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丑拜墓作 其一
靈洲亙南海,石門揵西山。
斯備衣冠氣,而出清洌泉。
重華韜九疑,媯裔流瀛堧。
茫昧逮有宋,哲祖卜終焉。
屢分齊市宅,亦歸京兆阡。
累累溯高曾,默默開云元。
表碣儼斑駁,楸梧蔚蔥芊。
聚族長茲守,行道咸欲觀。
如何值喪亂,動止暌故田。
奠漿封樹間,垂涕翁仲前。
靈洲亙南海,石門揵西山。
斯備衣冠氣,而出清洌泉。
重華韜九疑,媯裔流瀛堧。
茫昧逮有宋,哲祖卜終焉。
屢分齊市宅,亦歸京兆阡。
累累溯高曾,默默開云元。
表碣儼斑駁,楸梧蔚蔥芊。
聚族長茲守,行道咸欲觀。
如何值喪亂,動止暌故田。
奠漿封樹間,垂涕翁仲前。
靈洲橫亙在南海之畔,石門連接著西山。這里具備著不凡的氣象,還涌出清澈的泉水。舜帝的英靈隱匿在九嶷山,他的后裔流散到海邊。時光渺茫到了宋朝,哲宗選擇此地作為歸宿。多次分封齊地的宅第,也歸葬到京兆的墓地。追溯著歷代祖先,默默開啟著久遠的根源。墓碑顯得斑駁陸離,楸樹和梧桐郁郁蔥蔥。族長長久地守護在這里,過往行人都想一觀。為何遭遇喪亂,行動被迫離開了故鄉的田地。在封樹間祭奠灑漿,在翁仲前垂淚悲傷。
亙:橫亙。
揵:連接。
斯備衣冠氣:這里具備著不凡的氣象。
清洌泉:清澈的泉水。
重華:舜帝名重華。韜:隱匿。九疑:山名,傳說舜葬于此。
媯裔:舜的后裔。瀛堧:海邊。
茫昧:模糊不清。逮:到。
哲祖:這里指宋朝皇帝。卜終焉:選擇此地作為歸宿。
齊市宅:齊地的宅第。
京兆阡:京兆的墓地。
高曾:高祖和曾祖,泛指祖先。
云元:久遠的根源。
表碣:墓碑。
楸梧:楸樹和梧桐。
聚族長:族長。
暌:分離。
奠漿:祭奠灑漿。
翁仲:墓前的石人像
“辛丑”為干支紀年,結合詩中“如何值喪亂”等內容推測,可能創作于社會動蕩、戰亂時期。當時詩人可能因社會變故被迫離開故鄉,在“辛丑”年回到墓地祭祀祖先,觸景生情寫下此詩,心中充滿了對家族命運的感慨和對社會動蕩的無奈。
這首詩主旨是借拜墓表達對祖先的追思和對喪亂的感慨。其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結合,借景抒情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對家族、社會的思考。
好漢三巴杰,危言九陛忠。
王前留孟子,國爾念周公。
日馭龍堆出,天昏虎踞雄。
收聲諸老盡,銘有后谿翁。
椅梧未成琴,修干埋積雪。
嶰竹斷成律,其竅春自發。
所遇時使然,誰與指摽月。
仙翁急抽關,乞我云母屑。
胸次知蟠幾監書,事隨天理只平鋪。
來從京兆德星社,攬取西峨明月湖。
民豈無衣須補綻,極元有柱要撐扶。
欲知天授西平意,繡帽臨戎為萬夫。
曾記嘉陵共艤舟,江風又是荻花秋。
三年長別不一見,十事欲言還九休。
??聘交馳淮水濁,行程不定隴云愁。
鳳鳴已向朝陽去,飛雨殘霞濕柁樓。
重葩殗葉露華濃,不忝家聲得似公。
言行端和今世楷,貌心醇質古人風。
直將趨走二三節,換取寬閑五百弓。
如此名卿緣手盡,同時更送竹溪翁。
耆舊晨星似,公胡不憗留。
竟成青塢去,莫返赤松游。
時事方欹枕,天年不到頭。
獨余經在笥,袞袞付公侯。
歲寒賓友伴蕭蕭,客氣無根已盡凋。
踈影照人騷夢冷,清香徹骨醉痕銷。
話逢理到春生坐,飲為心知月滿瓢。
更祝天公多雨麥,時攜樂酒酹芳條。
披竹簡兮典謨,圣手斷兮唐虞。登群龍兮輔翌,萃一堂兮都俞。
知人兮帝之哲,動天兮帝之德。畫象兮民不犯,舞干兮苗已格。
迨一旅兮中興,嚴廟貌兮稽陵。感會遇兮風云,崇像飾兮股肱。
憤夷楚兮陵上國,忽庭堅兮祀俄息。泚麟筆兮特書,喟夷吾兮有力。
何汲汲兮詭誕,謂明良兮相賊。奸雄托兮自文,慨齊東兮毋惑。
仰而觀兮典禮秩,俯而察兮草木殖。功之遠兮難名,民之思兮無斁。
玉龍老子訪僊鶴,沖佑散人歸瑞烏。
俗事祇今長刺促,可人自昔費招呼。
憂時恨不百子駿,背我寧堪二大夫。
艤??黃昏不成別,畫成江上送行圖。
使君每愛讀豳詩,稼事艱難亦粗知。
水凍未聞秧布野,年饑且喜麥生岐。
坐間白叟真堪貴,眼底朱衣總是癡。
趁刺畫船呼客語,春風已滿勸農旗。
乘軺初至憶前秋,豈意持麾尚此留。
立屋得僧成宴喜,游山如謝欠風流。
勸酬同把菊花盞,來往自操蓮葉舟。
向晚洞門煙漸鎖,祗應歸興更宜猶。
擁馬懽呼夾道迎,詔書洛社起耆英。
史筵載筆聯翁季,政路題名接弟兄。
新政期公皆一律,故交惟我得忘情。
正邦須自明倫始,要仗公開萬世程。
區區白屋一生酸,落落朱轓兩鬢班。
篆水秋成蒼氏富,字江春暖玉人閑。
二千石祿人常有,九秩年華天所慳。
手種芝蘭香滿室,堂堂歸去住青山。
四年一節蜀山間,父子重來世所艱。
鏡月澄心寒吏膽,條冰濯魄映儒冠。
孤清自古知誰似,遺愛于今愈耐看。
歸去光明贏一著,笑渠袖手直旁觀。
宛陵城南柏山寺,行到西廂見舊祠。
人物欲觀嘉祐老,銘文空有醉翁辭。
銀章粉墨誰舒卷,金薤琳瑯自陸離。
每見河豚起春岸,永懷風致細哦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