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悲寺逢僧謝監 其一
我來古寺暗銷魂,瓦礫盈階一徑存。
僅有爐煙凝白晝,絕無鐘鼓課黃昏。
頹垣雨洗毗盧面,蔓草塵封方丈門。
老監逢人蕭索盡,殷勤垂淚話開元。
我來古寺暗銷魂,瓦礫盈階一徑存。
僅有爐煙凝白晝,絕無鐘鼓課黃昏。
頹垣雨洗毗盧面,蔓草塵封方丈門。
老監逢人蕭索盡,殷勤垂淚話開元。
我來到這座古老的寺廟,暗自黯然神傷,臺階上堆滿瓦礫,僅剩下一條小徑。白天只有爐中的香煙凝聚著,黃昏時已聽不到鐘鼓聲。被雨水沖刷的殘垣,仿佛洗去了佛像的面容;蔓生的野草和灰塵封住了方丈的門。老監寺見到人時已盡顯蕭索,還滿含深情地流著淚講述著開元盛世的往事。
銷魂:形容傷感或愁苦到極點,好像靈魂離開了軀體。
盈階:堆滿臺階。
課黃昏:指在黃昏時敲鐘擊鼓做佛事。
毗盧:指毗盧遮那佛,是佛教中法身佛的名稱。
開元: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,當時唐朝達到鼎盛。
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。從詩中內容推測,可能是在古寺歷經滄桑、由盛轉衰之后創作。當時社會或許經歷了動蕩變遷,古寺也受到影響,香火不再旺盛,詩人在此時來到古寺,有感而發。
這首詩主旨是借古寺的興衰反映歷史的變遷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細致描繪古寺的破敗景象來傳達情感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,但也為研究古代寺廟文化和詩人對歷史的感悟提供了素材。
苦憶沈家好兄弟,時常清夢在山陰。
病馀藥餌勞生事,書去關河見客心。
湖荇舊隨青雀泛,窗鐙虛映紫霞斟。
江門秋色吾將問,對爾風前桂樹森。
安邊良將不收功,
公主如何嫁犬戎。
若使外孫知大父,
單于不自殺其翁。
過盡金湯知帝策,見求貂虎識軍儀。
男兒本有四方志,祗在蓬瀛自不知。
帝鄉憂桂玉,旅食歲將淹。疏雨涼侵簟,微霜冷撲簾。夢歸湖水闊,腸斷海山尖。見說兒童輩,年來學步蟾。
許國心長在,還家念久孤。白頭康健否,黃耳到來無。蒲渚露梢折,藕塘霜柄枯。不逢賢鮑叔,誰識管夷吾。
風露滿中庭,斜河度小星。桐柯疏玉井,槐葉護銀屏。報主一心赤,逢人雙眼青。浮生何事業,天地愧流萍。
落葉掩空齋,蟲聲益旅懷。星霜愁桂玉,天地老形骸。清漏聞三殿,疏砧動六街。朝班催曉夢,不得到天涯。
忽忽又重陽,急景乃如許。清爽滿城秋,無風亦無雨。
猶憶八月中,水深沒階礙。靡日不淫霖,匝地無乾土。
豈獨辱泥涂,兼亦傾環堵。晴來近兩日,籬菊花全吐。
莫放晚節過,好把中秋補。煮酒復題糕,謀歡恣笑語。
某寺及某墟,樓臺心暗數。相約共登高,先期命儔侶。
跛鱉足不支,傷禽徒自苦。向往豈無心,心雄趾難舉。
平地尚趑趄,陟級尤艱阻。暮齒病纏綿,摧頹固其所。
笑謝眾賓朋,逡巡仍獨處。蕭然斗室中,一身對二豎。
菱刺綠,藕花香。
小姑相喚出橫塘。
隔浦少年私致語。
忘歸去。
日暮水寒飛屬玉。
暖風十月拂蕉衫,花底攤書屋似龕。
絕域光陰輕過客,匡床魂夢事幽探。
琴鳴澗戶泉聲古,日照山樓木葉酣。
省識游蹤猶在世,白頭應著舊煙嵐。
桃花春水浣紗時,
貌可沉魚孰姓施?
隔斷粉墻人不見,
晚風千杵耳邊吹。
秋夜靜。屋上狂風初定。兩兩啼蛄相答應。燈蛾搖燭影。
枕上雞聲遙聽。起舞良宵偏永。明日謾尋弓劍整。衰顏重攬鏡。
天其或使不輕飛,有待隨軒故作遲。
風靜圓虛才半夜,雪隨精意若前期。
影藏寂寂沙頭鷺,寒入青青壟首岐。
千里歡謠歸太守,邦人固已播聲詩。
黃華趨欲止,翠巒卓且崇。隔江峭壁面,定窟釋子宮。
天晴鳥喚侶,屋敞林環叢。仰焉石骨秀,百億秋芙蓉。
凈土憶開院,歲晚回其蹤。妙明知徙塔,色相火一紅。
我客誰則主,歌歟牧牛翁。西堂月初白,杵杵三更鐘。
上與山響答,下與江聲通。
一角山樓夕照遲,溫黁歌板燕鶯知。泣花屏鏡驚秋瘦,碎楮江城入夢癡。
盤月悄,柳煙低,微波何處托通辭。虛堂網得春魂住,始悔當年學畫眉。
懶薄羈魂不耐刓,倩誰為解百連環。十年草閣傷孤寄,一夕風濤徹九關。
流月照,別人還,憑將燕子報東山。酒醒荔渚珠船上,領得南荒幾日閑。
蓮葉盛。尋幽準約煙艇。名園深處小池亭,碧筒勸飲。
玉容寂寞扇痕涼,想應綺夢催醒。
繁華事,休更省。欄干幾度愁憑。靈梭分得半機云,歸來書錦。
翠盤凝露瀉珠圓,還疑零落金粉。
澄奩乍啟素練凈。剩閑鷗、孤照清影。
欲語水仙難認。又斜陽、艷艷暗催,游興一鏡吟魂,天風冷。
負郭三家市,窺城萬木村。
水春喧雨急,山燒入云昏。
露草蛇盤徑,風林虎嘯門。
何時荒僻地,歸與故人論。
陌頭楊柳花應稀,樹樹經風剌眼飛。
每恨芬芳根并結,誰憐飄泊質元微。
河豚應節翻虛上,屯雀群喧太劇饑。
糝徑已驚春事晚,江湖萍梗定何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