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日同少符飲 其四
故國丁喪亂,遺民三萬強。
野田足耕作,少少歸流亡。
今年盛陰潦,秋谷半已傷。
饑寒豈不懼,幸得守其鄉。
不見江漢上,千里流湯湯。
脫身洪濤中,顛越皆四方。
登高氣潛阻,颯颯哀鴻翔。
故國丁喪亂,遺民三萬強。
野田足耕作,少少歸流亡。
今年盛陰潦,秋谷半已傷。
饑寒豈不懼,幸得守其鄉。
不見江漢上,千里流湯湯。
脫身洪濤中,顛越皆四方。
登高氣潛阻,颯颯哀鴻翔。
故鄉遭遇戰亂,遺留下的百姓三萬多。田野里還能進行耕作,少量流亡的人歸來。今年陰雨成災,秋谷大半受損。饑寒哪能不令人害怕,所幸還能守著自己的家鄉。看看那江漢之上,江水浩浩蕩蕩地流淌。人們從洪濤中脫身,狼狽地逃向四方。登高時心情壓抑,只見哀鴻颯颯地飛翔。
故國:故鄉。丁:遭遇。
遺民:指經歷戰亂后遺留下來的百姓。強:多。
少少:少量。歸流亡:流亡的人歸來。
陰潦:陰雨成災。
湯湯:水勢浩大、水流湍急的樣子。
顛越:狼狽逃亡。
潛阻:壓抑。
哀鴻:哀鳴的大雁,比喻哀傷苦痛、流離失所的人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,但從詩中描繪的戰亂和天災景象推測,應是在社會動蕩、百姓生活困苦的時期。詩人目睹故鄉的慘狀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社會戰亂和天災給百姓帶來的苦難,突出百姓守鄉的不易。其特點是真實描繪現實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上展現了當時社會的民生百態,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。
遺構何王殿。舞東風、龍池煙柳,春華瞥箭。午夜延秋門上喚,廢宅更誰依戀。倘尚有、謝家堂燕。泊鳳飄鸞成一慨,共摧頹、那復雌雄辨。青鳥信,渺無便。天涯羈托年時慣。盡回旋、畢逋身世,呼晨噪晚。浩莽秋原無宿處,落木荒城一片。只歲晚、饑鷗相伴。守定殘枝甘瑟縮,任長空、蒼狗云衣變。丈人屋,付虛愿。
霜空冥冥江水暮,江上梅花千萬樹。無端折得一枝歸,一雙蝴蝶相隨飛。
尚書昔日弦歌地,芳草萋萋滿訟庭。上界仙題丹桂籍,南州人誦瑞蘭銘。黃云覆壟秋嘗稻,鐵鍵長歌夜不扃。離亂如今那可說,荒郊過雨髑髏腥。
睢陽東苑三百里,中山后宮三百人。漢家制度無窮極,僅有寬仁不是秦。
異人曾授相牛經,奇字初傳瘞鶴銘。敲月不知僧某甲,鋤煙賴有老畦丁。山靈呵護閒居賦,象緯森羅處士星。俯仰中間無愧怍,芋區瓜隴亦朝廷。
無窮前古,無窮后世。分得中間百歲。人生七十古來稀,況八九、不如人意。榮枯夢幻,功名兒戲。爭甚一時閑氣。勸君從此更休癡,且拚卻、花前沉醉。
饑腸愁坐耳無聞,放飯先疑甑拾塵。聞說食功非食志,政宜憂道不憂貧。佐饔但有思嘗者,執爨初無欲凊人。好向計臺勤自列,文移見卻已頻頻。
昔人泣昆崙,泣使變清流。嫠婦不恤緯,瑣瑣悲宗周。薄蝕叔輒號,負阻愚公愁。曾無百年身,浪自遺私憂。野馬襲日觀,蚍蜉控岑樓。齊客有高蹈,箕山無輟耰。足己不累物,一毛輕九牛。寄言悠悠子,毋貽尸祝羞。
丹心忠老母,白首媚萱堂。萬里提兵路,三苗葬子方。桑田多變海,萱草獨凌霜。華潔凝秋色,葳蕤燦晚芳。山靈驅毒蛀,神女靚明妝。剝落千花后,舒遲百歲康。如何齡九五,霞佩陟云房。語罷成追暮,群然淚雨茫。
臘日開門雪滿山,愁陰短景歲將闌。江梅飄落香元在,汀雁飛鳴意已還。佳節再逢身且健,一樽相屬鬢毛斑。明光起草真榮事,寂寂衡門我自閑。
舟子行舟緩,淹留十月程。人心誰會意,王事我關情。風暖江波定,云晴浦月生。故鄉何處是,迢遞望徽城。
西風始波木葉下,廣樂誰張洞庭野。玉光千頃浸明河,露泫珠房冷鉛瀉。飛吟一劍風泠泠,桂香倒射魚龍腥。何人扁舟弄孤笛,尚疑鼓瑟聞湘靈。
四更山吐月,皎皎為誰明。幽人赴我約,坐待玉繩橫。野橋多斷板,山寺有微行。今夕定何夕,夢中游化城。
人去江潭。卷簾重見,眉月初三。回首東風,花應濺淚,酒不成酣。長條攀折何堪。空顧影、依依漢南。重疊離愁,更移更遠,絕似征帆。
去去何公子,春風一騎寒。含香辭上國,傅粉入長干。桃葉江帆穩,梅花郡閣殘。芳洲尋白鷺,何似故園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