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題
微雨微風寒食節,
半開半合木蘭花。
看花倚柱終朝立,
卻似凄凄不在家。
微雨微風寒食節,
半開半合木蘭花。
看花倚柱終朝立,
卻似凄凄不在家。
寒食節這天微風帶著細雨,木蘭花半開半合。我靠著柱子整天看花,卻好像凄涼地不在自己家中。
寒食節:在清明節前一二日,禁煙火,只吃冷食。
終朝:整天
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,但從詩中情感可推測詩人可能在寒食節時身處異鄉,觸景生情,有感而發。
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孤寂思鄉之情。特點是借景抒情,情景交融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,但以其質樸的情感和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細膩的內心世界。
二客與棋酬,寒聲滿側楸。
急因隨行發,斷為見遲休。
花下鶑翻翼,林間鶴轉頭。
丁丁竹樓下,不獨在黃州。
朝陽之峰乃天設,曲嶺長崗地盤結。
下臨絕澗走縈回,上聳巍亭飛巀嵲。
晚云幾處水墨畫,秋樹數番紅綠纈。
安能恰會此時閑,靜與詩翁吟曉雪。
懇上畿庭印,來敷秘殿經。
退朝多謝客,隠幾或忘形。
道勝于生達,時窮與化冥。
高談無復見,遺像泣丹青。
解帶緩幽憂,登城復上樓。
斷煙橫沔水,孤鶩入洋州。
浩蕩成遙望,凄涼起暮愁。
山中自有桂,何事此淹留。
十五年前相遇地,白頭還喜一樽同。
從容笑貌忘君老,款密情期似乃翁。
別席俯迎籬菊秀,全家看盡渚蓮紅。
臨分不用言為贈,奕世忠臣自祖風。
春工運潛巧,是處有行跡。
庭梢發新穎,巖溜融暖脈。
晴湖影撥剌,曉樹音格磔。
須知玉峰下,日有尋芳客。
秀干扶疏彩檻新,瑯玕一束凈無塵。
重苞吐實黃金穗,密葉圍條碧玉輪。
凌犯雪霜持勁節,遮藏煙雨長輕筠。
此名未入華林記,誰念西南寂寞春。
軒軒任公子,本是釣鰲人。
手把虹蜺竿,一舉百萬鈞。
得鰲謂無用,坐卷千丈綸。
卻自絓蚯蚓,淺瀨收纖鱗。
悠悠世上兒,不識此有神。
但將俗士眼,下視窮水濱。
落盡芙蕖十頃紅,敗荷衰草滿秋風。
夷猶畫鹢來天外,嘹唳驚鴻入鏡中。
亭榭裝成如待我,樽罍開處便思翁。
粗官豈得君留滯,府第深嚴合在東。
吾友野夫官滿歸,峽中風物正春時。
莫因道路起長嘆,且對江山吟好詩。
異日滑臺君若到,寄言別乘我相思。
聲名已重更論底,但引冰堂金屈卮。
岷嶺高無敵,來從第幾層。
攀緣殊不倦,趫捷爾誠能。
晚嘯思危石,晴懸憶古藤。
王孫非汝類,只可以文憎。
欲與民為利,先求正所妨。
紛更初下議,旁午遂交章。
不爾毛安傅,其如體自傷。
西南余弊在,歸為對明光。
正一受天箓,腰垂神虎章。
群魔獄幽隠,秘篆刻青蒼。
故事駭前志,余威驚大荒。
誰能識奧訣,禹步學魁罡。
嚴風吹玉柱,有客動歸裝。
古道轉危阪,全家行曉霜。
休嗟游薄宦,且喜拜高堂。
會合知何所,春江泛楚艎。
已師杖奇竹,坐亦不去手。
循摩瑩且膩,瘦骨何蚴蟉。
叢枝抱奇節,兩兩相對走。
尋常出孤梢,上下分左右。
如何此獨異,天產固非偶。
師初得之誰,此實世未有。
不為師所用,亦共眾植朽。
愿師勿棄置,珍之比靈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