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張光祿紀游畫卷六首 其二 曲江游眺
漢家宮殿曲江頭,
更向慈恩寺里游。
應(yīng)是金錢曾詔賜,
玉笙瑤管醉高秋。
漢家宮殿曲江頭,
更向慈恩寺里游。
應(yīng)是金錢曾詔賜,
玉笙瑤管醉高秋。
漢朝的宮殿矗立在曲江頭,又前往慈恩寺中游覽。想必是曾得到皇帝用金錢的賞賜,在這深秋時節(jié)伴著玉笙瑤管沉醉其中。
曲江:在今陜西西安市東南,為唐代著名游覽勝地。
慈恩寺:位于今西安市南郊,寺內(nèi)有大雁塔。
詔賜:皇帝下令賞賜。
玉笙瑤管:指精美的樂器。
高秋:深秋
具體創(chuàng)作時間地點不詳。光祿是古代官職名,張光祿可能是作者友人。在唐代,曲江和慈恩寺是文人雅士常去游覽之地,作者看到張光祿的紀游畫卷,有感而發(fā)創(chuàng)作此詩,描繪畫卷中的場景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張光祿在曲江和慈恩寺的游覽情景。其特點是畫面感強,生動展現(xiàn)游覽之樂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,但體現(xiàn)了當時文人對游覽生活的記錄和情感表達。
南園攜手賞芳紅,喚取能歌盛小叢。傳與春風留杏萼,明朝開向曲聲中。段橋春水綠初柔,便有群鳧來上游。好借鴟夷盛酒去,玉簫吹上畫船頭。
長髯遺我一囊山,鐵橋流水非人間。我今決策山中去,踏斷鐵橋無路還。
適口珍鮮品格高,泥深海近不能逃。若教畢卓曾知味,豈肯甘心把蟹螯。自衛(wèi)區(qū)區(qū)亦甚勤,刳腸剔柱奈何人。若知射影能相懼,應(yīng)學含沙得保身。
幾度青山訪謫仙,思君風格在高天。自為采石江頭客,無復長安市上眠。問罪夜郎悲枉屈,吟詩宮禁憶便娟。浣花又有高風在,應(yīng)與先生萬古傳。
大安宮里漆園椿,子干孫枝葉葉新。今日四株高下碧,相承一樣八千春。
細雨濕春泥,流鶯幾樹啼。東風淮水曲,落日長干西。夾道看馳馬,圍場下斗雞。倡樓今夜醉,月出管弦齊。
昔年曾說董仙翁,種杏成林爛熳紅。多少活人陰德在,枝枝葉葉總春風。
敵退燈明報解除,雪糕瓜果又相呼。居危自惜平安火,夜市居然有酒徒。
憶昔論交日,相知盡少年。季良身任俠,叔度世稱賢。夜雨彈棋局,春風放酒船。飄零各分手,愁絕越江邊。
獨與清宵對,水木向余深。孤窗橫漢色,環(huán)樹密云林。有懷徒耿耿,泫然一沾襟。此生百年事,何甘歲時侵。
白發(fā)科場未得名,鄉(xiāng)閭先達半諸生。典文深有披沙恨,失路能無抱玉情。夜雨燈窗歸上舍,春風花柳別都城。秪今且讓諸年少,他日鰲頭屬老成。
先皇龍飛登俊英,歲在庚戌君飛騰。甲戌今皇臨大廷,郎君接武振華纓。尚書光祿郎而卿,分曹右選參本兵。天門曉開日未升,紅霞紫氣繞觚棱。玉街無塵青引繩,冠裳佩履儼徐行。前者長孺后元成,小夫雅愿止金籯。君家世德遠有承,華亭啟土紹嘉興。貞元相君尤有名,昆山婉孌谷水清。詩書亹亹來云仍,紛如玉筍間瑤楨。朝廷有道四海平,鳳將九子不足驚。畫師不憚理丹青,我老猶能繼頌聲,請君多買鵝溪繒。
流水三椽舍,桑陰五畝田。飯香分野碓,茶熟候山泉。石榻看云坐,溪窗聽雨眠。桃花川上路,應(yīng)有釣魚船。
熱云滃滃東風死,東方春來著蘭芷。畫欄十二君山青,北渚南汀礙眸子。蒼茫杳靄一千里,鬼誕仙妖似湖水。纖阿浴菟出西涯,飛上南翁棹歌里。
短發(fā)青春照濁醪,因君忽憶廣陵濤。露華遙對金莖渴,秋色驚看玉樹高。伏枕風塵雙白眼,緘書湖海一綈袍。何人更為憐同病,楚客參差長鳳毛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習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(quán)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(wù)或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