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遇 其三
敗葉鳴空階,號蟲吊秋影。
默默誰與娛,憂憂互相引。
達人感無生,志士抱遙省。
茍無繁霜驅,安得腐草屏。
天心警虛華,物性趨嚴冷。
徒深憔悴悲,此意誰能領。
敗葉鳴空階,號蟲吊秋影。
默默誰與娛,憂憂互相引。
達人感無生,志士抱遙省。
茍無繁霜驅,安得腐草屏。
天心警虛華,物性趨嚴冷。
徒深憔悴悲,此意誰能領。
枯黃的樹葉在空蕩蕩的臺階上沙沙作響,秋蟲哀號仿佛在憑吊秋夜的孤影。我默默無言,能和誰一起娛樂呢?憂愁不斷地相互牽引著。豁達的人感悟到萬物無生無滅的道理,有志之士心懷高遠的思考。如果沒有寒霜的驅趕,怎么能除去腐草呢?上天警示人們不要追求虛華,萬物的特性趨向于嚴寒冷酷。我徒然地沉浸在憔悴的悲傷中,這份心意又有誰能領會呢?
號蟲:哀號的秋蟲。吊:憑吊。
達人:豁達的人。無生:佛教語,指萬物的本質無生無滅。
遙省:高遠的思考。
繁霜:濃霜。
屏:除去。
天心:上天的心意。虛華:浮華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,但從詩中情感來看,可能是詩人在秋季,面對蕭瑟的景象,聯想到人生的境遇和社會的現實,有感而發。當時或許詩人處于不得志的狀態,內心充滿了憂愁和思考。
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秋景抒發內心的憂愁和對人生的思考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,以景襯情,語言質樸卻富有哲理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突出,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。
乍見鸕鶿立釣磯,還驚翡翠掠波飛。汀葭挽宿濛濛霧,野竹晴含宛宛暉。謝傳未忘舟楫興,楚臣空戀芰荷衣。蒼茫水落云泥靜,悵望林翁卻自歸。
天挺人豪遇下邳,留侯遂作帝王師。秦關百二山河破,應是胚胎進履時。
花間小坐夕陽遲,香雪千枝與萬枝。自入春來無好句,杖藜到此忽成詩。
無情蓮炬剪將殘,有樣葫蘆畫不難。盡笑翰林麻草拙,誰知老子布衾寒。十年前已卜菟裘,老戀君軒不自由。衰颯禿翁垂八十,四更燭下作蠅頭。秀師罪我當犁舌,賀母嗔兒欲吐心。老去未償文字債,始知前世業緣深。搯腎搜腸極苦辛,先賢曾嘆費精神。瓣香重發來生愿,世世無為識字人。
豈必江南是水鄉。接天蒼翠幻迷茫。湖山影里且稱觴。幾許吟懷牽暮靄,無邊思緒付詞章。夕暉驚又到垂楊。
貞觀萃群英,實為太平基。褚公初侍書,遂以鯁亮知。諫疏屢獻納,對揚竭論思。翩如丹山鳳,來為簫韶儀。飛鳥自依人,此言已堪嗤。更云譖劉洎,厥理尤足疑。賢者雖已矣,可以此心推。薰蕕難共器,梟鸞不同棲。故令敬宗輩,污染成瑕疵。我觀永徽間,武氏盜政機。禍端始床第,幾使國祚移。當時河南公,力諍伏丹墀。頓首愿還笏,丐身田里歸。義氣動人主,回天初庶幾。鄙哉英公績,一言遂成非。坐令牝雞晨,啄喪靡有遺。元勛顧命老,遠竄湘江湄。茫然不復召,詎憶抱頸時。卑濕所不堪,須發盡成絲。至今潭府帖,志士生長悲。
寒北重欣借寇君,琵琶曲里奏功勛。校書百帖高連屋,種柳千行翠入云。魯國到門諸弟子,漁陽回席舊將軍。太干銷盡干戈氣,閑卻袁家倚馬文。
壞甃沒荒草,寒泉如許深。何年有此井,過客嘆無禽。素綆斷新汲,青松落晚陰。極憐抱清洌,照影獨沉吟。
玉輦曾聞天上過,千官扈從駐灤河。萬方喜見車書混,四海寧知戰伐多。杳杳歸心隨白雁,蕭蕭殘照落蒼波。春風麥秀愁難盡,回首悲歌可奈何。
依舊風欺冷意侵,春光何處可能尋。連宵雨碎疑天漏,盡日云昏覺地陰。縱有故人來慰我,誰知狂客已灰心。閉門只合垂垂老,慣向燈前學苦吟。
天地不憐人,鴻初不再陳。時序不憐人,寒暑日侵春。山水不憐人,車舟惹霧塵。神鬼不憐人,災患繞清貧。詩書不憐人,坑焚使禍鄰。親友不憐人,處困希笑嚬。衣履不憐人,敝裂安可新。鏡影不憐人,衰老厭馀身。膚體不憐人,疲病轉傷神。心思不憐人,愁苦益艱辛。百歲馳旦隙,所求泊岸津。安能終碌碌,與世共龂龂。忽值猶龍老,于予化蝶晨。留茲不言教,為我宿生因。當前皆止處,即事了虛真。天地則如此,吾將任物民。
伏龍隱南陽,高臥久未起。不肯渡長江,焉能涉漳水。炎炎火絕卯金刀,巍巍土王當涂高。種瓜兒子不力戰,織履郎君無地逃。伏龍一起捍坤軸,雄據西南成鼎足。十年汗血戰玄黃,五出王師爭九六。萬人之敵兩熊虎,百戰辛勤事行伍。河南河北謾稱雄,不得袁曹一丸土。伏龍才起帝業新,千古君臣魚水親。遂使真龍全羽翼,風云成就二將軍。
溪谷冰霜春到遲,老夫長夜只吟詩。憑誰說與中朝士?此是江南第一枝。
拋梁下,柱石相資成大廈。君臣鐘鼓樂清時,喜見山陽歸戰馬。
佐縣吳江獨冶繁,曳裙無復在王門。風霜不改平生節,雨露還沾此日恩。馬首未應趨嶺徼,鵲聲先爾到家園。白沙堤上如休騎,須與連枝倒玉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