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陳菊莊二首
經綸意氣近何如,慧出西方事可知。垂釣正須東海闊,賦歸何用北山移。南窗負日偏宜懶,秋水臨流正賦詩。珍重菊莊舊知己,獨能無夢到山池。
十載風塵一劍馳,勛階且莫嘆支離。介稱柳下緣三黜,名比關西為四知。便把丹心酬北闕,莫將黃菊負東籬。五陵冠蓋浮云里,關尹何勞更卜居。
經綸意氣近何如,慧出西方事可知。垂釣正須東海闊,賦歸何用北山移。南窗負日偏宜懶,秋水臨流正賦詩。珍重菊莊舊知己,獨能無夢到山池。
十載風塵一劍馳,勛階且莫嘆支離。介稱柳下緣三黜,名比關西為四知。便把丹心酬北闕,莫將黃菊負東籬。五陵冠蓋浮云里,關尹何勞更卜居。
你懷抱經世之才,如今意氣如何?聰慧如同西方來的智者,行事也能看出端倪。你應像在東海垂釣的人,有廣闊天地施展才能,又何必像北山隱士那樣改變初衷。冬日在南窗下曬太陽,慵懶也很適宜,面對秋水賦詩,何等愜意。請珍惜菊莊的舊日知己,不要總是夢繞山林。十年來在塵世中仗劍奔波,莫要嘆息仕途坎坷。你如柳下惠曾三次被貶仍堅守操守,名聲可比關西楊震重四知。就用一片丹心報效朝廷,莫辜負東籬下的黃菊。五陵的權貴如浮云般變幻,你又何須像關尹那樣占卜居所。
經綸:本指整理絲縷,引申為籌劃治理國家大事。
慧出西方:寓意聰慧如來自西方的智者。
北山移:用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典故,指隱士改變初衷出仕。
負日:曬太陽。
柳下緣三黜:柳下惠曾三次被貶黜。
關西為四知:指楊震,他以“天知,神知,我知,子知”拒絕賄賂。
北闕:代指朝廷。
東籬:出自陶淵明“采菊東籬下”,代指隱居生活。
五陵冠蓋:指富貴人家。
關尹:春秋時人,曾占卜居所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從詩中可推測,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官場浮沉和名利紛爭。詩人與陳菊莊是知己,看到友人在塵世奔波,仕途或許不順,便寫下此詩表達安慰、期許和勸勉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鼓勵友人懷抱經綸之才積極報效朝廷,同時堅守高潔品格。其特點是用典豐富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相互勸勉、表達志向的情誼。
四維上下白漫漫,玉殿瓊樓正好看。任是黑風吹海立,渠儂門戶不相干。
霜心敲碎棲檐鐵。高樓月墜啼烏咽。秋枕懶于云。閑苔綠到門。吳蘭慵寄問。歡盡都成恨。碎竹響空欄。天風夢佩環。
搖轉船頭順碧波,日行五百未為多。三湘二浙雖遼遠,尚及家庭賞芰荷。
暖日晴風初破凍,柳眼梅腮,已覺春心動。酒意詩情誰與共,淚融殘粉花鈿重。乍試夾衫金縷縫,山枕斜欹,枕損釵頭鳳。獨抱濃愁無好夢,夜闌猶剪燈花弄。
大塊無私運,萬象同一陶。及其成器時,罅漏雜堅牢。所以一世人,長短紛馬毛。窮或仁與善,達或虐與饕。共疑造物繆,名利相煎熬。人生有常理,賦命安可逃。為善不必疑,禍福任所遭。孰云漆園達,夷蹠均天韜。見夷不見疇,泰山等秋毫。
為巢倒懸樹,竅竅自成房。螫人雖有毒,終為人所傷。
時人皆拜歲,山僧不賀年。孟春猶寒在,日月幾曾遷。去年今日后,今日去年年。新舊不同者,誰后復誰先。
平生親友謾紛紛,有幾書來寂寞濱。二十萬錢捐不惜,可憐湖外有斯人。
羃翠陰陰池館靜,簾波不散蘭薰。藕飔微動報黃昏。窺奩眉月瘦,回枕臉霞溫。疊鼓催歸歸也懶,春心中酒微醺。參差花影印羅裙。畫屏雙倚處,皺遍楚山云。
獨坐孤峰顛,終朝無過客。一嘯心自閒,群魔氣應索。池清月更明,風靜葉還落。白叟荷樵歸,高歌赤雙腳。
一葉黃梅雨,潺潺過麥秋。昏沉渾似醉,憔悴不禁愁。渠溢門庭淖,園荒草樹稠。乍晴酬絕唱,何幸對風猷。
移根托西園,桃李賞奇遇。春妍雖可憐,顏色悲中路。奈何窮巷士,多被才華誤。諸公謬愛客,輪囷獲殊顧。投分未云深,容易輸情愫。恩光借春陽,滋液荷凝露。悠悠當路塵,素地輕點污。歲暮抱棄捐,君看囚山賦。
時人皆拜歲,山僧也賀年。光明一點在,從聽二輪遷。順俗高叉手,和光小說禪。個中如會得,佛祖本無傳。
經緯智何多,網張猶設羅。但知為物阱,更有物誰何。
鴻雁嗈嗈正北飛,為傳消息到庭闈。不須過作風波慮,已有新船穩送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