丙申寒食
陌上初過雨,人家欲斷煙。
長因三月候,重憶十年前。
荒薺埋陵殿,饑烏集墓田。
并將家國淚,一灑白楊天。
陌上初過雨,人家欲斷煙。
長因三月候,重憶十年前。
荒薺埋陵殿,饑烏集墓田。
并將家國淚,一灑白楊天。
小路上剛下過雨,人家的炊煙快要熄滅。常常因為這三月時節(jié),又重新回憶起十年前的事。荒草埋沒了陵殿,饑餓的烏鴉聚集在墓田。我將對家國的悲痛之淚,一并灑在白楊樹和柳樹上。
丙申:具體年份需結合作者生平判斷。寒食: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在清明前一二日,有禁火習俗。陌:田間小路。欲斷煙:因寒食禁火,所以人家炊煙將斷。三月候:指寒食節(jié)在三月。十年前:具體所指需結合創(chuàng)作背景。薺:薺菜。陵殿:帝王陵墓的殿堂。烏:烏鴉。白楊天:種有白楊樹的地方,常象征墓地。
由于缺乏更多背景信息,推測此詩可能創(chuàng)作于一個動蕩時期。丙申年的寒食節(jié),詩人看到荒敗的景象,聯(lián)想到過去的歲月和家國的興衰,從而寫下此詩,表達內心的悲痛與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是抒發(fā)家國之思和對往昔的懷念。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,營造出悲涼意境。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廣泛影響,但體現(xiàn)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敏銳感知和情感表達。
幕燕翻雷天作云,
一聲歸鳥萬林昏。
荒城寂寞無堪酒,
燈下支頤雨打門。
月缺年何久,龍飛事一新。
追崇名號正,同袝禮容均。
鳳翣低迎日,龍輴細起塵。
都人知舜孝,擁紼盡沾巾。
東風堪賞猶堪恨,綻盡花來送盡花。可惜一庭深淺色,隨風今去落誰家。
東風同護曲闌中,一樣花枝別樣紅。縱是不容春綰住,莫教狼藉宋家東。
人生若輕塵,為樂苦不早。
榮辱同一瞬,勞心徒懆懆。
既無子晉術,又乏忘憂草。
良辰豈云再,愁思令速老。
志士寶其名,庸人工其巧。
試問蕭艾姿,安知松筠抱。
鐵牛耕破洞中天,
桃花片片出深源。
秦人一去無消息,
千古峰巒色轉鮮。
一曲霓裳失太平,
漁陽鼙鼓暗風塵。
君王只識楊丞相,
不識平原老守臣。
春城何處囀黃鸝,
才聽忽飛別樹枝。
因憶故園最深處,
一尊相伴日西時。
汝年才弱冠,怎挨得、如此冷生涯。想潘岳善愁,霜侵旅鬢,謝安高臥,月照庭罳。問今日、幾人憐白雪,誰個重烏衣。合浦明珠,終能遇主,荊山美璞,定必逢時。
從來英豪也,多窮困此際,再自沉思。待看名題雁塔,志遂鵬飛。笑紛紜世態(tài),真同幻影,寂寥詞客,喜獨揚眉。且守青氈舊業(yè),莫負天知。
惇族由來重本支,賢聲況復葉塤篪。
心懸北闕知忠悃,第賜東華表令儀。
禁院聯(lián)輝雙蒂樹,上林移植萬年枝。
永惟堂構資寅亮,載詠南山福祿宜。
桂花飄盡菊花黃,閑對芳叢靜愛香。堂下草深須一丈,會看春意滿池塘。
小園無數(shù)菊花開,準擬花殘便見梅。不恨無花正無酒,敲門誰送一樽來。
江南菊少開金色,只有霜葩雜御黃。乞得黃花真愛惜,明年剩種壓群芳。
愛水仙成百計栽,三年一笑漸能開。金銀豈是吾家物,借我虛名付酒臺。
行行東路長,去去西人遠。
形影參以商,道路驥以蹇。
別指雙星期,零露秋未返。
急景逝若飛,蘭茝忽已晚。
曲房驚飆來,一夕三輾轉。
攬衣不下堂,河漢自清淺。
獻歲赴王程,全家向北平。斷冰淮口渡,殘雪薊門城。
煙柳迷征蓋,風花引使旌。長安春色好,莫起故園情。
柳色催離況,椒花戀別筵。夢繁人去后,春到客行先。
掛席河通楚,驅車路向燕。相思明月夜,惆悵隔山川。
送君祇數(shù)梅花節(jié),
開到嶺梅君不回。
折得花來有重出,
妾惟孤影愧妝臺。
白浪漫天眼自驚,
吳兒一見欲飛鳴。
何人為述膠西事,
十萬樓船有姓名。
山行尋潺湲,曲折達石壁。
飛瀑排空行,橫流跨山脊。
來如洪濤寬,去如巨壑窄。
窮源有萬派,到地只一脈。
水德乃至柔,石性本無隙。
由來歲月久,遂致鬼神役。
蓄水成谾谼,穿石在涓滴。
往聞云雷屯,欲與蛟龍敵。
至今風怒號,落葉滿崖赤。
浮嵐遠空盡,凍雪太始積。
噴沫散成絲,斜曛反相射。
宛爾垂長虹,半規(guī)墮寒碧。
地籟爭喧豗,人間自寥闃。
默思滄溟深,浩浩云氣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