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范漕赴召 其一
汲古千尋綆,通今八面窗。相逢俱氣許,未語已心降。分鎮中邊蜀,歸途內外江。禁城風雨夜,應念鹿門龐。
汲古千尋綆,通今八面窗。相逢俱氣許,未語已心降。分鎮中邊蜀,歸途內外江。禁城風雨夜,應念鹿門龐。
長亭別酒見平生,越水吳山去國情。欲采江蘺何處泊,一帆秋雨聽潮聲。九霄宮闕絳云垂,上有仙人謫武夷。三十六峰爭秀色,秋風莫負幔亭期。建溪城外有仙壇,梅福山空落月寒。不向清朝學仙尉,還依北斗望長安。望浙峰頭秋葉彫,望京樓上斷鴻遙。應思舊日看花處,走馬盧溝第一橋。九日潭空龍獨眠,三春雷雨建陽天。荔枝花發啼黃鳥,閩海迢遙望日邊。
卸帆亭畔悵離群,天末看云念卯君。何日扁舟遂歸計,聯床風雨話湖云。
風薄湘簾露氣侵,碧云滿地散桐陰。高樓倚月誰家笛,客館驚秋此夜心。塞雁清音應共聽,江梅舊韻不堪尋。中宵引領渾無寐,況有蕭蕭萬井砧。
靜閣收暄,清尊催醉,柳角殘陽欲暮。竹枕新涼,識微醺情緒。正初醒,試握、玲瓏畫扇斜倚,磊落冰弦才度。悄聽商音,起循廊徐步。又西風、乍落關山樹。堪憐我、醉后孤吟處。悵望綺戶文窗,擬斷腸前句。念幽閨、漸覺秋心苦。彈紅淚、付與新鴻去。怎奈向、一水盈盈,隔天涯路。
喜卻小山留我后,倏在我前若馳驟。千折百折舟子疲,我左須臾還我右。日色歸心不相及,坐見羲車墜巖岫。天昏月黑風怒號,猛虎長蛇兩相斗。
金粟散天香,瓊枝綴玉蕊。采向小山頭,攜入深閨里。服此駐紅顏,從郎索桂子。花開小院香,花落兒童掃。傷春春不知,蜂蝶同懊惱。何物許忘憂,從郎索萱草。清愛荷葉香,涼喜藕絲片。因泛蓮渚舟,欲障蓉花面。明月一手擎,從郎索團扇。
還將短鬢受秋風,倏忽炎涼事不同。青史合居人品上,白云肯到市聲中。蕙肴蘭藉何須飽,芰制荷衣未覺窮。駟馬高車足憂患,五湖歸作釣魚翁。
清旦書窗外,深叢茁一枝。人尋花不見,蝶有鼻先知。
生鞭碎盡剩湖光,未落秋花半染霜。舉目山河故無恙,驚心風雨既重陽。麻鞋袞袞趨天闕,華蓋遲遲返帝鄉。話到黃龍清酒約,唏噓無語忍銜觴。
裊裊清笳入雪云,白頭老守臥中軍。自憐到死懷遺恨,不向居延塞外聞。
中流片石倚孤雄,下有馮夷百尺宮。滟滪西蟠渾失地,長江東去正無窮。徒聞吳女埋香玉,惟見沙鷗亂雪風。往事凄微何足問,永安宮闕草萊中。江上孤臣一片心,幾經漂沒水痕深。極憐撐住即從古,正恐崩頹或自今。蘚蝕秋螺殘老翠,蟂鳴春雨落空音。好攜雙鶴磯頭坐,明月中宵一朗吟。
聯袂成行未忍離,臨歧祗是問歸期。天涯遽作分飛雁,故囑蘭橈解纜遲。
不教言語太艱深,為要人人可諷吟。把向田間歌幾遍,兒童亦識使君心。
白澗流殘青嶂開,雞公嶺帶夕陽來。更聞江水盤千曲,何似愁腸日九回。攢峰夾岸若云稠,下有飛泉一線流。春草深時多瘴厲,行人駐馬不堪愁。松風萬壑引盤渦,聞唱《公無此渡河》。漢將西征遺壘在,至今啼血染滄波。
司馬旌旗下九重,三江秋色上芙蓉。故鄉南去四千里,云外遙看天柱峰。朝浮揚子潮聲遠,夜泊蘆花月影孤。應念倚門今白發,長風吹夢到西湖。白云千里故園心,海上青山辨武林。燕雁度江天渺渺,吳楓接岸日陰陰。片帆飛去拂云霞,月滿中秋應到家。人在長安望南國,隔江春信寄梅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