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亭林從大同來暫過東昌 其一
一夕三年別,疏鐙話舊游。
長征還帶劍,遠望欲登樓。
月落青山夜,云回紫塞秋。
故鄉何處是,此地即并州。
一夕三年別,疏鐙話舊游。
長征還帶劍,遠望欲登樓。
月落青山夜,云回紫塞秋。
故鄉何處是,此地即并州。
一夜之間仿佛過了三年的分別時光,在稀疏的燈光下暢談昔日的游歷。你遠行仍帶著佩劍,遠望時想要登上高樓。月亮落下,青山沉浸在夜色中,云朵回旋,紫塞已是秋天。故鄉在哪里呢,此地就如同并州一樣讓我有了歸屬感。
一夕三年別:形容分別雖久,但相聚時感覺時光過得很快。
疏鐙:稀疏的燈光。鐙,同“燈”。
長征:遠行。
紫塞:北方邊塞,這里指長城。
并州:古州名,在今山西太原一帶,此處有客居他鄉之感。
顧炎武一生輾轉多地,進行反清復明活動。此詩可能創作于他四處奔走期間,當時他從大同來到東昌與友人相聚。在動蕩的社會環境下,詩人心懷家國,漂泊在外,與友人的短暫相聚引發了他諸多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圍繞與友人重逢及思鄉之情。其特點是景中含情,借秋夜之景抒發內心復雜情感。在文學史上,體現了顧炎武詩歌沉郁頓挫、情感真摯的風格。
武帳初籌夜,云駢忽帝鄉。百神陪禹葬,三載服堯喪。北極聯龍袞,西風拆雁行。空馀千古事,纘述愧重光。姑射仙期早,華胥夢已陳。朝廷系圣母,基業付沖人。日轉銅壺影,天移玉座春。九門笳鼓發,悲動屬車塵。睿哲天攸縱,神機智獨謀。塵流藏寶閣,鎖鑰受降樓。風急鸰原晚,霜寒雁宿秋。遺衣今在寢,猶想未明求。再御中天坐,猶思玉色溫。瑤階花自落,寶扇影空存。重感天倫戚,欽承世及恩。欲諧追述志,永紹裕陵尊。憶開王邸日,曾駐六龍飛。玉宇春初永,金盤露未晞。荊根方并秀,棣萼更交輝。今日承基緒,追懷往事非。
我校丹臺玉字,君書蕊殿云篇。錦官城里重相遇,心事兩依然。攜酒何妨處處,尋梅共約年年。細思上界多官府,且作地行仙。
結屋山陂每住船,寒流不餌意悠然。秋風樹樹堪同醉,莫笑長竿鎖暮煙。
美意幾曾負,搴芳珠水頭。先鳴警鵜鴂,百草任凋秋。閉戶有潘子,澀吟多古憂。逝將同左衽,不必問東流。
水回山繞亦奇哉,只說甘公是俊才。雛鳳臥龍何處覓,班班花鳥象山臺。
秋扇輕將屈戌敲,小樓窗檻在花梢。繡成枝上將雛鳥,畫出花陰捕蝶貓。余語未終嗔姊到,艷詞新記妮人鈔。偶因背癢閑相就,愿乞神仙手一搔。
雞黍三秋一約堅,海天風雨故人船。食惟求簡存鄉味,客至能常亦勝緣。已慣虛盈覘水月,不妨歌嘯共云煙。小園拓土依林壑,種得山花待晚妍。
已過花王候,才聞近侍香。來游禁酒地,免作退之狂。
古木叢祠走狐兔,南北行人往來路。墳前松樹摧折枝,猶是當時留劍處。古來賢達何紛紛,生死交情只有君。不獨片言輕尺璧,能將千乘等浮云。可憐祠下東流水,世事悠悠亦如此。田竇相傾又一時,寧保升沉不相棄。失路狂生笑向天,悲歌中夜思分子。
葛翁鑿井冽寒泉,浸熟丹砂去作仙。底事并煩仙子按,卻隨海水變桑田。
孺子湖頭水漲沙,兵馀南望阻歸槎。豪華自昔應多士,文獻于今尚幾家。鐵井蛟涎腥夜雨,劍池龍氣濕朝霞。煩君為問樟陰寺,誰布黃金掃土花?
東海有佳人,矯矯云中姿。回翔自千仞,翻然斯來儀。光彩照四極,聲華馳九夷。鳳凰世希有,眾人乃見疑。歸巢弇山顛,孤蹤蓬瀛期。曰余久沉冥,附翼驚以嬉。遺我綠綺琴,飲我白玉卮。卮酒良取醉,琴調罕所知。
載英標濟美,摛藻掇科芳。帝獻金為籍,仙遵玉作堂。事殿分曹秘,言車佐省香。讜陳停漢輦,嘉告補堯裳。鳳翼投閩徼,鵬心擢楚邦。南河茅戟秉,西雍憲旌驤。日觀熙雄土,星泉撫鉅方。羊碑應讀峴,賈賦合浮湘。六服登殊績,緒藩詠太康。建麾風自遠,蔭岳道逾光。八桂稱遐鎮,三明愜大揚。龍城歸澤露,象粵待謨匡。定知留惠愛,涂巷詠甘棠。
邀歡坐金井,共憐明月嬌。莫學梧桐葉,因風隨處飄。
詩篇多謝遠咨詢,讀罷翻教愧此身。緣薄久虧叢席望,才疏惟愛住山貧。白云谷里初無我,黃葉溪邊定有人。勝事到來消息盡,寒巖枯木不知春。