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夜寄懷溪上友人二首 其二
一見樓前雪色,
因思溪上梅花。
滄海憐余作客,
何時共爾餐霞。
一見樓前雪色,
因思溪上梅花。
滄海憐余作客,
何時共爾餐霞。
一看到樓前的雪色,便想起了溪上的梅花。憐惜我在這滄海間漂泊作客,什么時候能和你一起去餐霞修仙呢。
雪色:雪的顏色,這里指雪景。
溪上:溪邊。
滄海:大海,這里有漂泊、遠離家鄉之意。
憐:憐惜。
作客:客居他鄉。
餐霞:指修仙學道,古人認為餐食日霞可長生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“滄海憐余作客”可推測,詩人當時處于客居他鄉的狀態。可能是在一個雪夜,孤寂的氛圍引發了他對友人的思念,從而寫下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超脫塵世的向往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,意境清幽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,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心境。
坐嗅白蓮蕊,臥看青竹枝。閑齋不成寐,起讀圣俞詩。
端門受命啟微言,禮運中庸兩大原。文質由來無定尚,明夷噩夢即貞元。
雄劍久濩落,夜吟秋風起。不是懶為龍,此非延平水。
味佳端可供羹梜,韻勝尤宜薦酒螺。自笑癡人饕口腹,不求新竹透林多。
綵勝鏤新語,酥盤滴小詩。升平多樂事,應許外庭知。
遠岫層陰罨綠房,露華初未染秋黃,濕煙微逗月宮香。絕不愛憐長日雨,等閒零落隔幽窗,秾枝有憶定云孀。
沄沄江波闊,黯黯毒霧吐。舟行麻墟口,川原見深阻。疊嶂千萬重,賊穴難比數。西或連閩蜀,東應接吳楚。居民與商舶,劫掠莫敢禦。無人向誰何,況敢索征賦。我來值零雨,寂寂無所睹。佇立空嗟咨,此獨非王土。
林塘稱大隱,漁釣舊生涯。亭下三珠樹,檐前五色瓜。金樽流紫氣,綺席送青霞。日暮斑斕袖,翩翩舞百花。
掾郎辟舉南州掾,炳炳才名早歲收。幕府簡書閒白晝,戟門旌旆卷高秋。花開擬上瀛洲看,酒熟頻為鑒曲游。北來或有雙魚使,煩寄新詩寫我憂。
嘆五材并用,水德靈長。初泛濫,漸汪洋。轉雷經滟滪,濺雪下瞿唐。才出險,吞漢沔,略沅湘。發源湔道,東過維揚。由有本,自無疆。遠游還故國,待渡立斜陽。山煙紫,津樹綠,客心傷。
唐室開元致太平,年年十月幸華清。當時馬上多嬌態,不相驅馳蜀道行。
老杜聞子規,近在東西川。猶云感時物,收淚寫幽悁。今我行塞徼,子規相后先。時夏云景晦,鳥呼搖空煙。響入樹窅窅,啼垂血濺濺。想知岐路難,不惜軀命全。千聲復萬聲,喚我歸言遄。茍非木石心,豈免腸內煎。江南叢薄間,有花名杜鵑。開時是鳥至,相戒治春田。不歸如江水,負此今五年。風土孰云異,物情要有遷。寄巢勿浪出,祝爾還自憐。嚴程趣行邁,且復揮吾鞭。
前驅頓節息傳呼,再拜登堂坐繡鋪。一代文儒非董賈,三年足跡遍江湖。敢忘稼穡酬艱食,自有菅茅葺敝樞。莫遣粵人歌夜半,令渠欹枕憶吳歈。
游人戀山水,日晏澹忘歸。但愛云煙好,那知仆馬饑。
窺園記我分名卉,大似梁園重錦紅。自愧江淹才已盡,卻須還與主人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