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聽僧彈琴
金徽玉軫韻泠然,言下浮生指下泉。
恰稱秋風西北起,一時吹入碧湘煙。
金徽玉軫韻泠然,言下浮生指下泉。
恰稱秋風西北起,一時吹入碧湘煙。
琴身裝飾精美,琴音清脆悅耳,僧人言語中蘊含著對人生的感悟,手指下流淌出如泉水般的琴音。這琴音恰好與秋風從西北方向刮起的景象相契合,一時間仿佛隨著秋風被吹入了碧綠的湘江煙霧之中。
金徽玉軫:指裝飾精美的琴。徽,琴徽,系弦的繩;軫,琴下轉弦的軸。泠然:形容聲音清越。言下:言語之中。浮生:指人生,人生短暫虛浮。恰稱:正好相稱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詩人在秋日聽僧人彈琴,可能當時心境較為閑適,在聆聽琴音的過程中,被琴音的美妙和秋日的氛圍所感染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聽僧彈琴的感受,突出琴音美妙和營造的空靈意境。其特點是將聽覺與視覺相結合,富有畫面感和禪意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,但展現了詩人捕捉瞬間感受和營造意境的能力。
誰迓蘭旌桂槳,澹容與、中洲吟望。去住漫漫獨惆悵。念佳人,正懷沙,沈遠浪。事已千年往。但馀得、粽粑無恙。寂寞魚龍偃江上。起徘徊,待風雷,今夕降。
井上雙梧桐,秋風易搖落。綠葉墮鳴珰,清陰捲重幄。紋甃生旅葵,銀瓶響空索。疏枝覆烏臺,交柯臨鳳閣。美人矜容儀,照影傷今昨。鉛華逐波逝,歡賞隨年薄。行客攀轆轤,哀聲隔簾箔。
日下螭頭儤直回,相逢三徑好銜杯。浮云晴逐清砧斷,紫艷頻將妙舞催。南國音書無雁至,天涯尊酒為誰開。可憐月夜聞微詠,惟有征西解愛才。
山在白云山更山,此山天與老年閒。更愁十里紅塵到,故著先門隔世間。
大枝入漢拔龍蛇,小葉涼人雨雪遮。三代以來無此物,欲從青帝問年華。
一般啼鳥兩般聲,半日濃陰半日晴。馬麥滿盤隨飲啄,雀羅當徑任縱橫。閒身懶就三臺舞,瘦骨那堪五鼎烹。何事不拋文字去,尚留夙習送馀生。
袁生袁生,爾何玩世愛學嚴君平。藏名在卜肆,朝取撲滿錢,夕抱鴟夷醉,朱門招之謝弗往,西寺東鄰留且住。已將白象即心調,更借青蓮為法喻。有時落筆珠璣吐,蒼兕驚啼老蛟舞。狂來不減禰正平,何物小兒楊德祖。自言身是大羅仙,醉倒玉皇香案前。手翻案上金爐火,謫在人間六十年。后身還憶前身事,長與曲蘗為因緣。我欲就生卜,一卜在黃屋。流烏飛入昭陽殿,萬戶千門鬼夜哭。再卜鴨綠江,東夷蕞爾邦。海內征兵日虛耗,未見黃幡一片降。三卜闔閭城,狐鼠何縱橫。讓王至德日以遠,營營滿耳青蠅聲。生聞我言雙眼白,吉兇不肯談《周易》。長鯨一呼三斗空,走上碧桃吹玉笛。吹下飛花滿地紅,醉后高眠當茵席。呼童覓枕夢游仙,床頭尚有支機石。
天生體態腰肢細。新詞唱徹歌聲利。出口便清奇。揚塵簌簌飛。主人恩義重。宴出紅妝寵。便要賞新荷。時光也不多。
紅分翠別。宿酒半醒,征鞍將發。樓外殘鐘,帳前殘燭,窗邊殘月。想伊繡枕無眠,記行客、如今去也。心下難拚,眼前難覓,口頭難說。
行行射麋鹿,處處市珍禽。愛此白鷴好,鳴聲如玉琴。持歸媚小婦,兼以答知音。文采感相惜,巢君珠樹林。
洞庭春茗過湖來,閣老新詩手自裁。錫谷泉應將撱石,玉川風欲問蓬萊。竹壚縱有僧堪借,梧幾曾無客與陪。何日山中尋舊約,莫釐高處一登臺。
文書勾引黑甜鄉,倦枕拋書午夢長。夢里棋聲驚雨雹,覺來窗隙有斜陽。
本是逢迎出,翻為汗漫游。葵榴丹艷滿,槐柳綠陰稠。染翰馀清暇,開尊戀勝幽。坐來移晝永,忽自散窮愁。
登臨筋力猶如昨,興廢循環自有時。青石獨存超士傳,粉牌新得省郎詩。云山改色風生座,野鹿無蹤水滿池。勝處只宜文字飲,不須紅袖苦追隨。
名利能移人,智者為之愚。歷觀古英雄,鮮或全其軀。幸逃世網牽,園綺真吾徒。勿令千載下,嘆惜斯人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