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家雜詩 其七
來躅循未遍,去軨展方遒。
居家翻若客,兒去翁難留。
頃刻薔薇花,舒英送行舟。
杜鵑如惜別,一雨皆垂頭。
后閣待支楹,前園計開疇。
貽書慰老友,來月煎茶謀。
即事有增益,隨緣共綢繆。
吾生托性海,安往非虛舟。
來躅循未遍,去軨展方遒。
居家翻若客,兒去翁難留。
頃刻薔薇花,舒英送行舟。
杜鵑如惜別,一雨皆垂頭。
后閣待支楹,前園計開疇。
貽書慰老友,來月煎茶謀。
即事有增益,隨緣共綢繆。
吾生托性海,安往非虛舟。
來時的足跡還未完全踏遍,離去的車鈴已顯得急促有力。回到家中反而像客人一樣,兒子要離開,老翁難以挽留。轉眼間薔薇花開,舒展花瓣為行舟送別。杜鵑鳥仿佛在惜別,一場雨后都垂下了頭。后閣需要支撐的柱子,前園計劃開墾田地。寫信安慰老朋友,下個月計劃一起煎茶。眼前的事情有所增益,隨緣分共同籌劃。我的一生寄托于心性之海,無論到哪里不都是像空舟一樣自在嗎?
躅(zhú):足跡,腳印。
軨(líng):車的欄格,此處代指車鈴。
遒(qiú):強勁,有力。
舒英:舒展花朵,英同“瑛”,指花。
支楹(yíng):支撐房屋的柱子。
開疇(chóu):開墾田地。
綢繆(chóu móu):籌劃,安排。
性海:佛教用語,指眾生本具的佛性,此處指內心的精神世界。
虛舟:空船,《莊子》中比喻無系累、無掛礙的心境。
此詩應為作者歸鄉后所作,記錄居家生活片段。詩中“兒去翁難留”“后閣待支楹”等細節,反映歸鄉后子女暫別、家居規劃等日常,結合“貽書慰老友”“隨緣共綢繆”,可見作者在生活瑣事中保持從容,或創作于晚年歸鄉、心境趨于平和之時。
全詩以歸鄉生活為脈絡,通過離行、惜別、家居、交游等場景,展現平凡生活中的細膩情感與超然哲思。既寫人間煙火的真實,又升華為對生命自在狀態的體悟,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精神自由的追求。
世路崎嶇,世事紛更,年來飽諳。嘆都城十載,霜侵老鬢,江湖萬里,塵滿征衫。應物才疏,謀身計拙,桂玉生涯豈久堪。乾忙甚,向是非叢里,不要窮探。禪機已悟三三。又何用、天庭似老蠶。羨養生有道,將從子隱,于時無補,只益吾慚。歸去來兮,與君同醉,醉后扶持有小男。平生樂,在山前山后,溪北溪南。
諸公垂天鵬,俊翮何可齊。老生抱區區,舞甕如醯雞。輕鷗邀我盟,十里蘋華溪。長謠快清釂,崄韻分新題。春去我自留,一任林鶯啼。
畏日赫赫天南隅,漫漫白道盤郁紆。過蛇搖毒宿莽死,陰崖發赭懸泉枯。沉迷未省招楚些,激越可是歌吳趨。目送長云指萋茜,轍鮒愁絕西江濡。
魚白雁紅都過未,懷人風雨江干。一珠一字報平安。倦余須罷繡,露重莫憑闌。猩色蠻箋呵欲潤,夜窗細砑螺丸。行行都半敘暄寒。要從無字處,情味耐君看。
玄天幽且默,群議曷嗤嗤。圣人教猶在,世運久陵夷。一繩將何系?憂醉不能持。去去行采芝,勿為塵所欺。
文梁五色條,秋高意氣豪。怒張兩目直霄漢,豈與短翮翔蓬蒿。妖狐晝作猛虎嗥,騶虞并與神麟逃。嗟爾飽食心空勞。
王孫玉抵鶴,公子金抵蛙。夜光投暗室,騄耳困鹽車。燕石錦十襲,楚璞刑再加。哲哉待賈翁,懷寶無嘆嗟。
月惟四日。又轉黃鐘律。好景會生辰,是天降、真儒無敵。稱觴設席,香霧騰蔥郁。霜天曉,笙歌徹,玉斝傾仙液。當年桂子,元是蓬萊客。任留宿蓬萊,道山試、玉堂翰墨。一封飛下,趣召入黃扉,臺星照,壽星明,相映居南極。
子貴今臺輔,才高古藎臣。與民開壽域,為國斡洪鈞。會友傷陶發,迎師憶孟鄰。欒欒親負土,腸斷冢邊麟。
清夜何晏晏,客眠亦復佳。鄰鐘喚我覺,咽咽聞城笳。披衣行中庭,星漢已橫斜。缺月掛西南,皎皎流清華。莎雞振其羽,蟋蟀旁悲嗟。悠哉歲已秋,日月如奔車。
小小萬安縣,潺潺惶恐灘。江流章貢水,地接吉筠山。產薄賦應少,民稀政自閒。為言趙大尹,解任幾時還。
澤畔吟初就,溪頭望未涯。坐攜青竹筱,行趁碧桃花。錦曳千林霧,綃疑萬樹霞。秦人遺核在,一種帝王家。
旬初一雨遍汀漳,將謂汀虔是接疆。天意豈知分彼此,人情端合有炎涼。月行今已虛纏畢,斗杓何曾解挹漿。夜起中庭成久立,正思民瘼欲沾裳。
自入閩關,形勢山川,天開兩邊。見長溪漱玉,千瓴倒建,群峰潑黛,萬馬回旋。石磴盤空,天梯架壑,驛騎蹣跚鞭不前。心無那,恰鷓鴣聲里,又聽啼鵑。區區仕宦誰憐。道有志、從來鐵石堅。但長存一片,忠肝義膽,何愁半點,瘴雨蠻煙。盡卷南溟,不供杯杓,得逐斯游豈偶然。天公意,要淋漓醉墨,海外流傳。
畏日??天西隅,半規銜山我仆痡。招提訪尋數里近,牛羊斷續前村孤。揚塵動滿垢膩爪,好風不借清涼軀。目送長云下埼礒,鷔?愁對陂陰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