納開丹禁,風神照紫荷。
誰令終遠外,百歲轉蓬科。
耆舊長庚月,斯人馬少游。
平生自繩尺,方寸不戈矛。
細細巾箱字,瑯瑯燈火秋。
子孫森滿眼,赍志可無酬。
西臺在何許,秋草暮云間。
十畝有余竹,一窗無數山。
望遠足離思,憂時多苦顏。
相看終惜醉,更挈酒缾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