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察院生日 其二
自輟清班素望崇,
凜然爭仰柏臺風。
大奸鉅猾宜深屏,
且避當年御史驄。
自輟清班素望崇,
凜然爭仰柏臺風。
大奸鉅猾宜深屏,
且避當年御史驄。
自從您離開清貴的朝班,您的聲望依然崇高,令人敬畏,大家都敬仰您如御史臺般的威嚴。那些大奸大惡的人應該被遠遠地屏退,他們都要躲避您這當年如御史驄般的正直之人。
輟:停止,離開。
清班:清貴的官班。
素望:一向的聲望。
柏臺風:御史臺的威風。柏臺,即御史臺,因漢代御史府中列植柏樹,故有此稱。
大奸鉅猾:指非常奸詐狡猾的人。
御史驄:漢代桓典為侍御史,常乘驄馬,京師畏憚,為之語曰:“行行且止,避驄馬御史。”后以“御史驄”稱御史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可能是虞察院離開清貴官職后,作者為其生日所作。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奸惡之人,而虞察院以正直敢言、不畏權貴著稱,作者借此詩表達對他的敬重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虞察院的崇高聲望和正直品格。其突出特點是運用典故,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正直官員的推崇。
生小依籬砌,柴桑處士家。
搖風戀殘葉,帶雨放新花。
孤雁同身世,寒蛩助咄嗟。
敢矜霜下杰,俗論漫相誇。
分付著身先引去,免教人道販私茶。
夜來風橫雨飛狂,滿地閑花衰草。燕子漸歸春悄。簾幕垂清曉。
天將佳景與閑人,美酒寧嫌華皓。留取舊時歡笑。莫共秋光老。
幾竿修竹繞吾廬,
冷署無人靜讀書。
昨日江船新下網,
楝花風里上□魚。
高城寒漏遞宵殘,烏鵲南飛夢已安。扶老漸須鳩作杖,著書何用鹖為冠。中天宮闕遙相望,晚景江湖較自寬。洗眼殘年惟此月,不眠重為捲簾看。
貝闕何須泛海求,清光今夕覺遲留。十年京國鄉園思,幾處關山鼓角愁。對影莫辭花下酒,乘流疑是雪溪舟。素娥應笑詩人老,不為蒼生也白頭。
石楠巖桂萬年枝,方駕分花占四時。
犀甲鶴頭傲霜雪,入春猶見歲寒姿。
早春風日弄輕柔,野服從師作勝游。
到郭龍岡松十里,入河虹澗水雙流。
洞封玉檢煙霞古,臺隱金書日月幽。
堯韭禹糧俱可掇,結茅期遂此生謀。
乍喜好春來,何事匆匆去。
為把東皇著意留,花幛重重護。
自笑太癡情,又自從頭悟。
分付荼蘼不許開,春也歸無處。
詞源倒流三峽,有風塵物色。嘆多少、淪落天涯,誰遇黃九秦七。論嘔盡、才人心血。裒然當作金聲擲。除非是、楊子名高,始能消得。
拾翠洲邊,織綃泉底,一卷花間集。好時光、笑傲園林,選歌傳遍羊石。甚匆匆、閩南別去,尚歸夢醒余追憶。正淋漓、金菊芙蓉,開篇初什。
江湖載酒,嶺海題糕,又揮毫潑墨。尚記取、月華如水,醉不勝寒,玉宇瓊樓,青衫淚濕。英雄兒女,半生情種,更留長恨為君賦,把鴛鴦、譜出分飛翼。無端錦瑟,聽來五十弦彈,哀音悽倒裙屐。
