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嵩山
三十六峰危似冠,晴樓百尺獨登看。
高凌鳥外青冥窄,始知萬歲聲長在,只待東巡動玉鸞。
三十六峰危似冠,晴樓百尺獨登看。
高凌鳥外青冥窄,始知萬歲聲長在,只待東巡動玉鸞。
嵩山三十六座山峰高聳如冠,我獨自登上百尺高的晴樓眺望。山峰高聳凌于飛鳥之外,天空顯得愈發狹窄。這才知道萬歲的呼聲長久存在,只等待帝王東巡,車駕到來。
危似冠:形容山峰高聳像帽子。
青冥:指天空。
萬歲聲:臣民對帝王的頌聲。
東巡:帝王到東方巡視。
玉鸞:指帝王的車駕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。推測當時可能處于政治相對穩定時期,帝王有東巡的傳統,詩人看到嵩山的壯麗景色,聯想到帝王東巡的盛事,從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嵩山并期待帝王東巡。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結合,以景襯情。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,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政治的關注。
紛紛多是競膏腴,確實誰能下一鋤。幾見萌心還?把,只緣無處著工夫。
盛府佳招貴,嚴宸雅寄深。輿題仲舉坐,闕掛子牟心。漢竹分新契,潘花過舊陰。當年百里驥,方此試骎骎。
相知何必舊,傾蓋定前言。有客賞我趣,每每顧林園。談諧無俗調,所說圣人篇。或有數斗酒,閑飲自歡然。我實幽居士,無復東西緣。物新人唯舊,弱毫多所宣。情通萬里外,形跡滯江山。君其愛體素,來會在何年?
泛泛古城隅,中流極凝睇。擊楫時奮昂,十已六七際。風伯何飄搖,陰云極排翳。白日將無光,飛沙觸人眥。濁浪拋幾尋,船欹柁難捩。吁嗟湘君祠,咫尺不可濟。重華去已遠,即此亦云契。悠悠百世心,瞻望增泗涕。事變難預防,對面成乖戾。風乎無太勞,天道終開霽。
絲雨愔愔飄未已,遙山半被云遮。小園堪擬庾公家。數竿君子竹,一徑美人花。清晝垂簾無個事,茗爐閑試新茶。眼前生趣足相夸。燕兒營廈屋,蜂使放朝衙。
溪上懶蒲藏釣艇,窗前新筍長漁竿。
天地我一體,宇宙本同家。與君心已通,離別何怨嗟。浮云去不停,游子路轉賒。愿言崇明德,浩浩同無涯。
崔生亭伯興,董子仲舒才。不為相鄰近,那能數往來。霜天留把菊,風檻促行杯。尚憶秋參落,酣歌送我回。
朝雉飛鳴鷕。是一雙、南來翡翠,西來青鳥。幾度靈均媒不好,癡漢欲馱騕裊。算判牒、氤氳分曉。七寶樓臺三萬戶,看枕邊、玉斧工夫巧。待比翼,伽楞了。梢頭豆蔻娉婷裊。壓春風、珠簾十里,善容為窕。展眼千重石榴吐,領取一枝生小。想花下、櫻桃多少。淺紫綸巾顏色稱,羨座中、夫婿舒同佼。奈望眼,穿天杪。
五畝方塘一畝宮,滿林花葉笑飄蓬。何當歸作灞陵隱,感激裁書報伯通。王粲當年托景升,登樓猶自意難勝。莫教鄴下留清宴,月照秦川一水澄。
丹詔驚傳到海頭,歡聲雷動遍遐陬。圖凝九鼎膺千歷,日有重離照萬州。桂影搖波浮玉甸,槐香浥露點星郵。經游轉覺家山勝,紅葉如花醉好秋。
世故生白發,意行無與期。平生木上座,臨老始相知。月中沙岸永,歲暮河流遲。留侯廟前柳,葉盡空離離。百年信難料,剩賦奇絕詩。人間睡聲起,幽子方獨步。倚杖看白云,亭亭水中度。十月雁背高,三更河流去。物生各擾擾,念此煎百慮。聊將憂世心,數遍橋西樹。旋買青芒鞋,去踏沙頭月。爭教冠蓋地,著此影突兀。樹寒棲鳥動,風轉孤管發。月色夜夜佳,人生事如發。夢中續清游,濃露濕銀闕。
相逢未幾遽分襟,別酒臨歧感念深。遲我十年銷壯志,送君千里起雄心。九門城闕龍初蟄,六詔山川鶴在陰。藉手有柯資建設,中原破碎到于今!蠻荒埋首屈經生,投筆從軍壯此行!戎馬倉皇爭武漢,飛鴻迢遞夢昆明。半生肝膽緣何熱?一擲頭顱豈為名!浪跡江湖驚歲晚,留君不住若為情!主人雅重苦相留,故我依然又一秋!曲沼那容神鯉化,長空始縱大鵬游。侯門祗剩馮諼鋏,客路誰添季子裘!遠道天寒歸不得,春來冰泮發梅州。
冰山何嵯峨,群兒競依倚。謂若崧華安,豈復憂崩圮。皦日出云端,炎光徹厚地。堅冰泮如淖,群兒竟何恃。叔文柄國時,門下客如市。一朝竄南荒,諸客亦遠徙。寄言媚灶者,胡不鑒前軌。
禪宮足清賞,何必問仙家。山色到門近,泉聲繞澗賒。白頭羞落帽,短扎夢生花。小杜詩堪笑,徒將酩酊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