戊午歲除沅叔集同人為祭書之會賦詩記之
祭詩自慰肝膈苦,祭書非侈儲藏多。
校讎歲遍六百卷,丹鉛鄭重逾吟哦。
主人政馀特閒雅,家庖仍約朋僚過。
膠州老史推祭酒,汾陽詩事勤蒐羅。
宋元明本日掛眼,舊游鄧董同書魔。
后來諸子各英妙,能通流別工訂訛。
病夫吳船倦殘夢,箋題小令重摩挲。
歸車沖寒兀羸馬,凍筆手把空卮呵。
側聞林亭擅幽勝,嫏環寶秘殊行窩。
明年此夕續高會,倚鐙為補藏園歌。
祭詩自慰肝膈苦,祭書非侈儲藏多。
校讎歲遍六百卷,丹鉛鄭重逾吟哦。
主人政馀特閒雅,家庖仍約朋僚過。
膠州老史推祭酒,汾陽詩事勤蒐羅。
宋元明本日掛眼,舊游鄧董同書魔。
后來諸子各英妙,能通流別工訂訛。
病夫吳船倦殘夢,箋題小令重摩挲。
歸車沖寒兀羸馬,凍筆手把空卮呵。
側聞林亭擅幽勝,嫏環寶秘殊行窩。
明年此夕續高會,倚鐙為補藏園歌。
以祭詩來安慰內心的痛苦,祭書并非是因為藏書多而奢侈之舉。一年校勘了六百卷書籍,用朱墨批注時比吟詩還鄭重。主人在政務之余特別閑雅,還邀請朋友到家中吃飯。膠州的老史被推舉為祭酒,像汾陽人一樣勤勉地搜集詩事。宋元明的版本每日都過目,昔日與鄧董等人同樣癡迷于書。后來的各位才俊都很杰出,能通曉流派擅長訂正錯誤。我這病弱之人在吳船上已厭倦殘夢,重新摩挲著題有小令的箋紙。歸途中冒著寒冷騎著瘦馬,凍僵的手握著筆對著空酒杯呵氣。聽說有處林亭景色清幽,藏著珍貴的書籍如同神仙居所。希望明年此時能再續盛會,靠著燈為藏園補上一首歌。
歲除:年終,除夕。
肝膈苦:內心痛苦。
校讎(chóu):校勘書籍。
丹鉛:校勘書籍用的朱砂和鉛粉,這里指校勘。
祭酒:這里指祭書活動的主持者。
流別:流派。
嫏環:傳說中的仙山,這里指藏書之地。
行窩:指可以小住的安適之所。
“戊午”為具體年份,從詩中可知是一群文人在年末舉行祭書之會,主人政務之余閑雅好客,邀請朋友相聚。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,文人之間有濃厚的文化交流氛圍,詩人參與此次活動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圍繞祭書之會展開,突出了文人對書籍的熱愛和珍視。其特點是詳細記錄活動過程,展現文人生活情趣。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的文化活動和藏書文化的盛行。
葛公蟬蛻地,自昔會群真。爾挈吹簫伴,同為采藥人。雙飛鸞迭舞,并駕鶴相親。不作梅花夢,劉郎別有春。
傲吏戰國士,著書漆園里。遭時厭有為,乘運觀無始。禮樂嘲魯儒,垂釣謝楚使。托跡方外民,希心柱下史。
晨鐘初罷起隨群,偃仰檐前幾欠伸。殊色已無西子夢,欲將眉宇效誰顰。
靜明山高倚空碧,山下禪林更幽寂。常聞老衲去參禪,喜見高僧來駐錫。嵐氣濛濛路莫分,上方樓閣遠囂塵。天花時落祇園石,曙色遙連鐘阜云。是中風致由來美,況復寫歸圖畫里。幾回丈室諦觀時,頓覺心源清似水。
驥足寧同曳尾龜,青山終是費心期。陶公歸去有馀樂,潘令閑居不足追。自笑十連非所慕,未應三徑苦無資。明朝謾擁朱輪去,猿鶴咨嗟政爾為。
供帳榮歸一日同,故鄉增重漢朝空。二疏事莫徵圖畫,西陌東阡看兩翁。
舞愛萊衣袖最長,翩翩猶帶紫宸香。白華一一生珠樹,紅翠紛紛繞玉堂。海上山盤天姥髻,井中泉涌鮑姑漿。不須魴鯉分賓客,已有聲華似鄭莊。
君不甘小草,人能頌大椿。年希知命域,齒是啖名人。跡與藍輿舊,才從彩筆新。猶聞上苑色,絕勝武林春。
五雜組,慶云發。往復還,經天月。不獲已,生胡越。
梁州夏早,南浦荷花媚。人月欲圓時,賀圣朝、生申名世。桂枝香滿,早奪錦標回,春光好,少年游,爛醉蓬萊里。謁金門貴,小鎮西南地。品令貫三臺,□雄望、江南江北。歸朝歡樂,好事近佳辰,風流子,玉團兒,為唱千秋歲。
太丘胸量闊,一葦莫杭之。萬事不掛眼,四愁猶有詩。狀閒聊阘茸,心潔似毗尼。早晚同舟去,煙波學子皮。
長镵白木柄,茫茫走天涯。寧知屋角松,流膏藏龜蛇。醫和不可鑄,空林芳菲菲。六丁護香珀,千歲以為期。
離叢并長對禪扃,乍見翻疑是一莖。我恨與師居隔郭,他生愿似此君生。
串串煙花打扮春,叢篁靜綰半溪云。兩三點雨村前過,一二分愁別后新。泉石意,雪泥痕,算來多是不如人。偶然回首塵封里,留得當年夢尚溫。
新筍未全抽,春陰亦類秋。世間惟竹徑,不掃更清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