詩樓讀罷,四顧蒼茫,獨數行垂泣。我忽想、照霞盛子,說劍潘郎,鮀浦髯公,香山吟客。飄零老大,相憐同調,搓酥滴粉渾閒事,已及身、共許千秋日。笑余客邸青箱,珍重藏茲,堪夸拱璧。
木落桑乾萬戶砧,榆關殘暑早寒侵。天連易水黃云合,地接長城白日陰。古寺殘鴉憂國憾,高樓飛鳥望鄉心。臨風欲誦懷沙賦,淚眼逢秋恐不禁。
午夜飛書報九閶,七閩淫潦海田荒。鯤身日落澎湖白,鹿耳天粘淡水黃。竹柵火明宵試礦,蕉棚硫熟遠聞香。滄波尺寸金錢買,莫遣澶州作戰場。
朝漢臺高一夜傾,黃灣浪打海云驚。花田涎涴蠔山濕,荔浦煙腥蜓戶晴。珠母乘潮游近市,楓人過雨長秋城。大官空望暹羅米,五管瘡痍萬里情。
牙旗雙引海中天,列宿通宵向水懸。佛國魚龍朝漢節,祆祠風雨記唐年。莓苔暑掛鮫人屋,玳瑁秋生賈客船。地下甘陳無問者,爭傳奉使得張騫。
庫葉西風海氣腥,珠軒遺戶詟威棱。參膏入水松花綠,木骨生翳石砮青。鳥下邊城初散市,人稀孤障罷行亭。磨崖界字蒼苔遍,甌脫如今屬北庭。
豐貂文鼠滿長安,朔漠時清氣不寒。塞草秋生鳴鏑靜,蕃花春壓拂廬乾。名王觱篥霜中語,公主琵琶月下彈。今日匈奴為漢守,丁零北望恐凋殘。
花門疏勒久逋逃,上相西征落節旄。宛馬不聞肥苜蓿,番氓幾見貢葡萄。天陰雪斷交河樹,風急沙翻瀚海濤。多少征人望鄉處,磧西回首月輪高。
西蕃宣諭拜王臣,藏衛今年耳目新。烏撤江源通兩蜀,青唐驛路接三秦。屬車傳導昆侖曉,互市喧闐邏些春。圣代藩籬終恃險,雪山輕重問何人。
地迥龍江瘴霧開,韝爐篝火萬山摧。鳀人路自朱?出,鹙子經隨白馬來。誰遣狖夷供弩矢,已從驃國起樓臺。天心自欲通中外,力士金牛只費材。
薊門煙樹似西川,獨立金臺落照邊。鄉國微茫勞遠夢,家書重疊報荒年。巴渝地埆翻鹽井,夔峽灘高滯米船。鄭俠流民如在眼,一鞭何日上青天。
漢家宮闕暮云凝,人世茫茫感廢興。太液蒼波飛水鶴,寢園紅葉坐禪僧。佞臣誰為誅張禹,鉤黨今猶惜李膺。銷盡寒山金碧影,夕陽零亂十三陵。
征鴻南去飽經過,亂后人家在薜蘿。寂寂蕪城空有恨,瀟瀟水閣不聞歌。開元白發樽前少,建業青山海上多。欲趁秋風渡江去,蘇臺楊柳近如何。
雕梁燕去,裁詩寄遠,庭院舊風流。
黃花醉了,碧梧題罷,閑臥對高秋。
繁云破后,分明素月,涼影掛金鉤。
有人凝澹倚西樓,新樣兩眉愁。
一曲新歌記事詳,歸來滄海布帆張。
蘭成正感梨桃熟,陶令翻緣松菊忙。
防俗客來迂竹徑,仿隨園意筑山房。
季鷹風味莼鱸好,淞水優游歲月長。
休沐名園里,飛觴細雨前。瓜期元不偶,萍跡況相憐。
避暑仍袁紹,登樓亦仲宣。何須仙掌露,心賞已泠然。
空庭回赤日,萬竹駐高軒。入座涼飆滿,披襟玉露繁。
風塵俱傲吏,河朔一清尊。即此看沉陸,無論金馬門。
浮云奄忽互相逾,北首長安萬里馀。灞上將軍真戲爾,回中消息近何如。祥麟誰見游郊藪,塞雁空聞有帛書。澤國西風秋正急,有人東望憶鱸魚。
清秋早晚自江東,搖落河山日夜風。白馬去從天竺國,銅駝誰問洛陽宮。九朝文物于今盛,萬里車書自古同。憔悴嵇生無復事,只留雙目送飛鴻。
江上芙蓉玉露零,秋風乍起闔閭城。白龍終見沙蟲困,黃鵲何時羽翼成。四海秪今懷德化,諸公須用荅升平。蒼梧萬里云千疊,日暮空懷帝子情。
六歌漁父壽詩聲,
一聲聲帶竹枝情。
大枝千歲不改色,
小枝孫子滿林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