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
投文得仕而今少,佩印還家古所榮。
(送周繇之建德。《唐詩紀事》)
投文得仕而今少,佩印還家古所榮。
(送周繇之建德。《唐詩紀事》)
通過投獻文章而獲得官職如今已經很少見了,佩戴官印榮歸故里自古以來就是榮耀之事。(送周繇前往建德。出自《唐詩紀事》)
投文:指通過向官府或權貴投獻文章以求取官職。
得仕:獲得官職。
佩印:佩戴官印,代表做官。
還家:回到家鄉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當時社會可能文人求仕途徑逐漸變化,投文得官的情況減少。詩人在送友人周繇前往建德赴任時,有感而發寫下此句。
此句主旨是感慨求仕現狀并祝賀友人。特點是對比鮮明,語言質樸。雖只是一句詩,但體現出當時文人的仕途境遇和對友人的真摯情感。
山川險易接胡塵,秦漢圖來或未真。自此盡知邊塞事,河湟更欲托何人。
南山處士老尤貧,頗恨故交無一人。若使知心得良友,更因多病轉相親。老去無憀病轉多,櫻桃楊柳奈情何。故人又比佳人薄,莫怪門前雀可羅。葉落蕭蕭壅樹根,疏林帶郭半疑村。臥聞車馬墻邊過,無事呼兒早閉門。浪說蘇公久已仙,豈知翁自厭馀年。雪堂二客能相從,姓字當時惜不傳。
湖山風物逐灰飛,愧我行吟雪里歸。認得吳姬年十八,從來不減舊腰圍。
野翁猶自愛貧家,一笑柴門起暮鴉。柏葉細傾元日榼,松蘿頻潑小春茶。沉沉帶雨檐花落,淅淅無風徑竹斜。破榻尚堪留十日,墻頭濁酒未須賒。
先生卜筑吳城曲,剩種梅花繞吟屋。自期歲晚供詩料,豈慕平泉與金谷。花開時節天正寒,雪花亂灑迷林巒。杖藜引鶴飽幽玩,不與梨云同夢看。歸來袖手寒窗坐,石鼎有茶爐有火。神交不覺兩忘情,誰是梅花誰是我。
滿空寒雨雜飛煙,湖上先生擁褐眠。借問茅齋容客否,夜燈相伴讀韋編。結茅同隱水云間,何日柴車不往還。憶得松林長嘯罷,歸時明月遍秋山。山空墜石咽寒溪,雨濕浮云晚更低。不見蕭屯劉處士,年年清夢繞瓜畦。當年冊府仰才華,一跌青云萬里賒。白首卻來蓮社里,幅巾緇褐誦楞伽。風驚枯葦白花浮,欲下橫橋晚更留。惆悵不逢吳季子,一溪寒水帶煙流。青錢學士妙文章,便合含毫侍帝傍。寂寂閩山馀舊隱,憶君時到讀書堂。松底柴門盡日關,主人西去幾時還。長镵委地黃精老,時有寒猿嘯硯山。馬蹴浮埃去路長,相逢端欲問行藏。未饒赤壁風流在,且向何家醉碧香。翁侯滿腹是精神,三謁金門計未成。卻跨蹇驢游霅上,秋風雄劍匣中鳴。曾訪高人上翠峰,至今清興逐松風。籃輿夢想行山處,白葛花開細雨中。
識盡風濤冷眼參,情懷開謝似優曇。故封憎愛冰原下,心若思他便指南。
木落水寒天氣清,江湖合處一橋橫。波濤萬頃琉璃滑,欄檻千尋螮蝀明。茶灶筆床隨陸子,莼羹鱸鲙憶張生。他時若我歸來后,定向江頭事釣耕。
奇石驕無奈,高秋澹不群。知須幾兩屐,消受此山云。
又聽長楊落葉聲,蘆花朔雁兩無情。夢回欲問西流水,策進禪關尚幾程。
卻因清淺見橫斜,水是湖灣影是花。賴有吳生能寫得,不須重到老逋家。欲知浮動近黃昏,風有清香月有痕。貌得玉妃真面目,縞衣無復夜敲門。
盞里濁醪無宿釀,瓶中脫粟有孤炊。忍貧不徹來投佛,坐聽松風無限時。
野馬依空見,流星接瞬迷。不知形所附,孰使氣相吹。
四月月圓登快閣,天半晚窗雷雨入。邑中上客攜酒至,歐陽羅子咸來集。去年為閣初筑臺,我時登之雷雨來。神明似有兩歲約,晴霧歘值千山開。千山回轉江中流,徙倚闌干增暮愁。夕日下看衡岳破,波濤左顧匡廬浮。苦思昨年生盜賊,大江南接江之北。烽火遙連海岱紅,殺云眼見鄱陽黑。斯邑洶洶今始安,我今對酒能不寬。諸君稍減般移苦,百姓新回種植歡。北風江涌月東來,更說夙昔俱停杯。陰晴倉卒不自料,萬事恍惚誰能猜。潢池暫殄干戈釁,向隅猶抱瘡痍哀。勸君置此勿復道,放歌且與云徘徊。
萍梗飄飄未遇時,此懷唯有故人知。離心幾度曾相夢,交態于今更不疑。黃菊青樽誰共榻,白云高館獨垂帷。遙知玩宇樓中月,應怪登臨每負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